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手臂的角度调整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18955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操作手臂的角度调整构造,其可活动地连接于一操作臂上,并包括一旋转接头、一固定环及一主轴固定座,该旋转接头的一端枢接于该操作臂上,并包括有一母接头及一可转动地连接于母接头上的公接头,该固定环可转动地套设于该母接头异于连接该操作臂的一端,该主轴固定座以一端固设于该公接头上,并贯设有一夹轴孔供工具套设;使用者能够通过旋转该固定环来解除该旋转接头内的卡制构造,使该主轴固定座能够随着该公接头相对旋转,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关于一种操作手臂的角度调整构造,其可活动地连接于一操作臂上,并包括一旋转接头、一固定环及一主轴固定座,该旋转接头的一端枢接于该操作臂上,并包括有一母接头及一可转动地连接于母接头上的公接头,该固定环可转动地套设于该母接头异于连接该操作臂的一端,该主轴固定座以一端固设于该公接头上,并贯设有一夹轴孔供工具套设;使用者能够通过旋转该固定环来解除该旋转接头内的卡制构造,使该主轴固定座能够随着该公接头相对旋转,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专利说明】操作手臂的角度调整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工用的操作手臂,尤其是一种操作手臂的角度调整构造。
技术介绍
一般现有的操作手臂可以一端连接基座,另一端设有的主轴固定座可用于夹持加工用的刀具,来进行工件的加工或修整,一般的操作手臂在基座与主轴固定座之间会设有调整角度构造,如中国台湾公告编号561938号「操作臂之主轴固定座可调整角度构造」新型专利案,其中揭露了一种利用调节肘节片来连接主轴固定座与基座,并通过摆动调节肘节片,来达到调整主轴固定座的角度的目的,由于现有的主轴固定座的调整角度受到调节肘节片上的滑槽限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现有操作手臂的角度调整构造实有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主轴固定座的调整角度受到调节肘节片上的滑槽限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手臂的角度调整构造,其是在旋转接头外套设有固定环,并使主轴固定座与旋转接头相连接,通过旋转固定环来控制旋转接头的嵌合动作,进而达到旋转主轴固定座并可任意调节角度的功效,而不会受到其它结构的限制。 本技术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手臂的角度调整构造,包括: 一旋转接头,其以一端连接至该操作臂,并包括有一母接头、一可旋转插设于该母接头的公接头、两个以上且可活动卡设于该母接头与该公接头的交界处的迫紧珠及一穿设该公接头并连接该母接头的结合螺栓,该母接头的外周面设有多个卡槽; 一固定环,其可转动地套设结合于该母接头上,该固定环包括有一环体及多个定位组件,该环体具有一呈阶级状的组装孔,该环体以该组装孔对应套合于该母接头设有各迫紧珠的外侧,在该组装孔的内壁等间隔环绕有两个以上的让位槽,该环体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各定位组件分别对应设置于各定位孔内,并分别对应抵靠于该母接头的各卡槽内; 一主轴固定座,其连接于该公接头异于连接该母接头的一端,并包括有一夹持口。 前述的操作手臂的角度调整构造,其中该母接头包括有一套合部,该套合部的外周设有两个以上的珠穿孔,该套合部的内部形成一套合孔,该公接头包括有一套轴部,该套轴部对应且可转动地插合于该母接头的套合孔内,该套轴部的外周则等间隔环绕地凹设有两个以上的卡制凹缘,该两个以上的卡制凹缘的位置分别对应于该两个以上的珠穿孔的位置,该两个以上的迫紧珠分别对应由该母接头的各珠穿孔塞入,并可对应卡合于该公接头的各卡制凹缘内。 前述的操作手臂的角度调整构造,其中该旋转接头设有四个迫紧珠,该母接头的珠穿孔及该公接头的卡制凹缘分别为四个,且各珠穿孔及各卡制凹缘分别间隔90度的旋转角度。 前述的操作手臂的角度调整构造,其中母接头的各卡槽呈微凹状,且各卡槽分别间隔15度的旋转角度。 前述的操作手臂的角度调整构造,其中该组装孔可区分为一大孔径段及一小孔径段,该大孔径段的内径大于该小孔径段内径,该小孔径段的内径大于或等于该套合部的外径,各让位槽设于大孔径段上,各定位孔设于该小孔径段上。 前述的操作手臂的角度调整构造,其中各定位组件包括有一挡珠、一螺合件及一分别抵靠于该挡珠及该螺合件的弹簧。 前述的操作手臂的角度调整构造,其中该固定环进一步在该环体外周设有一扳动柄。 