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袋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1405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部的含尘气体入口,顶部的净化气体出口和底部的灰斗,其中,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在往复运动装置带动下可相对于壳体做水平往复运动的滤袋组件;所述滤袋组件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上的至少一个滤袋单元;所述滤袋单元包括一对滑轮,缠绕在一对滑轮上并能在滑轮的带动下转动的环形滤袋,以及固定在框架上且与环形滤袋的外侧相接触的刮灰板。本申请提供的布袋除尘器的布袋上不容易产生积灰,以及能够去除布袋上的积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部的含尘气体入口,顶部的净化气体出口和底部的灰斗,其中,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在往复运动装置带动下可相对于壳体做水平往复运动的滤袋组件;所述滤袋组件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上的至少一个滤袋单元;所述滤袋单元包括一对滑轮,缠绕在一对滑轮上并能在滑轮的带动下转动的环形滤袋,以及固定在框架上且与环形滤袋的外侧相接触的刮灰板。本申请提供的布袋除尘器的布袋上不容易产生积灰,以及能够去除布袋上的积灰。【专利说明】一种布袋除尘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布袋除尘器。
技术介绍
在热力发电厂,其排放的烟气中包含着的大量的粉尘,为了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需要对烟气中粉尘进行去除,现有技术中对粉尘的处理经常会用到布袋除尘装置。 现有的布袋除尘器,其结构包括除尘器壳体,除尘器壳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除尘器壳体内腔分隔成下部的进气腔和上部的出气腔,除尘布袋的下端即开口端连接在隔板上,除尘布袋的上端连接在位于出气腔内的支撑轴上。带有粉尘的空气进入进气腔后进入除尘布袋,经除尘布袋过滤后,较洁净的空气进入出气腔并从出气腔排出。上述结构的布袋除尘器,由于除尘布袋的两端均固定连接,除尘布袋的内壁上聚集的粉尘不易掉落,因此容易造成阻塞,需要经常清理,导致除尘效率低。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一种不易在布袋上产生积灰和能够对布袋上的积灰进行去除的布袋除尘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布袋除尘器,该布袋除尘器的布袋上不容易产生积灰,以及能够去除布袋上的积灰。 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布袋除尘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部的含尘气体入口,顶部的净化气体出口和底部的灰斗,其中,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在往复运动装置带动下可相对于壳体做水平往复运动的滤袋组件; 所述滤袋组件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上的至少一个滤袋单元; 所述滤袋单元包括一对滑轮,缠绕在一对滑轮上并能在滑轮的带动下转动的环形滤袋,以及固定在框架上且与环形滤袋的外侧相接触的刮灰板。 作为上述布袋除尘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往复运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相互啮合的圆弧齿轮和齿条,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为偏心轴; 所述圆弧齿轮连接有具有长条形孔的传动杆,所述长条形孔套设在偏心轴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偏心轴滑动; 所述齿条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中部设置有转轴并通过转轴设置在壳体内。 作为上述布袋除尘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观察窗。 作为上述布袋除尘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含尘气体入口处设置有交错排布的若干个挡火板。 作为上述布袋除尘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一对滑轮分别设置在框架的上端和下端,并且至少其中一个具有动力装置,以带动环形滤袋的转动。 作为上述布袋除尘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含尘气体入口处还设置有过滤网。 作为上述布袋除尘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净化气体出口处设置有喷淋装置,用于增加净化空气的湿度。 