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流量防臭可补水防溢双通道地漏,包括盖板组件、进水组件、地漏体组件、水封组件、防返溢组件,水封组件设置在地漏体组件内,与地漏体组件配合用于形成水封,盖板组件设置在进水组件顶部,防返溢组件设置在水封组件顶部,地漏体组件包括地漏主体,主体上盖,地漏主体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以及挡水堰,挡水堰位于进水管的范围为镂空结构;防返溢组件包括支撑架、密封膜片、防返溢块,密封膜片安装在防返溢块上表面,防返溢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支撑架安装在水封组件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地漏可以将排水管径做成与排水管道管径一致,排水截面积大大增加,加上良好的地漏体结构设计,使排水流速增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流量防臭可补水防溢双通道地漏,包括盖板组件、进水组件、地漏体组件、水封组件、防返溢组件,水封组件设置在地漏体组件内,与地漏体组件配合用于形成水封,盖板组件设置在进水组件顶部,防返溢组件设置在水封组件顶部,地漏体组件包括地漏主体,主体上盖,地漏主体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以及挡水堰,挡水堰位于进水管的范围为镂空结构;防返溢组件包括支撑架、密封膜片、防返溢块,密封膜片安装在防返溢块上表面,防返溢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支撑架安装在水封组件顶端。本技术所述的地漏可以将排水管径做成与排水管道管径一致,排水截面积大大增加,加上良好的地漏体结构设计,使排水流速增大。【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漏,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流量防臭可补水防溢双通道 地漏。 一种高流量防臭可补水防溢双通道地漏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地漏有机械式地漏、水封式地漏两种。水封式地漏的设计原理,天然地 在体积与排速、水封稳定性之间存在的技术矛盾。如果水封深度不足50mm,则不符合建筑设 计规范;如果水封深度达到50mm,却在地漏排速、水封稳定性上存在短板。而且由于体积的 限制,水封的水量少,如果不进行补水,则短时间内水封会因为水的蒸发而消失,失去防臭 功能,所以缺少水封补水的功能,在使用时极其不方便,而且效果较差。 中国技术专利申请200820190399. 4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地漏,包括地漏 主体和漏体盖,其特征是:地漏主体内固定有一个套筒,地漏主体上部中间孔插接有可调漏 斗,可调漏斗顶部装有地漏箅子,可调漏斗的底部装有水封套筒,水封套筒固定在漏体盖的 凹孔上。 虽然上述技术实现了排水流量大,水封良好,防臭、防返溢的效果。但其仍存 在不足,地漏主体内的挡水堰是一圈完整的圆环,在进水管处与出水管处均被挡水堰遮挡 住。即,水流从进水管流入时,如果水流量不足以漫过挡水堰,则水流将绕挡水堰流出,无法 对水封进行补水,仍然存在水封容易干涸,需要人工进行补水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进行自动补水、防返 溢组件工作更稳定的高流量防臭可补水防溢双通道地漏。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高流量防臭可补水防溢双通道地漏,包括盖板组件、进水组件、地漏体组件、 水封组件、防返溢组件,水封组件设置在地漏体组件内,与地漏体组件配合用于形成水封, 盖板组件设置在进水组件顶部,防返溢组件设置在水封组件顶部,地漏体组件包括地漏主 体,主体上盖,地漏主体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以及挡水堰,挡水堰位于进水管的范围为镂空 结构;防返溢组件包括支撑架、密封膜片、防返溢块,密封膜片安装在防返溢块上表面,防返 溢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支撑架安装在水封组件顶端。 作为优选,地漏主体的进水管、出水管分别设置在储水碗两端,挡水堰环绕设置在 储水碗上部,挡水堰在出水管的范围遮挡住进水管;主体上盖设置在地漏主体上,主体上盖 与挡水堰间存在过水间隙。 作为优选,进水管内设置薄堵片,地漏处于进水组件导通、进水管截止的单通道导 通状态;薄堵片从进水管内移除,地漏处于进水组件与进水管均导通的双通道导通状态。 