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冷却塔防壁流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2961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冷却塔防壁流喷头,固定套筒上半部分与布水分管道固定连接,下半部分与喷头主体上端的进水口定位固定连接,喷头主体的圆锥形导流通道上设有背部挡水板,且在背部挡水板中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四块溅水板,每块溅水板上设有溅水板锯齿状边缘。该喷头喷洒区域为半圆,在冷却塔填料边缘的正上方布置一圈防壁流喷头,固定喷头位置,使喷洒区域全部落在填料上,两种喷头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减小壁流的产生,同时可以避免由于喷头流量的变化导致填料出现有些区域无喷淋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避免壁流的出现,即使流量发生变化也不会出现壁流,无喷淋水区域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减小,整体喷淋更加均匀,塔的冷却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冷却塔防壁流喷头,固定套筒上半部分与布水分管道固定连接,下半部分与喷头主体上端的进水口定位固定连接,喷头主体的圆锥形导流通道上设有背部挡水板,且在背部挡水板中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四块溅水板,每块溅水板上设有溅水板锯齿状边缘。该喷头喷洒区域为半圆,在冷却塔填料边缘的正上方布置一圈防壁流喷头,固定喷头位置,使喷洒区域全部落在填料上,两种喷头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减小壁流的产生,同时可以避免由于喷头流量的变化导致填料出现有些区域无喷淋水的问题。本技术能避免壁流的出现,即使流量发生变化也不会出现壁流,无喷淋水区域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减小,整体喷淋更加均匀,塔的冷却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专利说明】用于冷却塔防壁流喷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塔喷头,具体是一种防壁流的喷头。
技术介绍
冷却塔行业在中国发展良好,在国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按冷却 水与空气的接触方式可分为开式冷却塔和闭式冷却塔,简称开塔和闭塔,不管是开塔还是 闭塔主要的散热方式包括接触散热和蒸发散热,其中蒸发散热占主导地位。 喷淋效果的好坏是决定冷却塔冷却能力的重要因素,壁流的产生会降低冷却塔的 冷却效果,沿着壁面的这部分喷淋水不参与填料的散热散质,基本上没有得到冷却,而且在 往复循环的过程中还要消耗泵的功率,从而会导致冷却塔整体效率降低。 喷头由于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喷洒效果良好,在冷却塔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而板溅式喷头具有喷淋面积大,喷洒均匀等特点更是得到了用户的青睐。专利号为 201320019328. 9的专利文献公布了一种三层喷溅喷头,三层溅水板依次将喷淋水洒开,达 到均匀喷洒的效果,喷头还包括固定螺纹套,用于与冷却塔的布水管相连。但冷却塔存在壁 流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要解决冷却塔存在壁流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冷却塔防壁流 喷头,安装防壁流喷头后,可有效防止壁流的产生,同时可以减少喷头喷淋盲区的出现,在 整个喷淋区域内喷淋更加均匀,该喷头使用方便,防壁流效果明显。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用于冷却塔防壁流喷头,由固定套筒和喷头主体组成,其特点是:固定套筒 上半部分与布水分管道固定连接,下半部分与喷头主体上端的进水口定位固定连接,喷头 主体的圆锥形导流通道上设有喷头背部挡水板,且在背部挡水板中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四 块溅水板,每块溅水板外柱面上设有溅水板锯齿状边缘。 固定套筒下半部分设有导销槽和固定孔,喷头主体的进水口侧面设有固定插销, 喷头主体通过固定插销插入固定套筒上的固定孔与固定套筒定位固定连接。 固定套筒通过其上的联接口与布水分管道连接。喷头背部挡水板中心设有半圆锥 形导流通道,半圆锥形导流通道直到第四层溅水板截止。溅水板中心位置高,边缘位置低, 从中心到临近边缘位置有一坡度,其坡度角α =1(Γ30度。