作为上述布袋除尘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灰斗的底部设置有出灰口和辅助出灰口,且两者上均设置有阀门。 作为上述布袋除尘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灰斗的下部设置有用于疏通灰斗出口处粉尘的疏通管口,疏通管口内配套安装有疏通杆。 作为上述布袋除尘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刮灰板包括刮灰板本体,以及设置在刮灰板外部的多层纤维布。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布袋除尘器,其中滤袋组件会在往复运动装置的带动下做水平运动,由此可以使滤袋上的积灰掉落,防止灰尘在滤袋上积累。同时,在滤袋上产生一定量的积灰时,还可以通过转动的滤袋与刮灰板之间的摩擦去除滤袋上的积灰。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由于滤袋上的积灰对滤袋的阻塞导致的通气不畅的问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布袋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往复运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壳体;2:含尘气体入口 ;3:净化气体出口 ;4:灰斗;5:往复运动装置;6:滤袋组件;7:框架;8:滤袋单元;9:滑轮;10:环形滤袋;11:刮灰板;12:驱动电机;13:圆弧齿轮;14:齿条;15:输出轴;16:传动杆;17:出灰口 ;18:辅助出灰口 ;19:疏通管口 ;20:疏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布袋除尘器,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I中部的含尘气体入口 2,顶部的净化气体出口 3和底部的灰斗4,其中,壳体I的内部设置有在往复运动装置5带动下可相对于壳体I做水平往复运动的滤袋组件6。 具体的,滤袋组件6包括框架7,以及设置在框架7上的至少一个滤袋单元8,该滤袋单元8包括一对滑轮9,缠绕在一对滑轮9上并能在滑轮9的带动下转动的环形滤袋10,以及固定在框架7上且与环形滤袋10的外侧相接触的刮灰板11。 上述布袋除尘器在使用过程中,滤袋组件6会在往复运动装置5的带动下做水平运动,由此可以使滤袋上的积灰掉落,防止灰尘在滤袋上积累。同时,在滤袋上产生一定量的积灰时,还可以通过转动的滤袋与刮灰板11之间的摩擦去除滤袋上的积灰。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由于滤袋上的积灰对滤袋的阻塞导致的通气不畅的问题。 往复运动装置5包括驱动电机12、相互啮合的圆弧齿轮13和齿条14。其中,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15为偏心轴,圆弧齿轮13连接有具有长条形孔的传动杆16,长条形孔套设在偏心轴上并能够相对于偏心轴滑动,齿条14与框架7固定连接,传动杆16的中部设置有转轴并通过转轴设置在壳体I内。 上述往复运动装置具体的工作过程为:由于传动杆16可转动的设置在转轴上,当电机转动时,偏心轴在传动杆16的长条孔内滑动,并对长条孔的孔壁形成挤压的作用,进而使圆弧齿轮13做往复的摆动,圆弧齿轮13在摆动的过程中会带动与其啮合的齿条14做水平运动,相应的齿条14也会带动与其连接的框架7做水平运动,进而实现了滤袋组件6的水平运动。 上述滑轮实现带动滤袋转动的方式:一对滑轮9分别设置在框架7的上端和下端,并且至少其中一个具有动力装置,以带动环形滤袋10的转动。 上述刮灰板11的具体的结构为:刮灰板11包括刮灰板本体,以及设置在刮灰板外部的多层纤维布。 为了观察壳体内各部件的运行情况,以及有效的确定在何时开启、关闭往复运动装置或滑轮动力装置,还在壳体I的外壁上开设有观察窗。 为了防止火焰进入滤袋除尘器,对除尘器内部的组件造成损害,含尘气体入口 2处设置有交错排布的若干个挡火板。具体的,含尘气体入口处设置有两个挡火板,且两个挡火板的高度相同,其高度位于含尘气体入口直径和半径之间。两个挡火板之间具有设定的间距,并且相互对称的设置在含尘气体入口的上侧和下侧。 为了对进入除尘器中烟气中较大的烟尘进行初步的过滤,含尘气体入口 2处还设置有过滤网。 为了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利用,以及提高空气的湿度,在净化气体出口 3处设置有喷淋装置,用于增加净化空气的湿度。 为了避免灰斗出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布袋除尘器,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中部的含尘气体入口(2),顶部的净化气体出口(3)和底部的灰斗(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在往复运动装置(5)带动下可相对于壳体(1)做水平往复运动的滤袋组件(6);所述滤袋组件(6)包括框架(7),以及设置在框架(7)上的至少一个滤袋单元(8);所述滤袋单元(8)包括一对滑轮(9),缠绕在一对滑轮(9)上并能在滑轮(9)的带动下转动的环形滤袋(10),以及固定在框架(7)上且与环形滤袋(10)的外侧相接触的刮灰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增勇熊冰夏洁谢敬国周伟伟丘秀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