作为优选,主体上盖中间位置为向下沉陷的沉孔,水封组件的水封形成管顶端外 表面向外设置有凸出的挂环与卡块,水封组件通过挂环与卡块夹装在沉孔边缘与主体上盖 进行密封安装。 作为优选,沉孔向下延伸的部分位于挡水堰内。 作为优选,沉孔边缘设置有与卡块对应的缺口,安装时,将卡块对准缺口,将水封 形成管挂在主体上盖的沉孔上,转动水封形成管,将卡块与缺口错开,则卡块与挂环夹装在 沉孔边缘。 作为优选,主体上盖与挂环间设置密封垫片,实现水封形成管与主体上盖的密封 安装。 作为优选,防返溢块下表面向下延伸出浮水筒。 作为优选,浮水筒的筒底凸出防返溢块的上表面,防返溢块上表面形成凸起的凸 台,密封膜片套装在凸台四周。 作为优选,地漏体组件还包括地漏堵头,用于单通道导通时,对进水管进行封堵。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技术所述的地漏可以将排水管径做成与排水管道管径一致,排水截面积大 大增加,加上良好的地漏体结构设计,使排水流速增大。 防返溢组件的使用,常态下防返溢组件会一直处于关闭状态,水封中的水被与大 气隔离开,不易蒸发。同时,当进水端连接的洁面器等器具排出的废水流量大时,会自动将 水封与地面之间的通道关闭,废水不会溢出到地面上去。 本技术中,挡水堰在进水管的范围为镂空结构,进水端连接的洁面器等器具 排出的废水会直接补充到水封中去,然后经排水管排出,实现对水封的补水功能。 本技术所述的地漏结构设计合理,最小总安装高度比市售低20mm左右,装饰 层厚度较小,回填少,建筑成本低,使用范围更广泛。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地漏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地漏体组件的立体剖视图; 图5是地漏主体的立体剖视图; 图中:101是格棚盖板,102是过滤网,201是地漏盖板,202是格棚框,203是进水 漏斗,204是漏斗密封圈,301是地漏主体,3011是进水管,3012是出管,3013是挡水堰,3014 是储水碗,3015是薄堵片,302是主体上盖,3021是沉孔,3022缺口,303是地漏堵头,401是 水封形成管,4011是挂环,4012是卡块,402是密封垫片,403是清洁提手,501是支撑架,502 是防返溢块,5021是浮水筒,5022是凸台,503是密封膜片,504是转轴,505是防返溢密封 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流量防臭可补水防溢双通道地漏,包括盖板组件、进水组 件、地漏体组件、水封组件、防返溢组件,水封组件设置在地漏体组件内,与地漏体组件配合 用于形成水封,盖板组件设置在进水组件顶部,防返溢组件设置在水封组件顶部。 盖板组件包括格栅盖板101、过滤网102。进水组件包括地漏盖板201、格栅框202、 进水漏斗203、漏斗密封圈204。水封组件包括水封形成管401、密封垫片402、清洁提手403。 地漏体组件包括地漏主体301,主体上盖302。防返溢组件包括支撑架501、密封膜片503、 防返溢块502、防返溢密封圈505,密封膜片503安装在防返溢块502上表面,防返溢块502 通过转轴504转动连接在支撑架501上,支撑架501安装在水封组件顶端。 如图3、图4、图5所示,地漏主体301包括进水管3011、出水管3012,以及挡水堰 3013,挡水堰3013位于进水管3011的范围为镂空结构,地漏主体301的进水管3011、出水 管3012分别设置在储水碗3014两端,挡水堰3013环绕设置在储水碗3014上部,挡水堰 3013在出水管3012的范围遮挡住进水管3011 ;主体上盖302设置在地漏主体301上,主体 上盖302与挡水堰3013间存在过水间隙。则废水流经进水管30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流量防臭可补水防溢双通道地漏,包括盖板组件、进水组件、地漏体组件、水封组件、防返溢组件,水封组件设置在地漏体组件内,与地漏体组件配合用于形成水封,盖板组件设置在进水组件顶部,防返溢组件设置在水封组件顶部,其特征在于,地漏体组件包括地漏主体,主体上盖,地漏主体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以及挡水堰,挡水堰位于进水管的范围为镂空结构;防返溢组件包括支撑架、密封膜片、防返溢块,密封膜片安装在防返溢块上表面,防返溢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支撑架安装在水封组件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峰,温武,缪荡荡,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威迪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