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稀土废料回收的萃取装置,包括混合室和澄清室,混合室底部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在混合室内设有搅拌装置,混合室与澄清室之间通过连通口连通,在连通口位于澄清室的一侧设有用于减缓液流的澄清室挡板;在澄清室内远离混合室的一端设有萃取液溢流槽和原料液过流槽;萃取液溢流槽的上端与澄清室连通,萃取液溢流槽内设有萃取液排液口,原料液过流槽的下端与澄清室连通,原料液过流槽内设有原料液排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稀土废料回收的萃取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更为简洁,便于加工。设置的萃取液溢流槽和原料液过流槽便于萃取液和原料液的分离。也便于加工,并可以提高萃取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稀土废料回收的萃取装置,包括混合室和澄清室,混合室底部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在混合室内设有搅拌装置,混合室与澄清室之间通过连通口连通,在连通口位于澄清室的一侧设有用于减缓液流的澄清室挡板;在澄清室内远离混合室的一端设有萃取液溢流槽和原料液过流槽;萃取液溢流槽的上端与澄清室连通,萃取液溢流槽内设有萃取液排液口,原料液过流槽的下端与澄清室连通,原料液过流槽内设有原料液排液口。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稀土废料回收的萃取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更为简洁,便于加工。设置的萃取液溢流槽和原料液过流槽便于萃取液和原料液的分离。也便于加工,并可以提高萃取的效率。【专利说明】—种用于稀土废料回收的萃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稀土废料的回收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稀土废料回收的萃取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稀土废料的回收通常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643992A中所记载的焙烧、酸溶、过滤和萃取等多个步骤,现有技术中并未见专用于稀土废料回收的萃取装置的记载。现有的萃取装置多为萃取槽结构,不是专用于稀土废料回收的装置,存在结构复杂,萃取效率不高的问题,尤其是现有的混合室的结构,混合效率不闻。 例如中国专利CN101274755记载了一种用于湿法磷酸精制和制备高纯钥酸铵的装置,即存在结构较为复杂,维护不便,萃取效率仍不够高的问题,而且难以根据工况进行灵活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稀土废料回收的萃取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可以提高萃取效率;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能够提高混合效率,可以根据工况进行灵活配置,可以降低能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稀土废料回收的萃取装置,包括混合室和澄清室,混合室底部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在混合室内设有搅拌装置,混合室与澄清室之间通过连通口连通,在连通口位于澄清室的一侧设有用于减缓液流的澄清室挡板; 在澄清室内远离混合室的一端设有萃取液溢流槽和原料液过流槽; 萃取液溢流槽的上端与澄清室连通,萃取液溢流槽内设有萃取液排液口,原料液过流槽的下端与澄清室连通,原料液过流槽内设有原料液排液口。 所述的连通口位于澄清室中部的位置。 连通口位于澄清室的顶部,澄清室挡板仅在中部设有开口。 所述的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倾斜的指向搅拌装置的转轴下端。 所述的混合室的内部空间成圆柱形,在混合室的内壁设有多个紊流件。 所述的紊流件为筋杆、筋板或叶片。 多个萃取装置通过管路连接,连接结构为:上级萃取装置的第一进液口与原料液供料管连接,第二进液口与下级萃取装置的萃取液排液口连接; 上级萃取装置的萃取液排液口与萃取液排料管连接,原料液排液口与下级萃取装置的第一进液口连接; 下级萃取装置的第二进液口与萃取液供料管连接。 所述的管路上设有流量调节阀。 多个萃取装置采用堆叠的方式布置,其中与原料液供料管直接连接的萃取装置位于最上方,与萃取液供料管直接连接的萃取装置位于最下方。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稀土废料回收的萃取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更为简洁,便于加工。