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脱硫脱硝制酸工艺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617955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活性炭脱硫脱硝制酸工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废水入口、第一调碱槽、磁混凝槽、澄清器、第二调碱槽、过滤器和膜吸收装置,所述膜吸收装置连接有出水口、补酸口和吸收液排放口;所述第一调碱槽连接有石灰乳加药装置,所述磁混凝槽连接有絮凝剂加药装置,所述第二调碱槽连接有氢氧化钠加药装置,所述石灰乳加药装置、絮凝剂加药装置以及氢氧化钠加药装置均与生产水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磁混凝沉淀+过滤+膜吸收”的处理方式,将废水处理至可排放状态,处理过程采用膜吸收装置,将废水中的氨再次回收,降低了废水处理的成本;膜吸收装置包括多级,进一步提高了氨的回收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活性炭脱硫脱硝制酸工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废水入口、第一调碱槽、磁混凝槽、澄清器、第二调碱槽、过滤器和膜吸收装置,所述膜吸收装置连接有出水口、补酸口和吸收液排放口;所述第一调碱槽连接有石灰乳加药装置,所述磁混凝槽连接有絮凝剂加药装置,所述第二调碱槽连接有氢氧化钠加药装置,所述石灰乳加药装置、絮凝剂加药装置以及氢氧化钠加药装置均与生产水入口连接。本技术通过采用“磁混凝沉淀+过滤+膜吸收”的处理方式,将废水处理至可排放状态,处理过程采用膜吸收装置,将废水中的氨再次回收,降低了废水处理的成本;膜吸收装置包括多级,进一步提高了氨的回收率。【专利说明】一种活性炭脱硫脱硝制酸工艺废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活性炭脱硫脱硝制酸工艺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活性炭脱硫脱硝工艺中,采用活性炭吸附烟气中的S02、NOx及重金属离子等多种污染物。吸附饱和的活性碳被输送至解析塔进行高温解析;在解析塔内,SO2等酸性气体以气态的形式释放;一些重金属以气态或者粉尘态也被解析气体一起带出。 为提高脱硫脱硝效率,在上述吸附过程中会喷入理论值1.05?1.2倍的氨,因而多余的氨也在高温解析过程中从活性碳中释放出来,因此解析出来的废气富集了高浓度的SO2, NH4+、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以及活性炭老化磨损产生的粉尘。 为了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富含SO2的解析废气送至制酸工段制取硫酸。由于用来制酸的解析废气中除了含有高浓度的SO2外,还富集了烧结烟气中几乎全部的其他有害杂质,为了保证硫酸产品的纯度,制酸前需用稀硫酸对废气进行洗涤净化,废气中的nh4+、金属离子以及粉尘悬浮物被转移进入稀硫酸中。该洗涤操作产生的污酸溶液即为本申请需要处理的活性炭脱硫脱硝制酸工艺废水,废水水质表见附图2。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生产中,活性炭脱硫脱硝工艺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nh4+、so42-、重金属离子以及粉尘悬浮物,废水杂质浓度严重超标,无法直接排放,废水中大量的离子无法回收利用的问题。 ( 二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炭脱硫脱硝制酸工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废水入口、第一调碱槽、磁混凝槽、澄清器、第二调碱槽、过滤器和膜吸收装置,所述膜吸收装置连接有出水口、补酸口和吸收液排放口 ;所述第一调碱槽连接有石灰乳加药装置,所述磁混凝槽连接有絮凝剂加药装置,所述第二调碱槽连接有氢氧化钠加药装置,所述石灰乳加药装置、絮凝剂加药装置、氢氧化钠加药装置以及补酸装置均与生产水入口连接,所述补酸装置的入口连接有补酸口 ;所述澄清器的出口连接有磁分离装置,所述磁分离装置的磁粉出口与磁混凝槽连接,所述磁分离装置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池连接,所述污泥池与污泥脱水机的入口连接,所述污泥脱水机的滤液出口与第一调碱槽连接。 其中,所述过滤器与第二调碱槽之间设有相互连接的中间水槽和过滤加压泵,所述第二调碱槽与中间水槽连接,所述过滤器与过滤加压泵连接。 其中,所述过滤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介质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与过滤加压泵连接,所述活性炭过滤器与膜吸收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膜吸收装置包括吸收液循环箱和膜吸收单元,所述膜吸收单元包括原液循环箱和膜组件,所述原液循环箱的出口与膜组件的原液入口连接,所述膜吸收单元的原液出口与原液循环箱的入口连接,所述原液循环箱的另一入口与活性炭过滤器连接;所述吸收液循环箱的循环出口与膜组件的吸收液入口连接,所述膜组件的吸收液出口与吸收液循环箱的循环液入口连接,所述吸收液循环箱还分别与补酸装置和吸收液排放口连接,所述原液循环箱与补酸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膜吸收单元包括多级,一级原液循环箱与活性炭过滤器和下一级原液循环箱连接,最末级原液循环箱与出水口及补酸装置连接;各级膜组件的吸收液出口均与吸收液循环箱的循环液入口连接,各级膜组件的吸收液入口均与吸收液循环箱的循环液入口连接。 