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混合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0313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5:26
在一种机动车的内燃机(1)的废气再循环装置的混合阀(6)中,进气阀瓣(10)和排气阀瓣(11)通过耦合杆(15)刚性地彼此耦合。在驱动排气阀瓣(11)时,通过耦合杆(15)首先使进气阀瓣(10)反向地偏转。从预定的偏转角度起,排气阀瓣(11)和进气阀瓣(10)才同向地偏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燃机的混合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的内燃机的混合阀,其具有:布置在进气通道中的进气阀瓣和布置在排气通道中的排气阀瓣,其中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通到共同的收集通道中;和用于驱动进气阀瓣和排气阀瓣的驱控装置,并且其中在第一位置中关闭排气通道和开启进气通道;以及与排气阀瓣的控制杆和进气阀瓣的控制杆耦合的耦合装置。
技术介绍
这种混合阀通常使用在目前的机动车的内燃机的排气再循环系统中并且从实践中是已知的。进气阀瓣和排气阀瓣的运动这样来控制,即排气阀瓣从第一位置起利用驱控装置的驱控信号线性地开启。然而进气阀瓣首先保持在第一位置中,并且超过预设的驱控信号才被关闭。通过这两个控制杆的耦合来满足唯一的驱动器。耦合装置具有带无效行程的带动件,在排气阀瓣的控制杆的预设偏转之后,该带动件才带动进气阀瓣的控制杆。此外,带动件具有用于使进气阀瓣预紧的弹簧件。然而已知的混合阀因此具有结构上的高花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如此改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混合阀,以使得该混合阀需要少量的构件并且具有高稳定性。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个目的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即耦合装置具有构造用于直接传递控制杆的运动的耦合杆,并且在第一位置中,排气阀瓣的控制杆和耦合杆彼此成钝角地布置,并且进气阀瓣的控制杆和耦合杆彼此成锐角地布置。通过这个设计方案,从第一位置出发,耦合杆的偏转导致排气阀瓣的控制杆的运动明显大于进气阀瓣的控制杆的运动。因此在运动时首先排气通道开启的程度大于进气通道的关闭的程度。从所述的位置起,在耦合杆的运动开始时,排气通道开启,而进气通道的横截面的并不显著地改变。因此首先相对于排气通道的开启运动延迟地进行进气通道的关闭运动。通过在排气阀瓣和进气阀瓣之间直接地传递运动,阐明了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混合阀的构件中不需要无效行程、阻尼部件或弹簧部件。因此混合阀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并且由非常少的构件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有助于在开启排气通道时进一步延迟关闭进气通道的是,从第一位置出发这样布置控制杆和耦合杆,以使得排气阀瓣的运动和进气阀瓣的运动反向地进行,并且在部分运动之后同向地进行。因此排气阀瓣的运动和进气阀瓣的运动划分到两个子区域中、即在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中,在该第一子区域中反向地进行运动,在该第二子区域中同向地进行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当排气阀瓣的控制杆在第一位置中处于死点之前时,可以简单地产生进气阀瓣的运动翻转,其中在该死点处控制杆与耦合杆构成一条直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当进气阀瓣的控制杆的长度与排气阀瓣的控制杆的长度不同时,可以简单地设定进气阀瓣的偏转范围。通过这个设计方案,排气阀瓣可以从完全闭合的位置偏转到完全开启的位置中,而进气阀瓣可以从完全开启的位置仅仅偏转到部分闭合的位置中。当进气阀瓣的控制杆比排气阀瓣的控制杆短时,实现了这种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当驱控装置具有用于驱动排气阀瓣的伺服电动机时,可以简单地避免阻碍耦合杆在死点处连同控制杆的运动。通过这个设计方案确定了运动从排气阀瓣经过控制杆和耦合杆传递到进气阀瓣上的方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当排气通道与进气通道成直角地布置时,当在第一位置中排气阀瓣近似平行于进气阀瓣地布置时,并且当所述控制杆朝向彼此时,这个混合阀设计为在结构上是非常简单的。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具有大量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所述实施方式的基本原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以下说明所述实施方式中的一个。