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游艇的牵引轮系统,它包括支架(12)、牵引轮(13)、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14)、齿轮(15)、摆臂(16)、牵引杆(17)和第一滑块(18),第一电动机安装在牵引轮(13)内;第二电动机(14)的蜗杆段(22)与齿轮(15)啮合,齿轮(15)与摆臂(16)上端固定,摆臂(16)下端与支架(12)固定,牵引杆(17)的一端经第一铰销(23)与摆臂(16)铰接,牵引杆(17)的另一端经第二铰销(33)与第一滑块(18)铰接,第一滑块(18)与水平滑槽(19)滑配合;齿轮(15)内设有制动结构。该牵引轮系统能将牵引轮(13)、第一电动机、支架(12)收缩入游艇底壳的舱室内。(*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游艇的牵引轮系统,它包括支架(12)、牵引轮(13)、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14)、齿轮(15)、摆臂(16)、牵引杆(17)和第一滑块(18),第一电动机安装在牵引轮(13)内;第二电动机(14)的蜗杆段(22)与齿轮(15)啮合,齿轮(15)与摆臂(16)上端固定,摆臂(16)下端与支架(12)固定,牵引杆(17)的一端经第一铰销(23)与摆臂(16)铰接,牵引杆(17)的另一端经第二铰销(33)与第一滑块(18)铰接,第一滑块(18)与水平滑槽(19)滑配合;齿轮(15)内设有制动结构。该牵引轮系统能将牵引轮(13)、第一电动机、支架(12)收缩入游艇底壳的舱室内。【专利说明】游艇的牵引轮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游艇的牵引轮系统。
技术介绍
游艇的底壳前部都安装有用于支撑上部结构及滚动以便于游艇在岸上移动的牵引轮,该牵引轮本身没有动力,都是靠安装在牵引轮一侧的电动机来提供动力,该牵引轮可转动配合在支架上,电动机的外壳也固定在支架上,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轮子的轮毂的周向限位以带动轮毂转动,而支架固定在游艇底壳上。上述的牵引轮、电动机和支架构成了游艇的牵引轮系统。 现有技术的牵引轮系统存在一个弊端,即该牵引轮、电动机及支架都是位于游艇底壳外部的,这样,游艇在水里航行时,上述结构长期浸泡在水中,容易生锈卡死,而且第一电动机存在进水隐患,一旦第一电动机进水,就会短路报废,况且,游艇在水中行进时,暴露在水中的支架、牵引轮和支架上容易钩挂水草等异物,卡死牵引轮,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将牵引轮、第一电动机、支架收缩入游艇底壳的舱室内的游艇的牵引轮系统。 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游艇的牵引轮系统,它包括支架、牵引轮和第一电动机,牵引轮包括轮毂和轮轴,轮毂内设有中心腔室,轮轴与支架固定且轮毂可转动配合在轮轴上,第一电动机位于轮毂的中心腔室内且第一电动机经传动装置与轮毂连接;该牵引轮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游艇底壳的舱室内的第二电动机、安装在舱室内的齿轮、摆臂、牵引杆和第一滑块,舱室内设有一条水平滑槽,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蜗杆段,蜗杆段与齿轮啮合,齿轮与摆臂上端固定,摆臂下端与支架固定,摆臂下端固定有第一铰销,第一滑块上固定有第二铰销,牵引杆的一端经第一铰销与摆臂铰接,牵引杆的另一端经第二铰销与第一滑块铰接,第一滑块滑配合在水平滑槽内;该牵引轮系统还包括两个对称的闸片、液压张紧器、拉簧和两根固定在舱室内的闸片轴,齿轮的端面上设有环形凸条,每个闸片的下端与一个闸片轴铰接,拉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闸片上端固定,液压张紧器的两端也分别与两个闸片的上端固定,当液压张紧器撑开时每个闸片与齿轮的环形凸条的内圆周面抵紧。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游艇的牵引轮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占- ^ \\\. 该牵引轮系统工作原理为:收缩液压张紧器,两个闸片在拉簧的作用下松开齿轮,驱动第二电动机,使得输出轴旋转,输出轴的蜗杆段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又带动摆臂绕齿轮转动,使得摆臂下端的支架和牵引轮摆动上升收缩入游艇底壳的舱室内,摆臂摆动的过程中,牵引杆带动第一滑块沿着水平滑槽向远离齿轮的方向运动,牵引杆对摆臂的摆动起到支持、导向作用,使得摆臂下端的支架和牵引轮摆动更加平稳。需要将牵引轮伸出游艇底壳的舱室时,逆向驱动第二电动机,使得摆臂逆向摆动,当支架和牵引轮到达最低位置后,撑开液压张紧器,将两个闸片分别与齿轮的环形凸条的内圆周面抵紧,使得闸片将齿轮抱死,进而将牵引轮定位牢固,以支撑上部结构。该牵引轮实质上使得第一电动机内置,第一电动机安装在牵引轮的轮毂内,而不是居于外侧,这样,第一电动机和牵引轮一体化明显缩小了第一电动机的体积,减轻了第一电动机的质量,便于牵引轮被移动收缩回舱室内。 正是由于牵引轮、第一电动机、支架都能收缩入游艇底壳的舱室内,这样,避免了上述结构长期浸泡在水中而生锈卡死,杜绝了第一电动机的进水隐患,且避免了牵引轮及支架卡入异物造成的破坏卡死。 