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忠青专利>正文

一种输液器用滴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1177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器用滴筒,包括筒体、设置在该筒体两端的进液管和出液管、浮筒和浮筒座,所述浮筒座包括自所述筒体内壁一定高度h并环绕筒体内壁斜向下延伸至筒体底面的第一斜坡件,以及自所述出液管的筒体内管口并环绕该管口斜向下延伸至筒体底面的第二斜坡件;所述第一斜坡件和第二斜坡件在筒体底面相距距离c,形成截面为倒置梯形的圈形槽;所述浮筒为圆锥形状的罩体,该罩体罩住所述出液管的筒体内侧部分和第二斜坡件时该罩体的圆周底部嵌入所述圈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有圆锥形状的浮筒以及配合的浮筒座,不会发生翻转、错位的情况,能在输液完成后有效隔离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器用滴筒,包括筒体、设置在该筒体两端的进液管和出液管、浮筒和浮筒座,所述浮筒座包括自所述筒体内壁一定高度h并环绕筒体内壁斜向下延伸至筒体底面的第一斜坡件,以及自所述出液管的筒体内管口并环绕该管口斜向下延伸至筒体底面的第二斜坡件;所述第一斜坡件和第二斜坡件在筒体底面相距距离c,形成截面为倒置梯形的圈形槽;所述浮筒为圆锥形状的罩体,该罩体罩住所述出液管的筒体内侧部分和第二斜坡件时该罩体的圆周底部嵌入所述圈形槽。本技术设计有圆锥形状的浮筒以及配合的浮筒座,不会发生翻转、错位的情况,能在输液完成后有效隔离气体。【专利说明】一种输液器用滴筒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器用的滴筒。
技术介绍
输液是临床医学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现有的一次性输液器一般都包括滴筒,滴筒的一端为进液管,另一端为出液管。众所周知,当输液时不能混入气体,如果气体进入人体,会产生伤害。因此,输液结束后为防止气体进入人体,人们设计了浮筒用于堵住出液管。但是,目前设计的浮筒由于结构缺陷,因药液上浮,输液完后落下容易发生翻转、错位等情况,无法有效堵住出液管,起不到有效隔绝气体的作用。要想有效隔绝气体,还需增加额外的成本,不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输液器用滴筒,设计有圆锥形状的浮筒以及配合的浮筒座,不会发生翻转、错位的情况,能在输液完成后有效隔离气体。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液器用滴筒,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该筒体两端的进液管和出液管,还包括浮筒和浮筒座,其中: 所述浮筒座包括自所述筒体内壁一定高度h并环绕筒体内壁斜向下延伸至筒体底面的第一斜坡件,以及自所述出液管的筒体内管口并环绕该管口斜向下延伸至筒体底面的第二斜坡件;所述第一斜坡件和第二斜坡件在筒体底面相距距离C,形成截面为倒置梯形的圈形槽; 所述浮筒为圆锥形状的罩体,该罩体罩住所述出液管的筒体内侧部分和第二斜坡件时该罩体的圆周底部嵌入所述圈形槽,且与所述筒体底面相触。 进一步地,所述滴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内部以及浮筒上方的限位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浮筒的圆锥形侧壁与所述第二斜坡件的坡面水平。 进一步地,所述浮筒的圆周底部延伸有截面呈W形的隔液部件,该隔液部件的外侧斜面与所述第一斜坡件的坡面水平。 进一步地,所述高度h为3mm?8_。 进一步地,所述距离c为3臟?6臟。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圆锥形状的浮筒以及配合的浮筒座,使得浮筒不会发生翻转、错位的情况,能在输液完成后有效隔离气体,大大增加了输液的安全性。同时,设计的规格尺寸以及增加的隔液部件进一步防止气体进入人体的可能性,具有实际的意义。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输液器用滴筒的结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输液器用滴筒,包括筒体1、浮筒2和浮筒座,以及设置在筒体I两端的进液管3和出液管4,其中: 浮筒座包括第一斜坡件51和第二斜坡件52,第一斜坡件51自筒体I内壁一定高度h并环绕筒体内壁斜向下延伸至筒体底面;第二斜坡件52自出液管4的筒体内管口并环绕该管口斜向下延伸至筒体底面;第一斜坡件51和第二斜坡件52在筒体I的底面相距距离c,形成截面为倒置梯形的圈形槽53 ;本实施例中,高度h为3mm?8mm。