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几乎能够防止壁流出现,同时冷却塔喷淋 会更加均匀,能够有效的改善冷却塔冷却能力,采用插销配合固定的方式,能够有效固定喷 头,安装和更换更加简单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la是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题lb是本技术的左视图; 图2a是背部挡水板的俯视图; 图2b是背部挡水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固定插销主视图; 图4a是固定套筒主视图; 图4b是固定套筒立体示意图; 图5a是溅水板的主视图; 图5b是溅水板的俯视图; 图6是喷头喷淋区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la、lb所示,用于冷却塔防壁流喷头,由喷头主体和固定套筒两个部分组成。 喷头主体包括进水口 1,固定插销3,圆锥形中心导流通道2,喷头背部挡水板4,第一层溅水 板5,第二层溅水板6,第三层溅水板7,第四层溅水板8,边缘锯齿9。 如图4a,4b所示,固定套筒包括与布水分管道联接的联接口 13,手柄10,导销槽 11,固定孔12。 固定套筒为圆筒状,总长45飞0mm,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长为L,其长度L 与布水分管管径有关,由式(1)计算,其壁厚2~3mm,与布水分管道采用热熔胶热熔方式连 接,下半部分长25~35_,内径为33. 4_,壁厚2~3_,带有插销槽11和固定孔12。 L = Dx-拉2 -d2 (Ο 式中:Di-布水分管道的外径; d-套筒上半部分外径; 喷头主体进水口 1外径33. 4mm,壁厚2~3mm,其上有固定插销3 (图3),它与插销 槽11及固定孔12配合后,喷头的位置及朝向就固定了。 喷头主体从中心线位置分成两半,一半部分有四层半圆形溅水板(图5a,5b),水被 这四层溅水板一层一层的溅洒开来,另一半部分是中间带有半圆锥形导流通道的喷头背部 挡水板4 (图2a,2b),喷头背部挡水板4与四层溅水板配合成中心圆锥形通孔的喷头主体。 喷淋水在下落的过程中遇到的第一块溅水板为第一层溅水板5,依次排序,第一层 溅水板5直径8(Tl00mm,中心通孔的直径2(T22mm,它到出水口的垂直距离为25?35mm,第一 层溅水板5分配水量约占喷头总水量的50%。 第二层溅水板6直径5(T60mm,中心通孔直径13~15mm,它到第一层溅水板5的垂 直距离为25~35mm,第二层溅水板6分配水量约占喷头总水量的25%。 第三层溅水板7直径2(T25mm,中心通孔直径5?7mm,它到第二层溅水板6的垂直 距离为25?35mm,第三层溅水板7分配水量约占喷头总水量的20%。 第四层溅水板8直径:T5mm,中心无通孔,它到第三层溅水板7的垂直距离为 1(Γ15_,第四层溅水板8分配水量约占喷头总水量的5%。 溅水板中间高,边缘低,形成坡度为α的角,从第一层到第四层溅水板坡度角逐 渐增大,α -般取1(Γ30°。 溉水板边缘为锅齿状,锅齿齿高为3~6mm,锅齿对应的圆心角为β ,根据各个不同 层溅水板的大小,圆心角取值各不相同,但两齿中心之间的圆心角始终为2β。 以下实施例以方塔为例。 安装时,固定套筒安装在布水分管道上,固定套筒的固定孔朝向与临近的冷却塔 壁面平行,这样能够保证防壁流喷头喷洒的全部半圆区域都在填料上。 如图6所示,在总喷洒区域C内喷头采用中心交叉式布置,即一个喷头的喷淋区域 外径过相邻喷头喷淋区域的圆心,虚线区域内布置常规喷头20。单个常规喷头喷洒区域A 的直径为Di,防壁流喷头21与临近常规喷头20距离为1. 1~1. 2Di,这样能够保证喷淋水量 在设计流量一定范围内波动时,常规喷头20喷淋水也不会喷淋到壁面上去,有效的防止壁 流的产生。防壁流喷头21安装在填料边缘的正上方,它的喷洒区域B的直径为1. 1~1. 2Dlt) 防壁流喷头21与常规喷头20有相同的喷淋量,喷头主体背部挡板的圆锥形导流通道起到 导流作用,如图2b所示。当喷淋水以流速Vi垂直流下,在圆锥导流通道的作用下,%会逐 渐增大,继续下落的过程中一部分水与第一层溅水板发生非弹性碰撞,由于溅水板有一定 的坡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冷却塔防壁流喷头,由固定套筒和喷头主体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套筒上半部分与布水分管道固定连接,下半部分与喷头主体上端的进水口定位固定连接,喷头主体的圆锥形导流通道(2)上设有喷头背部挡水板(4),且在背部挡水板(4)中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四块溅水板,每块溅水板外柱面上设有溅水板锯齿状边缘(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立新陈永保刘婧楠高明邹艳芳薛梅沈艳魏中金锐张超刘峰张聪李鑫赵怀超姬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浙江金菱制冷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同驰换热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