本技术可以获得的功效增进在于:旋转接头的一端外侧套设有固定环,并在旋转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有主轴固定座,旋转接头与固定环之间通过多个迫紧珠来固定,当旋转固定环至特定位置时,迫紧珠能够暂时松脱,使旋转接头能够相对旋转作动至欲调整的位置,如此一来,主轴固定座就能够随着旋转接头调整至适当角度,再继续旋动固定环来达到固定旋转接头,只要通过简单的旋转动作就能够调整旋转接头的旋转角度,以此达到更灵活调整来进行加工的目的,而不会受到其它结构的限制。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调整动作的示意图。 图5A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调整动作前的主视剖面动作图。 图5B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调整动作前的主视剖面动作图。 图6A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调整动作前的主视剖面动作图。 图6B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调整动作前的主视剖面动作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旋转接头11母接头 111枢接部1110枢接孔 112法兰部1120固定螺孔 113套合部1130珠穿孔 1131 卡槽1132 环槽 1133套合孔12公接头 121套轴部1210凹槽 1211穿孔1212卡制凹缘 122连接法兰部13结合螺栓 14迫紧珠15扣合件 20固定环21环体 211组装孔2111大孔径段 2112小孔径段212让位槽 213定位孔22定位组件 221挡珠222螺合件 223弹簧23扳动柄 30主轴固定座31夹持口 A操作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本技术是一种操作手臂的角度调整构造,请参阅图1至图3的优选实施例,其可活动地连接于一操作臂A上,并包括一旋转接头10、一固定环20及一主轴固定座30。 该旋转接头10以一端连接至该操作臂A,并包括有一母接头11、一公接头12、一结合螺栓13、两个以上的迫紧珠14及一扣合件15 ;其中,该母接头11的一端枢接至该操作臂A,并包括有一枢接部111、一法兰部112及一套合部113,该枢接部111呈平板状并开设有一枢接孔1110,该枢接部111以该枢接孔1110对应该操作臂A,并以一枢轴穿设该枢接孔1110使该旋转接头10枢接于该操作臂A,该法兰部112呈圆板状并凸设于该枢接部111的前端,该法兰部112的中央开设有一固定螺孔1120,该套合部113呈中空圆筒状并凸设于该法兰部112的前侧面上,且该套合部113的外径小于该法兰部112的外径,该套合部113的外周设有两个以上的珠穿孔1130、多个卡槽1131及一环槽1132,该两个以上的珠穿孔1130邻近该法兰部112并呈等间隔环绕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套合部113设有四个珠穿孔1130,各珠穿孔1130分别间隔90度的旋转角度,各卡槽1131位于该套合部113的外周邻近前侧端缘处,各卡槽1131呈微凹状且是等间隔设置,各卡槽1131优选的是分别间隔15度的旋转角度,该环槽1132位于该套合部113的前侧端缘,该套合部113的内部形成一套合孔1133。 该公接头12对应连接于该母接头11,且包括有一套轴部121及一连接法兰部122,该套轴部121对应且可转动地插合于该母接头11的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操作手臂的角度调整构造,可活动地连接于一操作臂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旋转接头,其以一端连接至该操作臂,并包括有一母接头、一可旋转插设于该母接头的公接头、两个以上且可活动卡设于该母接头与该公接头的交界处的迫紧珠及一穿设该公接头并连接该母接头的结合螺栓,该母接头的外周面设有多个卡槽;一固定环,其可转动地套设结合于该母接头上,该固定环包括有一环体及多个定位组件,该环体具有一呈阶级状的组装孔,该环体以该组装孔对应套合于该母接头设有各迫紧珠的外侧,在该组装孔的内壁上等间隔环绕有两个以上的让位槽,该环体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各定位组件分别对应设置于各定位孔内,并分别对应抵靠于该母接头的各卡槽内;一主轴固定座,其连接于该公接头异于连接该母接头的一端,并包括有一夹持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胜漳
申请(专利权)人:贸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