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笼投放装置,该装置包括框架主体、1个电机、3个变速箱、1根传动轴、4组链条、4根轴、8个链轮、8根通轴、16个L型卡件、4个槽钢导轨,每1组链条与2个链轮组合形成链轮结构,通过4根轴将4组链轮结构组合形成平行对称结构,平行的每2组链条之间设置4根通轴,每1根通轴上设置2个L型卡件,4个L型卡件托起1个钢筋笼,固定在框架主体上的4个槽钢导轨设置在L型卡件后侧,电机带动变速箱a将动力传送至变速箱a所在传动轴两端的2个变速箱b,通过2个变速箱b带动2根轴转动,实现4组链轮结构同步运行,最终实现钢筋笼的投放。该装置设计简单,操作便捷,既节省空间,方便运输,又减少劳动力,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筋笼投放装置,该装置包括框架主体、1个电机、3个变速箱、1根传动轴、4组链条、4根轴、8个链轮、8根通轴、16个L型卡件、4个槽钢导轨,每1组链条与2个链轮组合形成链轮结构,通过4根轴将4组链轮结构组合形成平行对称结构,平行的每2组链条之间设置4根通轴,每1根通轴上设置2个L型卡件,4个L型卡件托起1个钢筋笼,固定在框架主体上的4个槽钢导轨设置在L型卡件后侧,电机带动变速箱a将动力传送至变速箱a所在传动轴两端的2个变速箱b,通过2个变速箱b带动2根轴转动,实现4组链轮结构同步运行,最终实现钢筋笼的投放。该装置设计简单,操作便捷,既节省空间,方便运输,又减少劳动力,降低成本。【专利说明】钢筋笼投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筋笼运输投放领域,特别是一种钢筋笼投放装置,主要用于装配式住房自动化生产线中的钢筋笼投放。
技术介绍
在装配式住房自动化生产线中,钢筋笼作为混凝土墙板的钢筋骨架,起着承载墙板重量和墙板强度的作用。从市场买来的钢筋经除锈、调直、切断、成型、绑接、焊接、机械连接等过程制成钢筋笼,根据设计要求,钢筋笼尺寸、规格各不相同。预制好的钢筋笼再通过运输设备输送至下一工序,投入钢模板模具中。由于装配式住房自动化生产线日生产量较大,需要将钢筋笼提前预制并堆放、投放,浪费大量人力。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笼投放装置,用于装配式住房自动化生产线中,特别适用于预制钢筋笼的投放,其设计简单,操作便捷,既节省空间,方便运输,又减少劳动力,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预制钢筋笼的投放问题,提供一种钢筋笼投放装置,其设计简单,操作便捷,既节省空间,方便运输,又减少劳动力,降低成本。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笼投放装置,该装置包括框架主体、I个电机、3个变速箱、I根传动轴、4组链条、4根轴、8个链轮、8根通轴、16个L型卡件、4个槽钢导轨,每I组链条与2个链轮组合形成链轮结构,通过4根轴将4组链轮结构组合形成平行对称结构,平行的每2组链条之间设置4根通轴,每I根通轴上设置2个L型卡件,4个L型卡件托起I个钢筋笼,固定在框架主体上的4个槽钢导轨设置在L型卡件后侧,电机带动变速箱a将动力传送至变速箱a所在传动轴两端的2个变速箱b,通过2个变速箱b带动2根轴转动,实现4组链轮结构同步运行,最终实现钢筋笼的投放。 所述的框架主体,采用钢板组合焊接形成钢筋笼投放装置的框架主体,框架主体顶端可以设置索道吊装装置,方便钢筋笼投放装置的运输。 所述的变速箱,包括I个变速箱a和2个变速箱b,采用蜗轮蜗杆机构,将电机的动力改变方向传送至链轮结构,通过改变电机动力方向带动链轮结构转动,实现4组链轮结构同步运行。 所述的通轴,设置在链条的链花上,随着链条转动实现往复运动。 所述的L型卡件,外观呈L形状,短的一端嵌在通轴的小孔上,长的一端用于托起钢筋笼,每4个L型卡件为一组,随着通轴转动实现往复运动。 所述的槽钢导轨,竖直设置在L型卡件后侧,通过凹槽保护L型卡件在运行过程中的平衡,避免L型卡件在运行过程中因托起钢筋笼发生倾斜,钢筋笼滑落。 本技术适用于装配式住房自动化生产线,特别是预制钢筋笼的投放问题。与传统钢筋笼的投放相比,将人工和大型吊装设备省去,采用索道吊装装置方便钢筋笼投放装置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输送;其结构设计简单,操作便捷,采用同一电机控制链轮结构转动,可以实现4组链轮结构的同步运行,方便投放钢筋笼;槽钢导轨的设计,避免了 L型卡件在运动过程中倾斜,为钢筋笼的安全投放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钢筋笼投放装置示意图,通轴从下往上依次为第一通轴、第二通轴、第三通轴、第四通轴; 图2是图1的前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装置堆放预制钢筋笼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前视图; 