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多粉碎工序的粉碎机,包括壳体、进料口、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控制板、电机、支撑架、出料口、转筒、出料孔、第一主轴、第二主轴、第一刀片、第二刀片、隔板、第三主轴、第三刀片及过滤网;所述隔板共有两层,包括第一层固定网板和第二层活动板;所述控制板内设置有计时器和开关;此款多粉碎工序的粉碎机具有加工效益高、加工质量好,且产品合格率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多粉碎工序的粉碎机,包括壳体、进料口、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控制板、电机、支撑架、出料口、转筒、出料孔、第一主轴、第二主轴、第一刀片、第二刀片、隔板、第三主轴、第三刀片及过滤网;所述隔板共有两层,包括第一层固定网板和第二层活动板;所述控制板内设置有计时器和开关;此款多粉碎工序的粉碎机具有加工效益高、加工质量好,且产品合格率高的优点。【专利说明】一种多粉碎工序的粉碎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粉碎工序的粉碎机。
技术介绍
肥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产品。肥料的加工过程中有很多道的工序,其中粉碎工序是肥料加工中非常重要的前期工序,因为在后续的造粒中肥料如果粉碎的不够彻底就无法达到造粒的要求。而粉碎肥料需要极大的外力,人为的进行粉碎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且效果不佳,无法达到粉碎要求。而现有的肥料粉碎机,大多是采取单一的粉碎作业,在整个粉碎过程中只对肥料进行一次粉碎加工,随后就被排出粉碎机,这样一来就无法保证加工质量,因为在加工过程中很可能存在加工死角,而一次的粉碎加工无法避免这样的概率;另外,现有的肥料粉碎都是直接将肥料送入进行粉碎,没有前期的肥料处理,这样就会导致肥料进行粉碎的时候形状、大小都不一样,有些还会相差很大,这样就无法保证所有肥料的粉碎效果达到一致,甚至肥料如果过大还很有可能导致粉碎过程中出现卡滞等不良情况,降低了加工效益,且让产品合格率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加工效益高、加工质量好,且产品合格率高的多粉碎工序的粉碎机。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技术的一种多粉碎工序的粉碎机,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上方的进料口,及设置在壳体两侧的第一清洁口和第二清洁口,及设置在第一清洁口下方的控制板,及设置在第二清洁口下方的电机,及设置在控制板下方的支撑架,及设置在壳体下方的出料口,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转筒,及设置在转筒上的出料孔,及设置在壳体内、位于转筒两侧的第一主轴及第二主轴,及设置在第一主轴上的第一刀片,及设置在第二主轴上的第二刀片,及设置在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下方的隔板,及设置在隔板下方的第三主轴,及设置在第三主轴上的第三刀片,及设置在第三主轴下方的过滤网;所述隔板共有两层,包括第一层固定网板,及设置在固定网板下方的第二层活动板;所述电机与第一主轴、第二主轴、第三主轴及转筒之间设置有导线连接;所述控制板与电机及活动板之间设置有导线连接;所述控制板内设置有计时器和开关;所述计时器与第一主轴、活动板及开关之间设置有导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主轴与第二主轴对称位于转筒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板上还设置有显示屏、紧急开关及键盘。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主轴与第二主轴为联动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为可拆卸结构。