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595742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30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它包括油泵Ⅰ和油泵Ⅱ,油泵Ⅰ的吸油口Ⅰ与主变速箱相连、出油口Ⅰ通过油管与副变速箱相连,油泵Ⅱ的吸油口Ⅱ与副变速箱相连、出油口Ⅱ通过油管与主变速箱相连,通过这种结构形式实现了:油泵Ⅰ从主变速箱吸油为副变速箱提供强制润滑所需要的润滑油,油泵Ⅱ从副变速箱吸油为主变速箱提供强制润滑所需要的润滑油。该润滑系统与现有变速箱中的润滑系统相比,润滑油的流动速度加快,其润滑效果更好,并且能够更好的降低箱体内零件的温度,其冷却效果也更好,大大提高了变速箱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它包括油泵Ⅰ和油泵Ⅱ,油泵Ⅰ的吸油口Ⅰ与主变速箱相连、出油口Ⅰ通过油管与副变速箱相连,油泵Ⅱ的吸油口Ⅱ与副变速箱相连、出油口Ⅱ通过油管与主变速箱相连,通过这种结构形式实现了:油泵Ⅰ从主变速箱吸油为副变速箱提供强制润滑所需要的润滑油,油泵Ⅱ从副变速箱吸油为主变速箱提供强制润滑所需要的润滑油。该润滑系统与现有变速箱中的润滑系统相比,润滑油的流动速度加快,其润滑效果更好,并且能够更好的降低箱体内零件的温度,其冷却效果也更好,大大提高了变速箱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重型变速箱,尤其是一种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 一种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飞溅润滑是靠密封在机箱中的回转零件的旋转速度较大时,将润滑油从油滴溅洒 雾化成小滴,并带到摩擦副上形成自动润滑,或者是先集中到集油器中,然后再经过设计好 的油沟流入到润滑部位。 强制润滑是指一个油泵提供压力使润滑油带压循环,然后冷却回到油箱,再进入 油泵。 常规变速箱总成设计时,箱体内的润滑方式有两种,一是采用飞溅润滑,二是采用 飞溅润滑+强制润滑。强制润滑一般只设计一个油泵,吸油口从主变速箱前端位置吸油,主 要是对副变速箱进行润滑。 变速箱总成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主变速箱采用飞溅润滑,副变速箱通过油泵进行 润滑,二者结合即可实现变速箱内部的润滑。但是,车辆在在爬坡工作时,由于大坡度工况, 大量的润滑油位于副变速箱内,经常出现油泵在主变速箱前端吸不到油,此时,副变速箱大 部分零件浸没在润滑油里,但是主变速箱内的齿轮已经无法进行飞溅润滑,其润滑效果不 理想,影响变速箱的工作可靠性,降低了变速箱的使用寿命,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 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重 型变速箱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采用双泵润滑,其润滑效果好,有效的提高了变速箱的工作 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包括油泵I和油泵 II,所述油泵I的吸油口 I与主变速箱相连、出油口 I通过油管与副变速箱相连,所述油泵 II的吸油口 II与副变速箱相连、出油口 II通过油管与主变速箱相连。 上述吸油口 I设置在主变速箱前部。 上述吸油口 II设置在副变速箱的前部。 上述出油口 I通过油管I与箱内管I和油管II相连。 上述油管II与箱内管III相连。 上述吸油口 II通过油管V与油泵II相连。 上述出油口 II通过油管IV与箱内管IV和油管III相连。 上述箱内管IV通过油管III与箱内管II相连。 上述箱内管IV的侧壁上加工有径向油孔。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中,油 泵I的吸油口 I与主变速箱相连、出油口 I通过油管与副变速箱相连,油泵II的吸油口 II 与副变速箱相连、出油口 II通过油管与主变速箱相连,通过这种结构形式实现了 :油泵I从 主变速箱吸油为副变速箱提供强制润滑所需要的润滑油,油泵II从副变速箱吸油为主变速 箱提供强制润滑所需要的润滑油。