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指一种车辆线束连接结构,属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多个端子Ⅰ和多根小导线,其中每个端子Ⅰ内均压有两根小导线,分为A导线和B导线;端子Ⅰ之间通过A导线或B导线依次与其相邻的端子Ⅰ相连,在端子Ⅰ外设置有塑料插件或端子保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需要用的导线缩短1米以上,节省了6个“U”型端子,成本降低;采用一个端子压两根导线,安装方便,提高了安装效率;安全可靠性高;采用了多芯护套线,线束的外观、强度、可靠性得到了提高,人工、材料成本进一步下降。(*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指一种车辆线束连接结构,属于属于车辆
。本技术包括多个端子Ⅰ和多根小导线,其中每个端子Ⅰ内均压有两根小导线,分为A导线和B导线;端子Ⅰ之间通过A导线或B导线依次与其相邻的端子Ⅰ相连,在端子Ⅰ外设置有塑料插件或端子保护套。本技术所需要用的导线缩短1米以上,节省了6个“U”型端子,成本降低;采用一个端子压两根导线,安装方便,提高了安装效率;安全可靠性高;采用了多芯护套线,线束的外观、强度、可靠性得到了提高,人工、材料成本进一步下降。【专利说明】一种车辆线束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车辆
,特指一种车辆线束连接结构。端子II内压接有两根小导线;端子I与端子II之间通过小导线相互导通、且两者之间通过塑料插件对插连接;且端子I与端子II之间通过一个端子压接2根导线使其相互间的导通,同时通过塑料插件相互绝缘并相互对插连接。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有市场上的车辆线束连接结构都是单个端子通过各自的单一导线分别与“U”型端子连接,实现端子间的相互导通。这样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所需要用的导线相对比较长,导致成本高昂;2,由于单独与“U”型端子接线,导致工作效率低下;3,需要胶带缠绕进行保护,但铜丝很容易刺破胶带导致意外漏电,可靠性低;4,车辆在转向扭动时,导线容易脱落,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5,车辆转向扭动时,造成导线之间互相触碰,从而存在意外漏电的可能性;6,由于存在‘U’型端子连接,造成只能使用单根导线,不能使用多芯护套线。而单根导线的强度和可靠性都弱于多芯护套线,而且单根导线的线束制作的人工成本高于使用多芯护套线的线束成本;由于采用单根导线的线束需要使用大量胶带、波纹管黑色皮管,而采用多芯护套线的线束几乎不要,这样材料费也得到了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线束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线束连接结构,包括多个端子I和多根小导线,其中每个端子I内均压有两根小导线,分为A导线和B导线;端子I之间通过A导线或B导线依次与其相邻的端子I相连,在端子I外设置有塑料插件或端子保护套。 上述的小导线是独立的单根导线。 上述的小导线是多芯护套线里的其中一根导线。 上述的端子I外接有相对应的端子II,端子II内压接有两根小导线;端子I与端子II之间通过小导线互相导通、且两者之间通过塑料插件对插连接。 上述的端子I外接有相对应的端子II,端子II内压接有两根小导线;端子I与端子II之间通过小导线相互导通、且两者之间通过端子保护套互相连接。 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来说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需要用的导线缩短一米以上,节省了 “U”型端子,成本降低;采用一个端子压两根导线,安装方便,提高了安装效率;安全可靠性高;采用了多芯护套线,外观和强度大大提高,同时线束的人工、材料成本费得到了下降。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单个端子I外连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技术的多芯护套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单个端子I外连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标号的含义:1_端子I ;2_小导线;21-A导线;22-B导线;3-塑料插件;4-护套;5-端子II ;6-端子保护套;7-PVC热熔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为优选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实施方式1: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车辆线束连接结构,包括多个端子I I和多根小导线2,其中每个端子I I内均压有两根小导线2,分为A导线21和B导线22;端子I I之间通过A导线21或B导线22依次与其相邻的端子I I相连,在端子I I外设置有塑料插件3或端子保护套6 ;上述的小导线2是多芯护套线里的其中一根导线(本技术中的多芯护套线是指在多根小导线2外包覆有护套4形成的结构);上述的端子I I外接有相对应的端子II 5,端子II 5内压接有两根小导线2 ;端子I I与端子II 5之间通过小导线2互相导通;且端子I I与端子II 5之间通过塑料插件3或端子保护套6相互连接。 实施方式2:参见图3所示,一种车辆线束连接结构,包括多个端子I I和多根小导线2,其中每个端子I I内均压有两根小导线2,分为A导线21和B导线22;端子I I之间通过A导线21或B导线22依次与其相邻的端子I I相连,在端子I I外设置有塑料插件3或端子保护套6 ;上述的小导线2是独立的单根导线;上述的端子I I外接有相对应的端子II 5,端子II 5内压接有两根小导线2 ;端子I I与端子II 5之间通过小导线2互相导通;且端子I I与端子II 5之间通过塑料插件3或端子保护套6相互连接。 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I内提及的采用多根多芯护套线外还可以包覆有一层PVC热熔薄膜7。 本技术中所述的端子I I和端子II 5能够相对接并产生接触可靠具有导通功能的端子。 本技术除了每个端子I I内均压有两根小导线2,还可以压三根小导线2或者四根小导线2,再把此端子I I上的其中一根小导线2未连接的一端与另一根或多根小导线2压在相邻的第二个端子I I内,然后再把第二个端子I I上的其中一根小导线2未连接的一端与另一根或多根小导线2压在相邻的第三个端子I I内,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往复连接,实现代替两根以上分支线采用“U”型端子连接的结构;实现了采用多芯护套线代替部分单根导线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例如将“每个端子I I内均压有两根小导线2,分为A导线21和B导线22”改进为“每个端子I I内均压有三根小导线2,分为A导线21、B导线22和C导线”。【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线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端子I和多根小导线,其中每个端子I内均压有两根小导线,分为A导线和B导线;端子I之间通过A导线或B导线依次与其相邻的端子I相连,在端子I外设置有塑料插件或端子保护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线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导线是独立的单根导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线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导线是多芯护套线里的其中一根导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线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I外接有相对应的端子II,端子II内压接有两根小导线;端子I与端子II之间通过小导线互相导通、且两者之间通过塑料插件对插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线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I外接有相对应的端子II,端子II内压接有两根小导线;端子I与端子II之间通过小导线相互导通、且两者之间通过端子保护套互相连接。【文档编号】H01R24/00GK203932563SQ201420226638【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5日 【专利技术者】吴蕴杰 申请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线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端子Ⅰ和多根小导线,其中每个端子Ⅰ内均压有两根小导线,分为A导线和B导线;端子Ⅰ之间通过A导线或B导线依次与其相邻的端子Ⅰ相连,在端子Ⅰ外设置有塑料插件或端子保护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蕴杰,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正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