作为优选,轮毂的中心腔室的圆周壁上固定有内齿圈,第一电动机的外转子的一端固定有一个太阳轮,太阳轮和内齿圈之间设有多个行星轮,多个行星轮与行星架连接,多个行星轮均与太阳轮啮合并同时与内齿圈啮合,这样,第一电动机的动力经行星轮系传动,传动稳定、效率高,支撑性好,噪音低。 作为改进,第一电动机的内定子固定在轮轴上,第一电动机的外转子可转动安装在轮轴上,外转子远离太阳轮的一端设有凹坑,内定子容置在凹坑内,太阳轮中心设有供轮轴穿过的通孔,这样的结构装配方便,运行稳定可靠。 作为再改进,它还包括一个用于封闭舱室底部舱口的活门,这样,当牵引轮和支架从舱口收缩回舱室内以后,将活门关闭以封死舱室,防止舱室进水。 作为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第三电动机和直线轨道槽,直线轨道槽固定在舱室内,直线轨道槽的横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第三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螺杆,螺杆上旋合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横截面也为上大下小的梯形且第二滑块滑配合在直线轨道槽上,活门与第二滑块固定;该机构的动作原理为,驱动第三电动机,使得螺杆转动,进而化螺杆的转动为第二滑块的平移,使得与第二滑块固定的活门平移,以关闭或打开舱门,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功能可靠。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游艇的牵引轮系统的牵引轮的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游艇的牵引轮系统的牵引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游艇的牵引轮系统的牵引轮位于最低位置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游艇的牵引轮系统的牵引轮位于最高位置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游艇的牵引轮系统的活门及活门驱动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游艇的牵引轮系统的齿轮的制动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轮毂,2、中心腔室,3、轮轴,4、内齿圈,5、外转子,5.1、凹坑,6、太阳轮,7、行星轮,8、内定子,9、轴承,10、行星架,11、端盖,12、支架,13、牵引轮,14、第二电动机,15、齿轮,16、摆臂,17、牵引杆,18、第一滑块,19、水平滑槽,20、螺杆,21、第二滑块,22、蜗杆段,23、第一铰销,24、闸片,25、液压张紧器,26、拉簧,27、闸片轴,28、活门,29、舱口,30、第三电动机,31、直线轨道槽,32、环形凸条,33、第二铰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技术游艇的牵引轮系统,它包括支架12、牵引轮13和第一电动机。牵引轮13包括轮毂I和轮轴3。轮毂I内设有中心腔室2,轮轴3可转动安装在轮毂I上,即轮毂I的中心腔室2的前端开口处固定有端盖11,端盖11的中心设有轴承9,轮毂I的后壁上也贯通有轴向通孔,轴向通孔内也设有轴承9,轮轴3分别经过两个轴承9安装在轮毂I上。而轮轴3的两端凸出轮毂1,且轮轴3的两端与牵引轮系统的支架12固定。牵引轮13不管是否启动,轮轴3都是固定不转动的。轮毂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游艇的牵引轮系统,它包括支架(12)、牵引轮(13)和第一电动机,其特征在于:牵引轮(13)包括轮毂(1)和轮轴(3),轮毂(1)内设有中心腔室(2),轮轴(3)与支架(12)固定且轮毂(1)可转动配合在轮轴(3)上,第一电动机位于轮毂(1)的中心腔室(2)内且第一电动机经传动装置与轮毂(1)连接;该牵引轮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游艇底壳的舱室内的第二电动机(14)、安装在舱室内的齿轮(15)、摆臂(16)、牵引杆(17)和第一滑块(18),舱室内设有一条水平滑槽(19),第二电动机(14)的输出轴上设有蜗杆段(22),蜗杆段(22)与齿轮(15)啮合,齿轮(15)与摆臂(16)上端固定,摆臂(16)下端与支架(12)固定,摆臂(16)下端固定有第一铰销(23),第一滑块(18)上固定有第二铰销(33),牵引杆(17)的一端经第一铰销(23)与摆臂(16)铰接,牵引杆(17)的另一端经第二铰销(33)与第一滑块(18)铰接,第一滑块(18)滑配合在水平滑槽(19)内;该牵引轮系统还包括两个对称的闸片(24)、液压张紧器(25)、拉簧(26)和两根固定在舱室内的闸片轴(27),齿轮(15)的端面上设有环形凸条(32),每个闸片(24)的下端与一个闸片轴(27)铰接,拉簧(2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闸片(24)上端固定,液压张紧器(25)的两端也分别与两个闸片(24)的上端固定,当液压张紧器(25)撑开时每个闸片(24)与齿轮(15)的环形凸条(32)的内圆周面抵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士卫,
申请(专利权)人:聂士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