其示出: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机动车的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混合阀的内燃机,图2示意性地示出在第一位置中的图1中的混合阀,图3,4示出在中间位置中的图2中的混合阀,图5示出在终点位置中的图2中的混合阀,图6示出进气阀瓣和排气阀瓣的关于驱控信号的偏转角度的变化曲线。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意性地示出具有进气管路2和排气管路3的内燃机1。进气管路2具有进气通道4,通过该进气通道从周围环境吸入空气。排气通道5从排气管路3经过混合阀导入进气管路2中。混合阀6将进气通道4和排气通道5一起导向收集通道7。收集通道7直接通向内燃机1。具有伺服电机9的驱控装置8实现了对混合阀6的调节。图2示出混合阀6以及进气通道4的、排气通道5的和收集通道7的子区域的放大的截面图。进气阀瓣10布置在进气通道4中,在所示的第一位置中,该进气阀瓣几乎完全开启。在所示的第一位置中,布置在排气通道5中的排气阀瓣11完全闭合。控制杆12,13分别固定在进气阀瓣10和排气阀瓣11的轴上。控制杆12,13通过耦合装置14与耦合杆15连接。在混合阀6的所示的第一位置中,耦合杆15与排气阀瓣11的控制杆13构成钝角,而耦合杆15与进气阀瓣10的控制杆12构成锐角。在逆时针地驱动排气阀瓣11的控制杆13时,耦合杆15偏转并且在进气阀瓣10的控制杆12的方向上移动直到在图3中所示的死点处。因此进气阀瓣10顺时针地偏转。在图3中,排气阀瓣11的控制杆13连同耦合杆15处于所示的死点处。在这个死点处,排气阀瓣11的控制杆13与耦合杆15构成一条直线。这表明了进气阀瓣10的返回点。如果把排气阀瓣11的控制杆13从图3的位置起继续逆时针地偏转,那么进气阀瓣10同样通过耦合杆15逆时针地跟着偏转。进气阀瓣10和排气阀瓣11在这个运动期间的位置在图4中示出。在图2至4中示出轴投影W。这个轴投影W表明了进气通道4通过未示出的轴的横截面变窄,进气阀瓣10固定在该轴上。在图5中示出混合阀6的最终位置,在该最终位置中,排气通道5完全开启。进气通道4部分地闭合。通过控制杆12,13的长度关系可以设定在这个最终位置中的进气阀瓣10的位置点。图6示出进气阀瓣10的偏转角度α10和排气阀瓣11的偏转角度α11关于图1的驱控装置8的驱控信号S的变化曲线。在此可以识别出,排气阀瓣11的偏转角度α11随着驱控信号S线性地增加。然而进气阀瓣10的偏转角度α10在轴投影W中的第一区域内波动。当进气阀瓣10从轴投影W中离开,才实现了进气通道4的闭合过程。为了解释清楚,在图6中将图2至5的排气阀瓣11和进气阀瓣10的位置以罗马数字II至V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燃机的混合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的内燃机(1)的混合阀(6),具有:布置在进气通道(4)中的进气阀瓣(10)和布置在排气通道(5)中的排气阀瓣(11),其中所述进气通道(4)和所述排气通道(5)通到共同的收集通道(7)中;和用于驱动所述进气阀瓣(10)和所述排气阀瓣(11)的驱控装置(8),并且其中在第一位置中所述排气通道(5)关闭并且所述进气通道(4)开启;以及与所述排气阀瓣(11)的控制杆(13)和所述进气阀瓣(10)的控制杆(12)耦合的耦合装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装置(14)具有构造用于能直接传递这些所述控制杆(12,13)的运动的耦合杆(15),并且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排气阀瓣(11)的所述控制杆(13)和所述耦合杆(15)彼此成钝角地布置,并且所述进气阀瓣(10)的所述控制杆(12)和所述耦合杆(15)彼此成锐角地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2.29 DE 102012203156.11.一种机动车的内燃机(1)的混合阀(6),具有:布置在进气通道(4)中的进气阀瓣(10)和布置在排气通道(5)中的排气阀瓣(11),其中所述进气通道(4)和所述排气通道(5)通到共同的收集通道(7)中;和用于驱动所述进气阀瓣(10)和所述排气阀瓣(11)的驱控装置(8),并且其中在第一位置中所述排气通道(5)关闭并且所述进气通道(4)开启;以及与所述排气阀瓣(11)的控制杆(13)和所述进气阀瓣(10)的控制杆(12)耦合的耦合装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装置(14)具有构造用于能直接传递这些控制杆(12,13)的运动的耦合杆(15),并且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排气阀瓣(11)的控制杆(13)和所述耦合杆(15)彼此成钝角地布置,并且所述进气阀瓣(10)的控制杆(12)和所述耦合杆(15)彼此成锐角地布置,其中,从所述第一位置起,所述控制杆(12,13)和所述耦合杆(15)布置为使得所述排气阀瓣(11)和所述进气阀瓣(10)的所述运动反向地进行,并且在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蒂安·韦斯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