距离c为3mm?6mm ο 浮筒2为圆锥形状、顶角朝上、中空的罩体,该罩体用于罩住出液管4的筒体I内侧部分和第二斜坡件52,此时罩体的圆周底部嵌入圈形槽53,且与筒体I的底面相触,如此,在输液完后能有效隔绝气体;浮筒2因药液上浮,输液完后落下,因第一斜坡件51和第二斜坡件52的坡面以及浮筒2的圆锥侧面,不会发生翻转、错位的现象,即使有些微偏移,也能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坡面滑动,达到最终位置。 图1中,出液管4的筒体内管口所处的高度高于高度h,此时,当输液完成后,圈形槽53内蓄满药液,此时浮筒2罩下,浮筒2的圆周底部浸入液体,从而能有效隔离气体,此时的缺点是造成了一定药液的浪费。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设计时,使得出液管4的筒体内管口所处的高度低于高度h,甚至只略高于筒体I的底面,未附相应附图;此时,如果不加于限制,容易发生翻转、错位的现象,因此,采取下列一些措施: 在筒体I内部以及浮筒2上方设置限位支架6 ;使得浮筒2的圆锥形侧壁与第二斜坡件52的坡面水平;将浮筒2的圆周底部延伸,形成截面呈W形的隔液部件21,且该隔液部件21的外侧斜面(W的最外侧斜面,如图1)与第一斜坡件51的坡面水平。W形的隔液部件21将圈形槽53内未蓄满的液体分段隔离,如此,进一步保证了气体的隔离,以及保证了不会发生翻转、错位的现象。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技术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器用滴筒,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该筒体两端的进液管和出液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筒和浮筒座,其中: 所述浮筒座包括自所述筒体内壁一定高度h并环绕筒体内壁斜向下延伸至筒体底面的第一斜坡件,以及自所述出液管的筒体内管口并环绕该管口斜向下延伸至筒体底面的第二斜坡件;所述第一斜坡件和第二斜坡件在筒体底面相距距离c,形成截面为倒置梯形的圈形槽; 所述浮筒为圆锥形状的罩体,该罩体罩住所述出液管的筒体内侧部分和第二斜坡件时该罩体的圆周底部嵌入所述圈形槽,且与所述筒体底面相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用滴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内部以及浮筒上方的限位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用滴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的圆锥形侧壁与所述第二斜坡件的坡面水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用滴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的圆周底部延伸有截面呈W形的隔液部件,该隔液部件的外侧斜面与所述第一斜坡件的坡面水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用滴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h为3_?8_。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用滴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c为3mm?6mm。【文档编号】A61M5/40GK203915626SQ201420205623【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4日 【专利技术者】高忠青 申请人:高忠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器用滴筒,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该筒体两端的进液管和出液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筒和浮筒座,其中:所述浮筒座包括自所述筒体内壁一定高度h并环绕筒体内壁斜向下延伸至筒体底面的第一斜坡件,以及自所述出液管的筒体内管口并环绕该管口斜向下延伸至筒体底面的第二斜坡件;所述第一斜坡件和第二斜坡件在筒体底面相距距离c,形成截面为倒置梯形的圈形槽;所述浮筒为圆锥形状的罩体,该罩体罩住所述出液管的筒体内侧部分和第二斜坡件时该罩体的圆周底部嵌入所述圈形槽,且与所述筒体底面相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忠青
申请(专利权)人:高忠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