图6是图4中从第一通轴上的L型卡件投放完预制钢筋笼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前视图; 图8是图6中从第二通轴上的L型卡件投放完预制钢筋笼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前视图; 图10是图4装置结束投放预制钢筋笼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前视图; 附图标记:1、框架主体;2、电机;3、变速箱a ;4、变速箱b ;5、链条;6、轴;7、传动轴;8、链轮;9、通轴;10、L型卡件;11、槽钢导轨;12、预制钢筋笼。 框架主体作承重固定框架,顶端可安装索道吊装装置,方便钢筋笼投放装置的运输山型卡件对预制钢筋笼起托起作用,随着链轮结构的转动运行;电机带动变速箱a将动力传送至变速箱a所在传动轴两端的2个变速箱b,通过2个变速箱b带动2根轴转动,实现4组链轮结构同步运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技术装置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以投放4件预制钢筋笼(12)为例,通轴(9)从下往上依次为第一通轴、第二通轴、第三通轴、第四通轴,每根通轴(9)上设置2个L型卡件(10),用以托起预制钢筋笼(12),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从钢筋笼成型区运输过来的预制钢筋笼(12),采用码垛机械手将预制钢筋笼(12)堆放在钢筋笼投放装置中,通过每组通轴(9)上的L型卡件(10)将钢筋笼(12)托起,在本实施例中,堆放层数为4层,即需要8根通轴(9)、16个L型卡件(10),每2根通轴(9)与4个L型卡件(10)为一组,如图4所示,前视图如图5所示; 第二步,采用索道吊装装置将钢筋笼投放装置输送至混凝土浇筑区,通过电机(2 )带动变速箱a (3)将动力传送至变速箱a (3)所在传动轴(7)两端的2个变速箱b (4),通过2个变速箱b (4 )带动2根轴(6 )转动,实现4组链轮结构同步运行,链轮(8 )带动链条 (5)上的通轴(9)向下运动,L型卡件(10)托着预制钢筋笼(12)随着通轴(9)向下运动; 第三步,第一通轴(9)的L型卡件(10)托着预制钢筋笼(12)行走至链条(5)底端,脱离槽钢导轨(11)的L型卡件(10)将预制钢筋笼(12)投放至钢模板模具中,如图6所示,前视图如图7所示(因投放还需其他操作步骤,故此处省略钢模板模具示意图); 第四步,第一通轴(9)的L型卡件(10)继续运行,第二通轴(9)的L型卡件(10)托着预制钢筋笼(12)行走至链条(5)底端,脱离槽钢导轨(11)的L型卡件(10)将预制钢筋笼(12)投放至钢模板模具中,如图8所示,前视图如图9所示; 第五步,按照上述步骤,将4件预制钢筋笼(12)全部投放完毕,随着电机(2)停止,通轴(9)及通轴(9)上的L型卡件(10)结束投放工作,如图10所示,前视图如图11所示;通过索道吊装装置将钢筋笼投放装置输送回钢筋笼成型区,进行下一轮预制钢筋笼的投放,如此往复循环。 钢筋笼投放装置采用链轮结构将预制钢筋笼投放至钢模板模具中,其设计简单,操作便捷,可根据堆放钢筋笼的数量设计装置堆放层数,也可根据承重要求采用其他材质作框架主体,可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中,实现预制钢筋笼的自动化投放。 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凡依本技术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笼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框架主体、1个电机、3个变速箱、1根传动轴、4组链条、4根轴、8个链轮、8根通轴、16个L型卡件、4个槽钢导轨,每1组链条与2个链轮组合形成链轮结构,通过4根轴将4组链轮结构组合形成平行对称结构,平行的每2组链条之间设置4根通轴,每1根通轴上设置2个L型卡件,4个L型卡件托起1个钢筋笼,固定在框架主体上的4个槽钢导轨设置在L型卡件后侧,电机带动变速箱a将动力传送至变速箱a所在传动轴两端的2个变速箱b,通过2个变速箱b带动2根轴转动,实现4组链轮结构同步运行,最终实现钢筋笼的投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连吉,熊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任丘市永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