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补偿装置以及包括该柔性补偿装置的套管,柔性补偿装置用于支撑补偿套管内装设的导体,所述柔性补偿装置包括导向座、弹性元件,以及调节座(包括调节座限位部件),其中,所述导向座设置有供导体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调节座与导向座同轴且相对设置,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导向座和调节座之间,通过弹性元件的变形力将导体的弯曲变形限制在合格范围内。当导体由于自重或热胀冷缩而发生弯曲变形时,通过弹性元件的变形力将导体的弯曲变形吸收,从而将导体的变形量限制在合格范围内。(*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开关用套管,特别是一种柔性补偿装置以及包括该柔性补偿装置的套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导体通过选择合适的外径和自身材料刚度来解决导体与外壳不同心的问题,这样在设计及实际装配过程中受材料自身性能的影响,导体中间需要设置多处支撑,间隔长度受到影响,过多的元件降低了可靠性。目前高压开关导体与外壳之间采用相隔一定的距离设置绝缘支撑的方式解决导体自重下的弯曲变形,对于分支类母线应用可满足要求,但对于如套管之类的内部导体结构,由于其特殊的要求希望尽量减少内导的支撑部件,随着电压等级的增高,内导的长度增大,目前的支撑方式已不能满足内绝缘支撑的要求。鉴于以上技术问题,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柔性补偿装置以及包括该柔性补偿装置的套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防弯曲变形补偿装置以及包括该柔性补偿装置的套管,当导体发生弯曲变形时,通过该柔性补偿装置将变形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补偿装置,用于支撑套管内设置的导体,所述柔性补偿装置包括导向座、弹性元件,以及调节座,其中,所述导向座设置有供导体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调节座与导向座同轴且相对设置,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导向座和调节座之间,通过弹性元件的变形力将导体的弯曲变形限制在合格范围内;调节座限位部件设置于导向座上;调节座限位部件包括固定在导向座上的滑轨,以及设置在滑轨上用于限制弹性元件变形量的滑块。所述导向座和导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导向元件。所述调节座为一端开口的结构,所述开口的一端朝向导向座,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调节座开口的内壁,另外一端固定在导向座上。所述导向座的一端设置有凹陷部,该凹陷部与调节座开口的一端相对设置且同轴,所述弹性元件固定在导向座的凹陷部内。所述导向座包括外径较小的主体以及外径较大的安装部,所述凹陷部设置在安装部的端部;所述调节座开口一端的开口直径与导向座的凹陷部直径等于调节座主体的外径尺寸。所述调节座的外径大于导向座主体的外径尺寸但小于导向座安装部的外径尺寸。所述调节座设置有供导体贯穿的安装孔,该安装孔的内径等于导体的最小外径小于导体的最大外径。一种高压开关用套管,该套管的端部装配有上述所述的柔性补偿装置,用以补偿套管内导体的变形。所述导体包括贯穿调节座和导向座的本体以及位于本体端部的基座,所述基座的外径尺寸大于本体的外径尺寸,使得本体与基座的连接处形成台阶,该台阶抵在调节座的外端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套管端部设置该柔性补偿装置,该柔性补偿装置包括导向座、弹性元件,以及调节座,其中,所述导向座设置有供导体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调节座与导向座同轴且相对设置,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导向座和调节座之间,如此,当导体由于自重或热胀冷缩而发生弯曲变形时,通过弹性元件的变形力将导体的弯曲变形吸收,从而将导体的变形量限制在合格范围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柔性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体,2、导向座,3、密封导向元件,4、弹性元件,5、调节座,6、调节座限位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补偿装置,用于支撑套管内设置的导体,所述柔性补偿装置包括导向座2、弹性元件4,以及调节座5,其中,所述导向座2设置有供导体1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调节座5与导向座2同轴且相对设置,所述弹性元件4设置在导向座2和调节座5之间,通过弹性元件4的变形力将导体1的弯曲变形限制在合格范围内。