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19241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2:40
本技术提供一种适应性和通用性强的切削单元。它包括壳体、转动设置在壳体上的锥柄轴、转动设置在壳体上的输出轴;锥柄轴与输出轴之间通过传动机构相连;输出轴上设置铣削刀具;锥柄轴一端具有锥体,在锥体上固定有拉钉;锥柄轴轴线与输出轴轴线垂直相交,铣削刀具位于输出轴的一横截面上,所述横截面与锥柄轴轴线共面。(*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适应性和通用性强的切削单元。它包括壳体、转动设置在壳体上的锥柄轴、转动设置在壳体上的输出轴;锥柄轴与输出轴之间通过传动机构相连;输出轴上设置铣削刀具;锥柄轴一端具有锥体,在锥体上固定有拉钉;锥柄轴轴线与输出轴轴线垂直相交,铣削刀具位于输出轴的一横截面上,所述横截面与锥柄轴轴线共面。【专利说明】切削单元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中的切削单元,尤其是铣削单元。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切削单元,一般是单一刀具,如铣刀,车刀等。这样刀具只能以固定的结构固定在刀轴上,适应性和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性和通用性强的切削单元。 本切削单元,包括壳体、转动设置在壳体上的锥柄轴、转动设置在壳体上的输出轴;锥柄轴与输出轴之间通过传动机构相连;输出轴上设置铣削刀具; 锥柄轴一端具有锥体,在锥体上固定有拉钉; 锥柄轴轴线与输出轴轴线垂直相交,铣削刀具位于输出轴的一横截面上,所述横截面与锥柄轴轴线共面。 本切削单元的有益效果:本切削单元由于具有锥体的锥柄轴,能够与具有锥度的主轴配合,适应性和通用性好。另外,由于锥柄轴相对于壳体能够绕锥柄轴的轴线相对转动,而壳体转动时,壳体和输出轴一起绕锥柄轴轴线转动,且输出轴轴线始终与锥柄轴轴线保持垂直,输出轴上的铣削刀具所在的横截面始终与锥柄轴轴线共面,这样,铣削刀具回转面的中心点(锥柄轴轴线与输出轴轴线的交点)位置不变(也可以说,铣削刀具相对于被加工工件的高度不变),也就是说,壳体和输出轴转动后无需再次对刀即可进行加工,保证了加工精度。 上述的切削单元,它还包括一根转动设置壳体上的、与输出轴平行的过渡轴,过渡轴与锥柄轴之间通过一对锥齿轮啮合传动;过渡轴与输出轴之间通过一对齿轮啮合传动或者通过皮带传动。 上述的切削单元,所述铣削刀具为内铣刀,输出轴为空心轴,内铣刀设置在输出轴的内壁上。 上述的切削单元,所述铣削刀具为外铣刀,外铣刀设置在输出轴的外周。 上述的切削单元,在壳体上还设置一个具有外锥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锥柄轴同轴。由于在壳体上具有支撑柱,可以通过一个的支撑部件与支撑柱的外锥配合,支撑柱可以相对于支撑部件绕锥柄轴轴线转动,不会对壳体的摆动造成妨碍;同时通过支撑柱对壳体形成辅助支撑,增强了内铣削单元的刚度,尤其是防止了壳体在锥柄轴径向上的振动,提高了加工精度。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外铣削单元的示意图。 图2是内铣削单元的示意图。 图3是加工单元(主轴单元+外统削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外铣削单元的局部立体图。 图5是主轴单元的示意图。 图6是主轴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主轴单元中的拉钩、拉钩驱动油缸等立体示意图。 图8是加工单元(主轴单元+内铣削单元+支撑单元)的示意图。 图9是主轴单元和内铣削单元的部分立体图。 图10是内铣削单元的部分立体图。 图11是支撑单元的示意图。 图12是图8中的拉钩、止推轴承等的放大图。 图13是图8中的支撑单元与内铣削单元相连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外铣削单元(外铣头装置) 参见图1所示的外铣削单元4,锥柄轴41、过渡轴42、输出轴43均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壳体45上,过渡轴和输出轴平行。过渡轴与锥柄轴之间通过一对锥齿轮47啮合传动。过渡轴与输出轴之间通过一对齿轮48啮合传动。