该润滑系统与现有变速箱中的润滑系统相比,润滑油的 流动速度加快,其润滑效果更好,并且能够更好的降低箱体内零件的温度,其冷却效果也更 好,大大提高了变速箱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由此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 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中,A-主变速箱,B-副变速箱,1 -油管11,2 -箱内管I,3 -油管I,4 -出 油口 I,5 -油泵I,6 -吸油口 I,7 -吸油口 Π ,8 -油管V,9 -油泵Π ,10 -出油口 II, 11 -油管IV,12 -箱内管IV,13 -箱内管III,14 -油管III,15 -箱内管II。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 案进行阐述。 一种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如图所示,它包括油泵I 5和油泵II 9,油泵I 5和油 泵II 9分别安装在左副轴前端和右副轴前端,油泵I 5的吸油口 I 6安装在主变速箱Α前 部,油泵II 9的吸油口 II 7设置在副变速箱B的前部。该润滑系统为双油泵润滑系统,油泵 I 5主要是为副变速箱B提供强制润滑,具体来说,主要为副变速箱B内的副箱同步器和副 箱行星轮系等提供强制润滑;油泵II 9主要是为主变速箱A提供强制润滑,具体来说,主要 为主变速箱A内的主箱齿轮和主轴齿轮隔片等提供强制润滑,特别是爬坡工作时,主变速 箱A无法实现飞溅润滑,必须通过增加强制润滑保证齿轮的正常啮合传动,油泵II 9保证了 主变速箱A内强制润滑的实现。 其中,油泵I 5的吸油口 I 6与主变速箱A相连、出油口 I 4通过油管与副变速箱 B相连,吸油口 I 6设置在主变速箱A前部,出油口 I 4通过油管I 3与箱内管I 2和油管 II 1相连,油管II 1与箱内管III 13相连。 油泵II 9的吸油口 II 7与副变速箱B相连、出油口 II 10通过油管与主变速箱A相 连,吸油口 II 7设置在副变速箱B的前部,吸油口 II 7通过油管V 8与油泵II 9相连,出油 口 II 10通过油管IV 11与箱内管IV 12和油管III 14相连,箱内管IV 12通过油管III 14与箱 内管II 15相连。 其中,油管I 3将油泵I 5中的润滑油输送到箱内管I 2和油管II 1 ;油管II 1再 将润滑油输送到箱内管III13 ;油管III14再将润滑油输送到箱内管II 15 ;油管IV 11将从油 泵II 9出来的润滑油输送到箱内管IV 12和油管III 14 ;油管V 8为油泵II 9的进油管,将从 副变速箱B吸过来的润滑油输送到油泵II 9。 箱内管I 2用于将油泵I 5中的润滑油输送到左惰轮轴处,润滑左惰轮轴处的滚 针轴承;箱内管II 15将油泵II 9中的润滑油输送到输入轴和主轴油孔处,润滑主轴上装配 的隔片;箱内管III 13安装在主变速箱A上部,用于将油泵I 5中的润滑油输送到副变速箱 B内,润滑副变速箱B中的行星轮系;箱内管IV 12安装在主变速箱A上部,用于将油泵Π 9 中的润滑油输送到主变速箱Α内,且箱内管IV 12的侧壁上加工有径向油孔,对主变速箱A 内的齿轮进行喷淋,润滑主变速箱A内的齿轮。 主变速箱A和副变速箱B均采用传统飞溅润滑+双油泵强制润滑的润滑方式,解 决了现有技术中重型变速箱润滑效果不理想,使用寿命低的问题。同时变速箱内增加润滑 油道,需要润滑的部位设置润滑油孔,以增加润滑的可靠性。该润滑系统与现有变速箱中的 润滑系统相比,其润滑和冷却效果更好,有效的降低了油温,并大大提高了变速箱的工作可 靠性和使用寿命。 本技术中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 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并不仅限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油泵Ⅰ和油泵Ⅱ,所述油泵Ⅰ的吸油口Ⅰ与主变速箱相连、出油口Ⅰ通过油管与副变速箱相连,所述油泵Ⅱ的吸油口Ⅱ与副变速箱相连、出油口Ⅱ通过油管与主变速箱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玲胡凯王辉魏彦杰陈爱娣蒋娜王婷苗益霖潘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