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阻控技术研究的实验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不锈钢隔筒和圆柱形填料槽;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由一矩形板拼接构成,所述的矩形板的两短边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可相互扣合的卡扣和第一卡槽,所述的卡扣与第一卡槽相配合形成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实验时可使土壤样品与填料接触的圆孔;所述的圆柱形填料槽套设在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内,且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的底部与圆柱形填料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供土壤重金属阻控技术地上实验的研究,还可用于土壤重金属阻控技术地下实验的研究,有望应用于原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阻控技术研究的实验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不锈钢隔筒和圆柱形填料槽;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由一矩形板拼接构成,所述的矩形板的两短边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可相互扣合的卡扣和第一卡槽,所述的卡扣与第一卡槽相配合形成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实验时可使土壤样品与填料接触的圆孔;所述的圆柱形填料槽套设在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内,且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的底部与圆柱形填料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本技术不仅可以供土壤重金属阻控技术地上实验的研究,还可用于土壤重金属阻控技术地下实验的研究,有望应用于原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专利说明】用于土壤重金属阻控技术研究的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阻控技术研究的实验装置,属于污染生态修复和污染物削控
。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人类活动使得土壤中汞、镉、铬、铅和类金属砷的含量大大超过此类元素在土壤中的背景值,造成了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重金属往往对生物体具有毒害作用,并且易通过空气、水体和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群健康造成伤害。现有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技术主要有包括客土、换土、去表土和深耕翻土等在内的工程整治措施,以及包括固定/稳定化、电动修复、络合淋洗、氧化还原等方法在内的物理化学修复。总体而言,现有技术手段存在诸如治理成本高、工程量大、易造成二次污染和治理效果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等局限。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便于利用的且可模拟自然条件的土壤重金属阻控技术研究装置,这对于降低重金属的生态和人群健康风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土壤重金属阻控技术存在的诸如治理成本高、工程量大、易造成二次污染和治理效果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等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阻控技术研究的实验装置。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土壤重金属阻控技术研究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不锈钢隔筒和圆柱形填料槽; 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由一矩形板拼接构成,所述的矩形板的两短边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可相互扣合的卡扣和第一卡槽,所述的卡扣与第一卡槽相配合形成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实验时可使土壤样品与填料接触的圆孔;所述的圆柱形填料槽套设在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内,且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的底部与圆柱形填料槽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圆柱形填料槽由侧壁上带有吸附孔的第一中空圆筒和第二中空圆筒套接构成,所述的圆柱形填料槽的底部密封;所述的第二中空圆筒设置在所述的第一中空圆筒内,所述的第一中空圆筒与第二中间圆筒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的圆柱形填料槽; 进行地上实验时,所述的不锈钢隔筒套设于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外;所述的第一中空圆筒与所述的不锈钢隔筒之间的空隙用于放置待测的土壤样品。 进一步,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的内部的底部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的圆柱形填料槽的侧壁上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与第二卡槽相配合使用的卡齿,通过旋转使所述的第二卡槽与卡齿相契合实现圆柱形填料槽与多孔圆柱形反应器的固定。 进一步,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的材质为PVC材料。 本技术中,不锈钢隔筒在进行地上实验时,可置于圆柱形反应容器中将土壤样品保持在反应装置中而不泄漏。