输出轴的外周上设置多个外铣刀44。壳体上部具有法兰413。 锥柄轴上端具有锥体411,在锥体上端固定有拉钉46。 锥柄轴轴线与输出轴轴线垂直相交,多个外铣刀44位于输出轴的一横截面上,该横截面与锥柄轴轴线共面。 本外铣削单元由于具有锥体的锥柄轴,能够与具有锥度的主轴配合,适应性和通用性好。另外,由于锥柄轴和壳体之间能够绕锥柄轴的轴线相对转动,而壳体转动时,壳体和输出轴一起绕锥柄轴轴线转动,且输出轴轴线始终与锥柄轴轴线保持垂直,输出轴上的多个外铣刀所在的横截面始终与锥柄轴轴线共面,这样,铣刀回转面的中心点(锥柄轴轴线与输出轴轴线的交点)位置不变(也可以说,外铣刀相对于被加工工件的高度不变),也就是说,壳体和输出轴转动后无需再次对刀即可进行加工,保证了加工精度。 实施例2:内铣削单元(内旋风装置) 参见图2所示的内铣削单元5,锥柄轴51、过渡轴52、过桥轴58、输出轴53均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壳体55上,过渡轴和输出轴平行。过渡轴与锥柄轴之间通过一对锥齿轮57啮合传动。输出轴的外周固定有输出齿轮501,过渡轴的一端固定有过渡齿轮502,过桥轴58上固定有过桥齿轮503。过桥齿轮503分别与输出齿轮501、过渡齿轮502啮合。输出轴为空心轴,输出轴的内壁上设置多个内统刀54。 锥柄轴上端具有锥体511,在锥体上端固定有拉钉56。 锥柄轴轴线与输出轴轴线垂直相交,多个内铣刀54位于输出轴的一横截面上,该横截面与锥柄轴轴线共面。 在壳体上还设置一个具有外锥591的支撑柱59,所述支撑柱与锥柄轴同轴。外锥591与锥体511的锥度相同,但方向相反。 本外内铣削单元由于具有锥体的锥柄轴,能够与具有锥度的主轴配合,适应性和通用性好。另外,由于锥柄轴和壳体之间能够绕锥柄轴的轴线相对转动,而壳体转动时,壳体和输出轴一起绕锥柄轴轴线转动,且输出轴轴线始终与锥柄轴轴线保持垂直,输出轴上的多个内铣刀所在的横截面始终与锥柄轴轴线共面,这样,内铣刀回转面的中心点(锥柄轴轴线与输出轴轴线的交点)位置不变(也可以说,内铣刀相对于被加工工件的高度不变),也就是说,壳体和输出轴转动后无需再次对刀即可进行加工,保证了加工精度。由于在壳体上具有支撑柱,可以通过一个的支撑部件与支撑柱的外锥配合,支撑柱可以相对于支撑部件绕锥柄轴轴线转动,不会对壳体的摆动造成妨碍;同时通过支撑柱对壳体形成辅助支撑,增强了内铣削单元的刚度,尤其是防止了壳体在锥柄轴径向上的振动,提高了加工精度。 实施例3:加工单元(主轴单元+外铣削单元) 参见图3所示,本加工单元主要包括主轴单元1、外铣削单元4。 参见图5-7,主轴单元I主要包括套筒驱动机构16、主轴驱动机构17、壳体拉动机构2和拉钩摆动调节机构3。 主轴12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与主轴同轴的套筒15内,套筒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主轴座11上。在主轴座上设置有驱动套筒相对于主轴座转动的套筒驱动机构16和驱动主轴相对于主轴座转动的主轴驱动机构17。套筒驱动机构16包括环绕在套筒上的蜗轮161,与蜗轮配合的转动设置在主轴座上的蜗杆162,驱动蜗杆转动的伺服电机163。 主轴驱动机构17包括设置在主轴一端的皮带轮171、设置在主轴座上的主轴电机172,主轴电机与皮带轮之间通过带传动。 主轴为一端具有锥孔121的空心轴。在主轴内设置有拉杆组件13。拉杆组件包括拉杆131、套装在拉杆外周的碟簧组件132 ;拉杆在靠近锥孔的一端连接有拉爪133,碟簧组件在常态时,拉杆拉动拉爪使得拉爪处于径向收缩的状态。在主轴座上设置有推动拉杆克服碟簧组件的弹力而移动的拉杆推动机构(如气缸)14。 在主轴座上设置有壳体拉动机构,壳体拉动机构2包括两个用于钩住壳体45上的法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切削单元,其特征是:包括壳体、转动设置在壳体上的锥柄轴、转动设置在壳体上的输出轴;锥柄轴与输出轴之间通过传动机构相连;输出轴上设置铣削刀具;锥柄轴一端具有锥体,在锥体上固定有拉钉;锥柄轴轴线与输出轴轴线垂直相交,铣削刀具位于输出轴的一横截面上,所述横截面与锥柄轴轴线共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秋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旋风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