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印刷钢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6141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30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印刷钢版,其为厚薄均匀的不锈钢薄板,不锈钢薄板上通过蚀刻或切割工艺开有与所制作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的细栅线个数相同、长宽相同、宽度均匀的微孔。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印刷的电池正面电极的细栅线高度均匀,不再形成“峰”和“谷”的问题,从而降低了串联电阻,提高了电池转换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印刷寿命可达6万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长,大幅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印刷钢版,其为厚薄均匀的不锈钢薄板,不锈钢薄板上通过蚀刻或切割工艺开有与所制作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的细栅线个数相同、长宽相同、宽度均匀的微孔。采用本技术印刷的电池正面电极的细栅线高度均匀,不再形成“峰”和“谷”的问题,从而降低了串联电阻,提高了电池转换效率。本技术印刷寿命可达6万次,本技术的使用寿命长,大幅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印刷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正面电极细 栅线印刷钢版。 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印刷钢版
技术介绍
丝网印刷是目前制作太阳电池电极最普遍的一种生产工艺。丝网印刷是采用压印 的方式将预定的图形印刷在基板上,其工作原理为:利用丝网图形部分网孔透过浆料,用刮 刀在丝网的浆料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另一端移动。浆料在移动中被刮刀从图形 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基片上。由于浆料的粘性作用使印迹固着在一定范围内,印刷中刮板 始终与丝网印版和基片呈线性接触,接触线随刮刀移动而移动,从而完成印刷行程。 目前印刷网版通常使用尼龙/钢丝复合网布制版方法,以尼龙丝网为支撑体,将 丝网绷紧在网框上,然后在网上涂布感光胶,形成感光版膜,再将阳图底版密合在版膜上晒 版,经曝光显影,印版上不需过墨的部分受光形成固化版膜,将网孔封住,印刷时不透墨,印 版上需要过墨的部分的网孔不封闭,印刷时油墨透过,在承印物上形成浆料印迹,如图1和 图2所示。 此种复合网版是由丝线编织而成,网线有交叉结节,此部分在印刷过程中会阻碍 透墨,导致栅线高度高低起伏,尤其30-80 μ m宽的细栅线较为明显,出现"峰"、"谷"差异性, 也就是细栅线的高度不均匀,增加了电极电阻,进而增加串联电阻,影响电池转换效率。另 夕卜,印刷过程中刮刀对网版的压力作用使网版张力随使用时间发生变化,网版印刷寿命仅 为1万次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 正面电极印刷钢版,该印刷钢版印刷的电池正面电极的细栅线高度均匀,不再形成"峰"和 "谷"的问题,从而降低了串联电阻,提高了电池转换效率。 为完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印刷 钢版,其为厚薄均匀的不锈钢薄板,不锈钢薄板上通过蚀刻或切割工艺开有与所制作的太 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的细栅线个数相同、长宽相同、宽度均匀的微孔。 采用本技术印刷的电池正面电极的细栅线高度均匀,不再形成"峰"和"谷"的 问题,从而降低了串联电阻,提高了电池转换效率。本技术印刷寿命可达6万次,本实 用新型的使用寿命长,大幅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 对比效果实验: 实验1 :现有尼龙/钢丝复合网版印刷,将印刷完背面电极及电场的基片置于现有 复合网版下进行印刷,丝网目数为400,膜厚15 μ m,纱厚28 μ m,丝径18 μ m,细栅线根数为 80,细栅线宽度50 μ m;正电极主栅线与细栅线一次印刷成型,电池正电极印刷后图形与本 技术印刷钢版正电极保持一致。其细栅线微观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细栅线高度不 均勻,形成"峰"和"谷"的问题。 电池片批量生产数据如下: | 9M [ Uoc ~ fcc Ss Rdi 11 IF ~ NCdl flibro II 0_似4 l| nM2 |[ smm || 預_402 [[ 7υ? [| ?7,?3 ~~~| 实验2 :用本技术钢版印刷,先将印刷完背面电极及电场的基片进行正面电 极主栅线印刷,此主栅线网版为常规复合网版,烘干后,将基片置于本技术钢版下进 行细栅线印刷,钢版印刷使用特殊刮刀,钢版厚度46 μ m,细栅线根数为80,细栅线宽度 50 μ m,其细栅线微观结构如图7所示,细栅线高度均匀,不再形成"峰"和"谷"的问题。 电池片批量生产数据如下: 数量 |Uoc llsc |Rs |Rsh Iff iNCell 8905 |〇. 627 丨8· 630 |〇. 0022 丨638· 583 丨78· 31 |l7. 41 由以上实验可以看出,使用本技术钢版印刷电池正电极的降低了串联电阻, 太阳电池的串联电阻下降〇. 002Ι?Ω左右,批量生产电池平均转化效率达到了 17. 4%以上, 平均效率同比提高0. 2-0. 3%,钢版寿命可达6万次,本技术的使用寿命长,从而降低了 印刷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复合网版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 图5为常规网版印刷细栅线的3D显微镜图片,细栅线隆起的截面,即"峰",高度 45 μ m左右; 图6为常规网版印刷细栅线的3D显微镜图片,细栅线凹陷的截面,即"谷",高度 26 μ m左右; 图7为本技术钢版印刷细栅的3D显微镜图片,栅线均匀平滑,高度为34 μ m 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印刷钢版为厚薄均匀的不锈钢 薄板1,不锈钢薄板1上通过蚀刻或切割工艺开有与所制作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的细栅 线个数相同、长宽相同、宽度均匀的微孔2。【权利要求】1. 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印刷钢版,其特征在于:其为厚薄均匀的不锈钢薄板,不 锈钢薄板上通过蚀刻或切割工艺开有与所制作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的细栅线个数相同、 长宽相同、宽度均匀的微孔。【文档编号】B41F15/36GK203901917SQ201320887977【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专利技术者】杨建国, 周莹, 殷国安, 张大雨, 王春燕, 田娜, 杨雄磊 申请人:巨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印刷钢版,其特征在于:其为厚薄均匀的不锈钢薄板,不锈钢薄板上通过蚀刻或切割工艺开有与所制作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的细栅线个数相同、长宽相同、宽度均匀的微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国周莹殷国安张大雨王春燕田娜杨雄磊
申请(专利权)人:巨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