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多粉碎工序的粉碎机设有转筒及出料孔,转筒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肥料从出料孔甩出,这就让肥料进行了第一次的粉碎作业,确保了所有进入壳体的肥料都是同样形状的,避免了因为肥料形状的不一而导致粉碎效果的差异,也避免了因为肥料过大而出现刀片被卡住的不良情况,提高了加工效益,且确保了加工质量;第一刀片、第二刀片及第三刀片的分开设计,让肥料在粉碎过程中经过多次粉碎作业,确保了加工质量,避免有加工死角,导致肥料未被全部粉碎;出料口上的过滤网让肥料得到全面检查,确保所有肥料都达到了粉碎要求,进一步确保了加工质量和产品合格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粉碎工序的粉碎机的结构图; 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粉碎工序的粉碎机中的隔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多粉碎工序的粉碎机,包括壳体13,及设置在壳体13上方的进料口 1,及设置在壳体13两侧的第一清洁口 5和第二清洁口 15,及设置在第一清洁口 5下方的控制板7,及设置在第二清洁口 15下方的电机14,及设置在控制板7下方的支撑架9,及设置在壳体13下方的出料口 10,及设置在壳体13内的转筒2,及设置在转筒2上的出料孔18,及设置在壳体13内、位于转筒2两侧的第一主轴3及第二主轴17,及设置在第一主轴3上的第一刀片4,及设置在第二主轴17上的第二刀片16,及设置在第一主轴3和第二主轴17下方的隔板6,及设置在隔板6下方的第三主轴12,及设置在第三主轴12上的第三刀片8,及设置在第三主轴12下方的过滤网11 ;所述隔板6共有两层,包括第一层固定网板60,及设置在固定网板60下方的第二层活动板61 ;所述电机14与第一主轴3、第二主轴17、第三主轴12及转筒2之间设置有导线连接;所述控制板7与电机14及活动板61之间设置有导线连接;所述控制板7内设置有计时器(未图示)和开关(未图示);所述计时器与第一主轴3、活动板61及开关之间设置有导线连接。 所述第一主轴3与第二主轴17对称位于转筒2的两侧。所述控制板7上还设置有显示屏(未图示)、紧急开关(未图示)及键盘(未图示)。所述第一主轴3与第二主轴17为联动结构。所述过滤网11为可拆卸结构。 将肥料通过进料口 I送入转筒2内,通过控制板7上的开关打开电机14,转筒2、第一主轴3、第二主轴17及第三主轴12开始旋转作业,第一主轴3、第二主轴17及第三主轴12旋转作业后带动第一刀片4、第二刀片16及第三刀片8随之做旋转作业;第一主轴3及第二主轴17开始作业后,控制板7内的计时器开始计时,转筒2内的肥料由于高速旋转的离心力从出料孔18内被甩出转筒2进入壳体13内,之后肥料被第一刀片4及第二刀片16进行切割粉碎,当计时器到达设定时间后活动板61被打开,肥料进入第三刀片8的作业范围,进行第二次切割粉碎,之后肥料经过过滤网11从出料口 10排出。计时器设置在控制板7内,与第一主轴3、第二主轴17及开关相连,当第一主轴3和第二主轴17作业到设定的时候后,计时器发出指令给开关,随后开关对活动板61发出指令,活动板61被打开,活动板61打开30秒后,自动闭合;未能通过过滤网11的肥料被留在壳体13内,可人为的打开过滤网11将肥料取出。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多粉碎工序的粉碎机设有转筒及出料孔,转筒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肥料从出料孔甩出,这就让肥料进行了第一次的粉碎作业,确保了所有进入壳体的肥料都是同样形状的,避免了因为肥料形状的不一而导致粉碎效果的差异,也避免了因为肥料过大而出现刀片被卡住的不良情况,提高了加工效益,且确保了加工质量;第一刀片、第二刀片及第三刀片的分开设计,让肥料在粉碎过程中经过多次粉碎作业,确保了加工质量,避免有加工死角,导致肥料未被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粉碎工序的粉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上方的进料口,及设置在壳体两侧的第一清洁口和第二清洁口,及设置在第一清洁口下方的控制板,及设置在第二清洁口下方的电机,及设置在控制板下方的支撑架,及设置在壳体下方的出料口,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转筒,及设置在转筒上的出料孔,及设置在壳体内、位于转筒两侧的第一主轴及第二主轴,及设置在第一主轴上的第一刀片,及设置在第二主轴上的第二刀片,及设置在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下方的隔板,及设置在隔板下方的第三主轴,及设置在第三主轴上的第三刀片,及设置在第三主轴下方的过滤网;所述隔板共有两层,包括第一层固定网板,及设置在固定网板下方的第二层活动板;所述电机与第一主轴、第二主轴、第三主轴及转筒之间设置有导线连接;所述控制板与电机及活动板之间设置有导线连接;所述控制板内设置有计时器和开关;所述计时器与第一主轴、活动板及开关之间设置有导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秋鸿,
申请(专利权)人:杨秋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