设置的萃取液溢流槽和原料液过流槽便于萃取液和原料液的分离,也便于加工,并可以提高萃取的效率。倾斜布置的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配合圆柱形的混合室以及设置的紊流件都有效地提高了混合效率,而提高了混合效率后,则有助于减少萃取的级数。经试验,在同样的萃取效果下,可以从现有技术中的7级萃取槽减少到3?5级萃取槽。由此也节省了场地占用空间。由于稀土废料的原料通常成分并不固定,采用的萃取液也常常并不固定,例如常用的有P204或P507,本技术采用将各级萃取装置用管路连接的方式,可以根据工况灵活配置。采用将多级萃取装置堆叠的结构,其中原料液为重相利用重力实现自流,其流量由流量调节阀控制,而萃取液则依靠外加动力驱动。从而仅需配置一套动力系统,因此降低了能耗,尤其是采用本技术的结构降低了萃取的级数,因此也便于实现堆叠布置的结构。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混合室I,驱动装置2,转轴3,搅拌叶4,连通口 5,澄清室6,管路7,流量调节阀8,萃取液溢流槽9,萃取液排液口 10,原料液过流槽11,原料液排液口 12,第一进液口13,第二进液口 14,紊流件15,澄清室挡板1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中,一种用于稀土废料回收的萃取装置,包括混合室I和澄清室6,混合室I底部设有第一进液口 13和第二进液口 14,在混合室内设有搅拌装置,如图1中,驱动装置2固定在混合室I的顶部,驱动装置2包括电机和减速机构,转轴3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构连接,转轴3上设有多片搅拌叶4,优选的,搅拌叶4从上到下设置为多组,由此提高混合效率。 混合室I与澄清室6之间通过连通口 5连通,在连通口 5位于澄清室6的一侧设有用于减缓液流的澄清室挡板16 ; 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所述的连通口 5位于澄清室6中部的位置。以确保混合后的液流进入澄清室6正好位于原料液和萃取液的分层处。 另一优选的结构,连通口 5位于澄清室6的顶部,而澄清室挡板16仅在中部开有开口,由此结构,混合后的液体从澄清室6顶部溢流后经澄清室挡板16的中部开口流入到澄清室6内,并正好位于原料液和萃取液的分层处。这延长了液流的流经的路径,进一步提高了混合效率,该结构图中未示出。 在澄清室6内远离混合室I的一端设有萃取液溢流槽9和原料液过流槽11 ;如图1、2中所示,为便于观察,图1、2中将萃取液溢流槽9和原料液过流槽11交错设置,这并不是必须的,仅是便于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相互对齐或者设置到与澄清室6相对的端面板上也是可行的。 萃取液溢流槽9的上端与澄清室6连通,萃取液溢流槽9内设有萃取液排液口 10,原料液过流槽11的下端与澄清室6连通,原料液过流槽11内设有原料液排液口 12。由此结构,分别用于收集分离后的原料液和萃取液。 使用时,原料液和萃取液分别从第一进液口 13和第二进液口 14进入到混合室1,经混合室I内的搅拌装置混合后从连通口 5进入到澄清室6进行两相分离,分离后的原料液和萃取液分别从原料液排液口 12和萃取液排液口 10被排出,从而完成一次萃取过程。 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所述的第一进液口 13和第二进液口 14倾斜的指向搅拌装置的转轴3下端。由此结构,便于搅拌装置将原料液和萃取液充分混合,提高混合效率,而提闻混合效率是提闻整个萃取效率的关键。 优选的方案如图2中,所述的混合室I的内部空间成圆柱形,在混合室I的内壁设有多个紊流件15。所述的紊流件15为用于在搅拌过程中产生紊流的筋杆、筋板或叶片。由此结构,设置的紊流件15用于将混合装置的搅拌叶4甩出的液流打散形成多个小的紊流,以在大循环中形成多个液流的小循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混合效果。本技术采用上述的优化混合结构,是降低萃取槽级数的主要原因。 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多个萃取装置通过管路7连接,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稀土废料回收的萃取装置,包括混合室(1)和澄清室(6),混合室(1)底部设有第一进液口(13)和第二进液口(14),在混合室内设有搅拌装置,其特征是:混合室(1)与澄清室(6)之间通过连通口(5)连通,在连通口(5)位于澄清室(6)的一侧设有用于减缓液流的澄清室挡板(16);在澄清室(6)内远离混合室(1)的一端设有萃取液溢流槽(9)和原料液过流槽(11);萃取液溢流槽(9)的上端与澄清室(6)连通,萃取液溢流槽(9)内设有萃取液排液口(10),原料液过流槽(11)的下端与澄清室(6)连通,原料液过流槽(11)内设有原料液排液口(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龙江,
申请(专利权)人:龙南县堉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