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管件安装样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和第一碳纤维管件、第二碳纤维管件,所述接头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接头两段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外接段和内接段,所述第一碳纤维管件沿接头内接段轴向与接头内接段内粘接,所述第二碳纤维管件沿接头外接段轴向与接头外接段外粘接,所述接头外接段上开有注胶孔,所述注胶孔内注胶至与接头外接段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施工容易,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管件安装样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和第一碳纤维管件、第二碳纤维管件,所述接头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接头两段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外接段和内接段,所述第一碳纤维管件沿接头内接段轴向与接头内接段内粘接,所述第二碳纤维管件沿接头外接段轴向与接头外接段外粘接,所述接头外接段上开有注胶孔,所述注胶孔内注胶至与接头外接段表面。本技术结构简单、施工容易,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优点。【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乘用车装配工艺设备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碳纤维管件安装样架的 连接结构。 一种碳纤维管件安装样架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乘用车整车生产领域,一般采用装配样架来保证各装配组件之间的几何尺 寸质量以及支撑整个系统。传统的装配样架采用铝合金型材焊接而成,质量大且强度低,不 符合车辆轻量化的趋势。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材料,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矩 形管刚性大、强度高、质量轻,具有同等重量的型材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碳纤维复合材料 矩形管之间无法焊接,其连接一般采用胶接和铆接两种方式,由于碳纤维管件为薄壁构件, 铆接基本不起作用,因此采用大多采取胶接方式。胶接方式分为外粘接和内粘接两种,外粘 接为连接部件套粘在复合材料管外壁,内粘接为连接部件外表面粘在复合材料管内壁。但 普通的胶接结构强度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胶接长度,限制了碳纤维管件的承载能力,现有技 术中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要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矩形管制造轻量化的样架,就必须解 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碳纤维管件安装样 架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碳纤维管件安装样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接头和第一碳纤维管件、第二碳纤维管件,所述接头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接头包括相 互垂直连接的外接段和内接段, 所述第一碳纤维管件沿接头内接段轴向与接头内接段内粘接, 所述第二碳纤维管件沿接头外接段轴向与接头外接段外粘接, 所述接头外接段上开有注胶孔,所述注胶孔内注胶至接头外接段表面。 优选的,所述注胶孔为3个,分别位于接头外接段底面和两侧面上。 优选的,所述接头内接段上开有储胶槽,所述储胶槽内注胶。 优选的,所述储胶槽开在接头内接段侧面外表面处。 优选的,所述储胶槽内注胶至内接段表面。 优选的,所述储胶槽为十字型凹槽。 优选的,所述储胶槽为4个,分别位于接头内接段四个侧面外表面处。 优选的,所述接头内外表面均为蜂窝多孔。 本技术中,接头包括外接段和内接段,外接段和内接段垂直连接。采用接头分 别对第一碳纤维管件、第二碳纤维管件进行内粘接和外粘接,外粘接为连接部件套粘在复 合材料管外壁,粘接后使碳纤维管件能够形成框架结构,保持良好的强度与刚性,从而实现 样架的轻量化。在接头外接段上表面开有注胶孔,方便注胶,当注胶孔内注胶至接头内接段 上表面固化后形成胶栓,接头外接段与碳纤维管件间形成粘接层,由于粘接层与胶栓间的 结合力小于粘接层与胶栓间的结合力,从而增强了粘接层的抗剪切能力。 接头内外表面均为蜂窝多孔,增加了接头表面与粘接剂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了 粘接强度。 储胶槽内注胶,胶水固化后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胶层,当碳纤维管件与接头内接 段内粘接时,储胶槽胶层应力集中系数较小,增大了胶层抗剪强度。 本技术结构简单、施工容易,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接头的主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接头的左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接头的俯视图 其中:1.接头2.接头外接段3.接头内接段4.第二碳纤维管件5.第一碳纤维管 件6.注胶孔7.储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第二碳纤维管件4、第一碳纤维管件5横截面为矩形,接头1为直线 型中空管状结构,接头1的两段包括垂直连接的外接段2和内接段3,内接段3的轴向为坚 直方向,如图2所指箭头方向,外接段2轴向与内接段3的轴向垂直。如图3-5所示,接头 1外接段2底面和两相对侧面中心处共开有3个圆形注胶孔6,接头1内接段3四个侧面外 表面均开有十字型储胶槽7。 接头1为铝合金材质,使用前将接头1放入处理液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使其内外表 面均生成蜂窝多孔,孔均为盲孔。使用时将接头1外接段2内表面和第二碳纤维管件4外 表面需粘接处均均匀涂布胶水,将第二碳纤维管件4以垂直于接头1轴向的方向缓慢匀速 穿过接头1外接段2至需粘接处,待胶稍固化难以流动时,依次将3个注胶孔6继续注胶至 接头1上表面。 待注胶孔6内胶稍固化难以流动时,将接头1内接段3外表面均匀涂布胶水,第一 碳纤维管件5-段内表面均匀涂布胶水,十字型储胶槽7内注满胶水。将第一碳纤维管件 5沿接头1的轴线方向缓慢匀速推向接头1内接段3,使接头1内接段3与第一碳纤维管件 5内粘接。 待粘接胶水固化后,碳纤维管件形成框架结构,保持良好的强度与刚性。注胶孔6 内形成胶栓,接头1外接段2与第二碳纤维管件4间形成粘接层,由于粘接层与接头1外接 段2内表面的结合力小于粘接层与胶栓间的结合力,从而增强了粘接层的抗剪切能力。储 胶槽7内形成十字型胶层,当碳纤维管件与接头内接段内粘接时,储胶槽胶层应力集中系 数较小,增大了胶层抗剪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在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碳纤维管件安装样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1)和第一碳纤维管 件(5)、第二碳纤维管件(4),所述接头(1)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接头(1)包括相互垂直连 接的外接段(2)和内接段(3), 所述第一碳纤维管件(5)沿接头(1)内接段(3)轴向与接头(1)内接段(3)内粘接, 所述第二碳纤维管件(4)沿接头(1)外接段(2)轴向与接头(1)外接段(2)外粘接, 所述接头(1)外接段(2)上开有注胶孔¢),所述注胶孔(6)内注胶至接头(1)外接段 ⑵表面。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管件安装样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孔(6) 为3个,分别位于接头(1)外接段(2)底面和两侧面上。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管件安装样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1) 内接段(3)上开有储胶槽(7),所述储胶槽(7)内注胶。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管件安装样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胶槽(7) 开在接头(1)内接段(3)侧面外表面处。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碳纤维管件安装样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胶 槽(7)内注胶至内接段(3)表面。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管件安装样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胶槽(7) 为十字型凹槽。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管件安装样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胶槽(7) 为4个,分别位于接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纤维管件安装样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1)和第一碳纤维管件(5)、第二碳纤维管件(4),所述接头(1)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接头(1)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外接段(2)和内接段(3),所述第一碳纤维管件(5)沿接头(1)内接段(3)轴向与接头(1)内接段(3)内粘接,所述第二碳纤维管件(4)沿接头(1)外接段(2)轴向与接头(1)外接段(2)外粘接,所述接头(1)外接段(2)上开有注胶孔(6),所述注胶孔(6)内注胶至接头(1)外接段(2)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张镇,
申请(专利权)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