所述导向座2和导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导向元件3。所述调节座5为一端开口的结构,所述开口的一端朝向导向座2,换句话说,所述调节座5朝向导向座2的一端开设有开口部,该开口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调节座5同轴;与此对应,所述导向座2的一端设置有凹陷部,该凹陷部与调节座5开口的一端相对设置且同轴,所述弹性元件4的一端固定在调节座5开口的内壁,另外一端固定在导向座2的凹陷部内。所述导向座2包括外径较小的主体以及外径较大的安装部,所述凹陷部设置在安装部的端部。所述调节座5开口一端的开口直径与导向座2的凹陷部直径等于调节座5主体的外径尺寸。所述调节座5的外径大于导向座2主体的外径尺寸但小于导向座2安装部的外径尺寸。所述调节座设置有供导体贯穿的安装孔,该安装孔的内径等于导体的最小外径小于导体的最大外径。所述导体1包括贯穿调节座5和导向座2的本体以及位于本体端部的基座,所述基座的外径尺寸大于本体的外径尺寸,使得本体与基座的连接处形成台阶,该台阶抵在调节座5的外端壁。导向座2的安装部上设有调节座限位部件6;调节座限位部件6包括固定在导向座2安装部上且与导向座2轴线平行的滑轨61,以及设置在滑轨上的滑块62。装配时,首先将密封导向元件3装入导向座2,然后将弹性元件4、调节座5从右侧装入导向座2,装入调节座限位部件6,通过滑动滑块62,滑块62推动调节座5向做运动,促使调节座5压缩弹性元件4变形,可以实现导体1从右侧装入后与另一段导体便利、可靠连接,导体连接后松开调节座限位部件6到设定位置,限制弹性元件过大变形对导体不利。装配后,通过调节调节座5的高度将导体1调整在弯曲变形合格范围内。正常工作时,导体1在温度变化下的变形通过弹性元件的变形来吸收,导体1在导向座2中可沿轴向作直线运动,通过弹性元件4的变形力将导体的弯曲变形及温度变形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导体的柔性补偿。本技术通过对套管用中心导体结构的优化设计,在套管端部装配一套柔性补偿装置,通过该柔性补偿装置在导体热胀冷缩或重力作用下弯曲时沿导体轴向施加一轴向力,解决导体自身重力下的弯曲变形,将变形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本设计的优点是,通过柔性补偿装置,将导体的弯曲变形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确保设备的可靠运行。导体发生变形时,通过弹簧的变形来吸收导体的变形量,调解座5上设置调节座限位部件6将弹簧变形量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防止弹簧力过大造成的导体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补偿装置,用于支撑套管内设置的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补偿装置包括导向座(2)、弹性元件(4),调节座(5)以及调节座限位部件(6),其中,所述导向座(2)设置有供导体(1)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调节座(5)与导向座(2)同轴且相对设置,所述弹性元件(4)设置在导向座(2)和调节座(5)之间,通过弹性元件(4)的变形力将导体的弯曲变形限制在合格范围内;调节座限位部件(6)设置于导向座(2)上;调节座限位部件(6)包括固定在导向座(2)上的滑轨(61),以及设置在滑轨上用于限制弹性元件(4)变形量的滑块(6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补偿装置,用于支撑套管内设置的导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补偿装置包括导向座(2)、弹性元件(4),调节座(5)以
及调节座限位部件(6),其中,所述导向座(2)设置有供导体(1)
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调节座(5)与导向座(2)同轴且相对设置,所
述弹性元件(4)设置在导向座(2)和调节座(5)之间,通过弹性
元件(4)的变形力将导体的弯曲变形限制在合格范围内;调节座限
位部件(6)设置于导向座(2)上;调节座限位部件(6)包括固定
在导向座(2)上的滑轨(61),以及设置在滑轨上用于限制弹性元件
(4)变形量的滑块(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座
(2)和导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导向元件(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
节座(5)为一端开口的结构,所述开口的一端朝向导向座(2),所
述弹性元件(4)的一端固定在调节座开口的内壁,另外一端固定在
导向座(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座
(2)的一端设置有凹陷部,该凹陷部与调节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军,南振乐,李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