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及其防结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05557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及其防结冰装置,其中,防结冰装置包括:壳体、电磁阀、温度传感器、进气管、出液管;壳体限定的内部空间形成热交换空间,壳体内的热交换由压缩机排气管经控制电磁阀,热交换后和出液管相连通,压缩机回气管通过壳体热交换,加热回气温度,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回气管处,并感测回气管内的温度;电磁阀设置于压缩机进气管的支流上,通过回气温度自动打开和关闭电磁阀,使回气温度保持在制冷工况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结冰装置可提高制冷系统的回气温度,可以持续高效稳定低温蒸发。其使回气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保证了冷冻润滑油发挥更好的润滑效果,系统能效比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及其防结冰装置,其中,防结冰装置包括:壳体、电磁阀、温度传感器、进气管、出液管;壳体限定的内部空间形成热交换空间,壳体内的热交换由压缩机排气管经控制电磁阀,热交换后和出液管相连通,压缩机回气管通过壳体热交换,加热回气温度,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回气管处,并感测回气管内的温度;电磁阀设置于压缩机进气管的支流上,通过回气温度自动打开和关闭电磁阀,使回气温度保持在制冷工况的范围内。本技术的防结冰装置可提高制冷系统的回气温度,可以持续高效稳定低温蒸发。其使回气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保证了冷冻润滑油发挥更好的润滑效果,系统能效比高。【专利说明】制冷系统及其防结冰装置
本技术涉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及其防结冰装置。
技术介绍
冰箱、空调等设备中,为实现制冷的目的相应具有制冷系统。现有的制冷系统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会出现制冷液蒸发不完全的现象,或因风量等因素变化时容易出现压缩机回气管或压缩机结霜、结冰现象。如此,压缩机长时间运行在制冷液不完全蒸发的环境下下,会产生液击,上述液击现象长时间会损坏压缩机。 上述制冷液蒸发不完全是由于,进入到压缩机内的制冷剂的经蒸发器处理后依然无法达到蒸发温度。但现有的常规制冷系统无法进行低温蒸发,蒸发后风温一般在10-12度。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及其防结冰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防结冰装置,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供液管、蒸发器,所述防结冰装置包括:壳体、电磁阀、温度传感器、进气管、出液管; 所述壳体限定的内部空间形成热交换空间,所述壳体的热交换空间与所述进气管和出液管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在管路相连通,所述出液管与所述供液管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压缩机和蒸发器通过回气管相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回气管处,并感测所述回气管内的温度; 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用于控制进气管的连通和关闭。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入口端与所述进气管相连接,所述出口端与所述出液管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端,且所述出口端设置于所述热交换空间的底面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入口端和出口端的口径均为12.7mm。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为圆筒形。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筒形壳体的长度为200mm,内径为42_。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制冷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防结冰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防结冰装置可提供压缩机的回气温度,可以持续高效稳定低温蒸发。其使回气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保证了冷冻润滑油发挥更好的润滑效果,系统能效比高。同时使制冷系统进行可靠运行,制冷工况符合压缩机运行工况。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制冷系统的防结冰装置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防结冰装置用于制冷系统中,制冷系统一般包括压缩机、供液管、蒸发器等,其中压缩机与蒸发器通过回气管相连通。本技术的防结冰装置主要用于保证压缩机的回气管内的温度保持在正常的蒸发温度内。 具体地,防结冰装置包括:壳体10、电磁阀20、温度传感器、进气管30、出液管40。其中,当本技术的防结冰装置安装在制冷系统中时,壳体10安装在上述回气管上,回气管伸入到壳体限定的空间中。壳体10限定的内部空间形成热交换空间,该热交换空间与上述进气管30和出液管40相连通。进一步地,进气管30的另一端与压缩机的出口管路相连通,出液管40与供液管的入口相连通。从而,经压缩机压缩形成的高温高压蒸汽可通过进气管30进入到热交换空间中,进入到热交换空间中的高温高压蒸汽经热交换后,可从出液管40排出。上述壳体10优选为圆筒形,该圆筒形壳体的长度为200mm,内径为42mm。 优选地,壳体10上设置有入口端11和出口端12,入口端11与进气管30相连接,出口端12与出液管40相连接。该入口端11和出口端12分别设置于壳体10的两端,从而保证进入到热交换空间的蒸汽具有较大的运行行程。且出口端12设置于热交换空间的底面上,如此,便于高温高压蒸汽进行热交换后形成的液体从出口端12流出。一种实施方式中,入口端11和出口端12的口径均为12.7_。 上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回气管处,用于感测回气管内的温度。其中,温度传感器具有预设的温度值,当温度传感器感测到回气管内的温度低于该预设温度值时,温度传感器发出信号指令。 上述电磁阀20设置于上述进气管30上,用于控制进气管30的连通和关闭,即电磁阀20打开时,进气管30连通,经压缩机压缩形成的高温高压蒸汽可通过进气管30进入到热交换空间中;电磁阀20关闭时,进气管30相应关闭,此时经压缩机压缩形成的高温高压蒸汽无法进入到热交换空间中。电磁阀20的连通和关闭由上述温度传感器,电磁阀20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指令。当电磁阀20接收到温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指令时,电磁阀20打开,此时高温高压蒸汽进入到热交换空间中,并放热,对回气管进行加热,提高回气管内的温度,保证制冷液充分蒸发。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防结冰装置。 综上所述,本技术的防结冰装置可提供压缩机的回气温度,可以持续高效稳定低温蒸发。其使回气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保证了冷冻润滑油发挥更好的润滑效果,系统能效比高。同时使制冷系统进行可靠运行,制冷工况符合压缩机运行工况。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防结冰装置,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供液管、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结冰装置包括:壳体、电磁阀、温度传感器、进气管、出液管; 所述壳体限定的内部空间形成热交换空间,所述壳体的热交换空间与所述进气管和出液管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在管路相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防结冰装置,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供液管、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结冰装置包括:壳体、电磁阀、温度传感器、进气管、出液管;所述壳体限定的内部空间形成热交换空间,所述壳体的热交换空间与所述进气管和出液管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在管路相连通,所述出液管与所述供液管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压缩机和蒸发器通过回气管相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回气管处,并感测所述回气管内的温度;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用于控制进气管的连通和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佑钢刘世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医电神空调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