多孔圆形反应容器上开设多个圆孔,可使地下实验时土壤样品与填料充分接触。所述的圆柱形填料槽上涂有抗氧化层,可填充重金属吸附材料,用于土壤中重金属阻控技术的研究。 本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 进行地上实验时,先将多孔圆形反应容器侧壁上的卡扣扣上,使容器处于闭合状态,再将圆柱形填料槽与多孔圆形反应容器契合,使之固定在多孔圆形反应容器中,随后向填料槽中填充重金属吸附材料,然后,将不锈钢隔筒插入多孔圆形反应容器中,向不锈钢隔筒和圆柱形填料槽之间的空间中添加受试的土壤样品。待反应结束时,先旋转圆柱形填料槽,将圆柱形填料槽上的卡齿与多孔圆形反应容器底部的底部的第二卡槽错开,将圆柱形填料槽取出,再将不锈钢隔筒取出,解开圆柱形反应器的卡扣,土壤样品很容易即可从容器中取出。 进行地下实验时,将多孔圆形反应容器侧壁上的卡扣扣上,使容器处于闭合状态,再将圆柱形填料槽与多孔圆形反应容器契合,使之固定在多孔圆形反应容器中,随后向圆柱形填料槽中填充重金属吸附材料,然后,将整体埋设于目标土壤中,反应结束后,取出实验装置即可。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不仅可以供土壤重金属阻控技术地上实验的研究,还可用于土壤重金属阻控技术地下实验的研究,有望应用于原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成本低、工程量小、二次污染少、治理效果受环境条件影响小。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主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多孔圆形反应容器展开主视图 图3是本技术的圆柱形填料槽主体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圆柱形填料槽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用于土壤重金属阻控技术研究的实验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2、不锈钢隔筒I和圆柱形填料槽3 ; 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2由一矩形板拼接构成,所述的矩形板的两短边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可相互扣合的卡扣21和第一卡槽22,所述的卡扣21与第一卡槽22相配合形成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2,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实验时可使土壤样品与填料接触的圆孔24 ;所述的圆柱形填料槽3套设在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2内,且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2的底部与圆柱形填料槽3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圆柱形填料槽3由侧壁上带有吸附孔的第一中空圆筒31和第二中空圆筒32套接构成,所述的圆柱形填料槽3的底部密封;所述的第二中空圆筒32设置在所述的第一中空圆筒31内,所述的第一中空圆筒31与第二中间圆筒32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的圆柱形填料槽; 进行地上实验时,所述的不锈钢隔筒I套设于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2外;所述的第一中空圆筒31与所述的不锈钢隔筒I之间的空隙用于放置待测的土壤样品。 进一步,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2的内部的底部设有第二卡槽23,所述的圆柱形填料槽3的侧壁上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与第二卡槽23相配合使用的卡齿41,通过旋转使所述的第二卡槽23与卡齿41相契合实现圆柱形填料槽与多孔圆柱形反应器的固定。 进一步,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2的材质为PVC材料。 本技术中,不锈钢隔筒在进行地上实验时,可置于圆柱形反应容器中将土壤样品保持在反应装置中而不泄漏。多孔圆形反应容器上开设多个圆孔,可使地下实验时土壤样品与填料充分接触。所述的圆柱形填料槽上涂有抗氧化层,可填充重金属吸附材料,用于土壤中重金属阻控技术的研究。 本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 进行地上实验时,先将多孔圆形反应容器侧壁上的卡扣扣上,使容器处于闭合状态,再将圆柱形填料槽与多孔圆形反应容器契合,使之固定在多孔圆形反应容器中,随后向填料槽中填充重金属吸附材料,然后,将不锈钢隔筒插入多孔圆形反应容器中,向不锈钢隔筒和圆柱形填料槽之间的空间中添加受试的土壤样品。待反应结束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土壤重金属阻控技术研究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不锈钢隔筒和圆柱形填料槽;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由一矩形板拼接构成,所述的矩形板的两短边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可相互扣合的卡扣和第一卡槽,所述的卡扣与第一卡槽相配合形成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实验时可使土壤样品与填料接触的圆孔;所述的圆柱形填料槽套设在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内,且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的底部与圆柱形填料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圆柱形填料槽由侧壁上带有吸附孔的第一中空圆筒和第二中空圆筒套接构成,所述的圆柱形填料槽的底部密封;所述的第二中空圆筒设置在所述的第一中空圆筒内,所述的第一中空圆筒与第二中间圆筒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的圆柱形填料槽;进行地上实验时,所述的不锈钢隔筒套设于所述的多孔圆柱形反应容器外;所述的第一中空圆筒与所述的不锈钢隔筒之间的空隙用于放置待测的土壤样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杭君,周根娣,董鸣,李文兵,和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