其中,所述污泥脱水机为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一种活性炭脱硫脱硝制酸工艺废水处理系统,通过采用“磁混凝沉淀+过滤+膜吸收”的处理方式,将活性炭脱硫脱硝工艺产生的废水处理至可排放状态,处理过程采用无二次污染的膜吸收装置,将废水中的氨再次回收并制成原料出售,降低了废水处理的成本;膜吸收装置,采用多级吸收,进一步提高了氨的回收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种活性炭脱硫脱硝制酸工艺废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技术一种活性炭脱硫脱硝制酸工艺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前的废水水质表; 图3是本技术一种活性炭脱硫脱硝制酸工艺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表。 其中,1、生产水入口 ;2、石灰乳加药装置;3、絮凝剂加药装置;4、氢氧化钠加药装置;5、废水入口 ;6、第一调碱槽;7、磁混凝槽;8、澄清器;9、磁分离装置;10、第二调碱槽; 11、中间水槽;12、多介质过滤器;13、活性炭过滤器;14、污泥脱水机;15、污泥泵;16、污泥池;17、膜吸收装置;18、原液循环箱;19、膜组件;20、吸收液循环箱;21、补酸口 ;22、吸收液排放口 ;23、出水口 ;24、补酸装置;25、过滤加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活性炭脱硫脱硝制酸工艺废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其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废水入口 5、第一调碱槽6、磁混凝槽7、澄清器8、第二调碱槽10、过滤器和膜吸收装置17 ;所述第一调碱槽6连接有石灰乳加药装置2,所述磁混凝槽7连接有絮凝剂加药装置3,所述第二调碱槽10连接有氢氧化钠加药装置4,所述石灰乳加药装置2、絮凝剂加药装置3、氢氧化钠加药装置4以及补酸装置24均与生产水入口 I连接,所述补酸装置24的入口连接有补酸口 21 ;所述澄清器8的出口连接有磁分离装置9,所述磁分离装置9的磁粉出口与磁混凝槽7连接,所述磁分离装置9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池16连接,所述污泥池16与污泥脱水机14的入口连接,所述污泥脱水机14的滤液出口与第一调碱槽6连接。 所述过滤器与第二调碱槽10之间还设有相互连接的中间水槽11和过滤加压泵25,所述第二调碱槽10与中间水槽11连接,所述过滤器与过滤加压泵25连接。所述过滤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介质过滤器12和活性炭过滤器13,所述多介质过滤器12与过滤加压泵25连接,所述活性炭过滤器13与膜吸收装置17连接。 所述膜吸收装置17包括吸收液循环箱20和膜吸收单元,所述膜吸收单元包括原液循环箱18和膜组件19,所述原液循环箱18的出口与膜组件19的原液入口连接,所述膜吸收单元的原液出口与原液循环箱18的入口连接,所述原液循环箱18的另一入口与活性炭过滤器13连接;所述吸收液循环箱20的循环出口与膜组件19的吸收液入口连接,所述膜组件19的吸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性炭脱硫脱硝制酸工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废水入口(5)、第一调碱槽(6)、磁混凝槽(7)、澄清器(8)、第二调碱槽(10)、过滤器和膜吸收装置(17),所述膜吸收装置(17)连接有出水口(23)、补酸口(21)和吸收液排放口(22); 所述第一调碱槽(6)连接有石灰乳加药装置(2),所述磁混凝槽(7)连接有絮凝剂加药装置(3),所述第二调碱槽(10)连接有氢氧化钠加药装置(4),所述石灰乳加药装置(2)、絮凝剂加药装置(3)、氢氧化钠加药装置(4)以及补酸装置(24)均与生产水入口(1)连接,所述补酸装置(24)的入口连接有补酸口(21); 所述澄清器(8)的出口连接有磁分离装置(9),所述磁分离装置(9)的磁粉出口与磁混凝槽(7)连接,所述磁分离装置(9)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池(16)连接,所述污泥池(16)与污泥脱水机(14)的入口连接,所述污泥脱水机(14)的滤液出口与第一调碱槽(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瑶黄伏根刘昌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冶长天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