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变换成不同使用型态的携行包,该携行包上端设有可启闭的拉链、以及其左右两侧设有挂环,该携行包内收放一肩带,并在携行包上端中间两侧设有相对的提把,且令各侧提把对应处的该携行包上设有可供该提把收藏的提把收藏袋,同时又令该携行包的背面再设有呈八字状相对而各可通过拉链启闭的两个收纳空间,并令各个收纳空间内的上、下端之间缝接一可调长度的背带,进而令该提把、该肩带或该背带等配件,不但可以提供给使用者不同的使用功能型态外,更令在使用其中一种功能型态时,另外两种功能型态的配件可以完全隐收起来,让每一种的使用功能型态,可以完整而独立的呈现。(*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变换成不同使用型态的携行包,该携行包上端设有可启闭的拉链、以及其左右两侧设有挂环,该携行包内收放一肩带,并在携行包上端中间两侧设有相对的提把,且令各侧提把对应处的该携行包上设有可供该提把收藏的提把收藏袋,同时又令该携行包的背面再设有呈八字状相对而各可通过拉链启闭的两个收纳空间,并令各个收纳空间内的上、下端之间缝接一可调长度的背带,进而令该提把、该肩带或该背带等配件,不但可以提供给使用者不同的使用功能型态外,更令在使用其中一种功能型态时,另外两种功能型态的配件可以完全隐收起来,让每一种的使用功能型态,可以完整而独立的呈现。【专利说明】可变换成不同使用型态的携行包
本新型涉及一种携行包,该携行包除了可供手提或肩负斜背以外,更可将手提的提把收藏入对应处所设的提把收藏袋内,同时又在携行包的背面设有可供背带收藏并可透过拉链启闭的收纳空间,进而让携行包可以变换成不同功能的使用型态。
技术介绍
传统的公文包、背包或其它供收纳而便于携带的各式包包,其大多是实行单一携带功能的结构设计,例如背包只是供用户后背使用功能的型态,而公文包也只提供手提功能的使用型态,但后来为了让上述的包包的携带性更加方便,例如公文包、计算机包、托特包.........等包包的左右两侧设有挂环,并在包包内收放一肩带,让肩带取出而令其两端勾挂于包包两侧的挂环上后,就可以让上述的包包除了是以手提以外,还能肩负斜背。 不过,上述可手提又兼具肩负功能的包包,在使用手提型态,该肩带是可以收藏于包包内,但在转换成肩负的使用型态时,两提把仍是外露状态而影响包包使用时的整体性、以及突兀,同时也会造成操作上的问题。 另外,为了提高包包使用时的机动性,手提或肩负仍会造成使用者的负担,所以公文包、计算机包、托特包.........等包包又无法满足使用者的要求,虽然背包可以让使用的机动性提高,但它又只有单一使用功能的型态,又无法满足用户多变性的需求,所以使用者为了应付不同场合、便利性或机动性的须求,而必须准备两个以上不同使用型态的包包,故不但需要较高的花费,且无法随时任意更换不同的包包。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改善上述现有的包包只能有一种或两种功能的使用型态变换,且在变换成其中一种的使用型态时,另一种功能使用型态的配件可能仍会外露等问题,而本技术即提供一种具有可以收藏提把、背带与肩带等配件的收纳空间,且在使用其中一种使用型态功能时,另外两种使用型态的配件则可隐藏起来。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是一携行包内收藏一肩带,该携行包上端处设有可启闭的拉链,以及上端中间两侧设有相对的提把,且该携行包左右两侧再设有可供该肩带两端勾挂的挂环,其改良在于:该两提把对应处的该携行包两外侧处设有可收藏该提把的提把收藏袋,且又在该携行包的背面设有呈相对、且各可通过该拉链启闭而呈八字状的两个收纳空间,并在该各收纳空间内的上、下端之间缝接一可调长度的背带。 上述方案中,该携行包的前侧设一上下呈封闭状、而左右两侧则设有可启闭的拉链的收纳空间。 上述方案中,该携行包上端的该拉链两端的其中一端是延伸至对应侧的侧边稍上方处,而另一端则延伸至对应侧的底面稍内侧处。 因此,通过上述本技术携行包提把处所设的提把收藏袋、与背后所设收藏背带而可启闭的收纳空间,让该携行包可以随时任意变换成手提、肩负斜背或后背的不同使用型态,且在使用其中任一种功能型态时,另外两种功能型态的配件,如提把、背带或肩带,都可以完全隐匿的收藏起来,让每一种使用型态可以完整且独立的呈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手提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提把藏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肩负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背后的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后背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后背使用状态的前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携行包;11.