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式止痛注液泵的储液下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17177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电控式止痛注液泵的储液下盖,包括下盖主体、药袋、接头、控流管,所述药袋通过接头与所述控流管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上设有硬塑固定环,所述下盖主体内设有圆柱,所述硬塑固定环套接在所述圆柱上形成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从药袋到控流管输液管路的顺畅,提高了电控式止痛注液泵在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电控式止痛注液泵的储液下盖,包括下盖主体、药袋、接头、控流管,所述药袋通过接头与所述控流管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上设有硬塑固定环,所述下盖主体内设有圆柱,所述硬塑固定环套接在所述圆柱上形成固定连接。本技术实现从药袋到控流管输液管路的顺畅,提高了电控式止痛注液泵在临床使用的安全性。【专利说明】一种电控式止痛注液泵的储液下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控式止痛注液泵,特别是公开一种电控式止痛注液泵的储液下盖。
技术介绍
目前,电控式止痛注液泵分为电控部分与储液部分,位于中盖内的电控部分主要是由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凸轮转动,在凸轮的三个凸台位置,放置三个阀门(一个大阀门,二个小阀门);而位于下盖中的储液部分主要包括药袋,以及与之相连的接头和控流管。由于现有的电控式止痛注液泵采用分体式结构。中盖与下盖通过划扣相互配合成为一体,由三个阀门和一个凸轮构成的开关组件与控流管相配合控制药液的流速。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及缺点:因为产品本身设计有故障报警功能,原来的接头通过中盖与下盖的相互插合被限制在盖体内,所以在临床使用中,药袋与控流管的空间位置存在人为的随机变化,在下盖中的药袋与中盖中的控流管容易发生位移的现象,弯曲、压迫药袋管路和控流管,造成潜在的输液不稳定,甚至错误的触发阻塞报警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实现平稳输液、流量控制准确,防止药袋和控流管发生位移的电控式止痛注液泵的储液下盖。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控式止痛注液泵的储液下盖,包括下盖主体、药袋、接头、控流管,所述药袋通过接头与所述控流管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上设有硬塑固定环,所述下盖主体内设有圆柱,所述硬塑固定环套接在所述圆柱上形成固定连接。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基本不改变下盖储液部分原来设计的基础上,在下盖主体对应接头的位置处设置一圆柱,并在所述接头上设置硬塑固定环,通过硬塑固定环与圆柱的配合,固定接头,从而进一步固定接头两端的药袋与控流管。实现从药袋到控流管输液管路的顺畅,提高了电控式止痛注液泵在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接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接头与下盖主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盖主体;2、药袋;3、接头;4、控流管;5、硬塑固定环;6、圆柱。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f图3,本技术包括下盖主体1、药袋2、接头3、控流管4,所述药袋2通过接头3与所述控流管4相连,所述接头3上设有硬塑固定环5,所述下盖主体I内设有圆柱6,所述硬塑固定环5套接在所述圆柱6上形成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硬塑固定环5与圆柱6的配合,固定接头3,从而进一步固定接头3两端的药袋2与控流管4。实现从药袋2到控流管4输液管路的顺畅,提高了本技术在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权利要求】1.一种电控式止痛注液泵的储液下盖,包括下盖主体、药袋、接头、控流管,所述药袋通过接头与所述控流管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上设有硬塑固定环,所述下盖主体内设有圆柱,所述硬塑固定环套接在所述圆柱上形成固定连接。【文档编号】A61M5/142GK203915645SQ201420294689【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5日 【专利技术者】张兆明 申请人:上海怡新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控式止痛注液泵的储液下盖,包括下盖主体、药袋、接头、控流管,所述药袋通过接头与所述控流管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上设有硬塑固定环,所述下盖主体内设有圆柱,所述硬塑固定环套接在所述圆柱上形成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兆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怡新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