拉链;12.提把;13.提把收藏袋;14.挂环;15.收纳空间;16.拉链;17.收纳空间;18.拉链;19.背带;2.肩带;21.挂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敬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携行包I包括上端设有可启闭收纳空间的拉链11,且拉链11的一端是延伸至左侧稍上方处,其另一端则延伸至右侧后,再稍延伸至底部(需参阅图4、图5或图6所示),并又令携行包I的上端中间两侧设有提把12,同时令两提把12对应处的携行包I外侧面处,开设有可供提把12藏入的提把收藏袋13,又令携行包I的左右两侧设有挂环14,以及携行包I的一侧面设有上下呈封闭状、而左右两侧则设可启闭的拉链16的收纳容间15。 因此,图1所示的携行包I即为手提使用的状态,但若要将其变换成肩负斜背的使用状态时,只需要将提把12如图2所示收藏于提把收藏袋13内,然后再如图3所示,把携行包I内收放的肩带2取出后,令其两端的挂勾21扣挂于携行包I左右两侧的挂环14上,如此即令携行包I除了变换成可供使用者肩负斜背的状态使用外,上述的提把12在收藏入提把收藏袋13内后,让携行包I完整呈现出肩负斜背的型式,不会让人有突兀的感觉,同时在拉链11的使用操作上,更可以不受到防碍。 另外,请参阅图4与图5所示,该携行包I的背后设有类呈八字状而具有可启闭的拉链18的收纳空间17,并令该各侧收纳空间17内的上、下端之间缝接有一可以调整长度的背带19 ;因此,在携行包I的两提把12收藏入提把收藏袋13内、以及前述的肩带2收放入携行包I内后,该背带19又从收纳空间17内取后时,就可令该携行包I呈立状而变换成背包的型态使用,而拉链11启闭的位置则可以拉移至上方处,同时图6所示而转成立状的携行包I前侧的收纳空间15,其上侧的拉链16可以启闭而供使用者收放物品。 因此,从上述本技术携行包I由手提变换成肩负斜背或后背时,其提把12可以收藏于提把收藏袋13内,或背带19在不使用时,同样可以收藏于携行包I背后的收纳空间17内,故只要使用其中一种型态的功能时,另外两种使用型态的配件,可以完全隐藏收纳,让每一种的使用型态可以独立而完整的呈现。 尽管,上述的实施例已对本技术有较佳具体化的揭露与详述,皆为熟悉该项技术人士者所能清楚了解,而其所做的各种型式及方法局部的改变,应都是没有脱离本技术精神与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可变换成不同使用型态的携行包,该携行包内收藏一肩带,且该携行包上端处设有可启闭的拉链、以及其上端中间两侧设有相对的提把,并令该携行包左右两侧再设有可供肩带两端勾挂的挂环,其特征在于:该两提把对应的该携行包两外侧处设有可收藏提把的提把收藏袋,且又在该携行包的背面设有呈相对、且各可通过该拉链启闭而呈八字状的两个收纳空间,并在该各个收纳空间内的上、下端之间缝接一可调整长度的背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换成不同使用型态的携行包,其特征在于:该该携行包的前侧设一上下呈封闭状、而左右两侧则设有可启闭的该拉链的收纳空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换成不同使用型态的携行包,其特征在于:该携行包上端的该拉链两端的其中一端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换成不同使用型态的携行包,该携行包内收藏一肩带,且该携行包上端处设有可启闭的拉链、以及其上端中间两侧设有相对的提把,并令该携行包左右两侧再设有可供肩带两端勾挂的挂环,其特征在于:该两提把对应的该携行包两外侧处设有可收藏提把的提把收藏袋,且又在该携行包的背面设有呈相对、且各可通过该拉链启闭而呈八字状的两个收纳空间,并在该各个收纳空间内的上、下端之间缝接一可调整长度的背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诒伦,
申请(专利权)人:萧诒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