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气能热水器上的平行流式换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2701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3:26
用于空气能热水器上的平行流式换热组件,其特点是:包括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两集流管水平对称设置于热水器水箱内胆的左、右两侧,其中一集流管的一端设有进流口,在该集流管的另一端设有出流口或在另一集流管的一端设有出流口;包括由下向上包裹在水箱内胆外壁上平行布置的数道微通道扁管,每道微通道扁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内,与两集流管钎焊固连,数道微通道扁管包裹水箱内胆的面积为水箱内胆外表面总面积的0.5~0.67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由两集流管和微通道扁管构成的换热组件来包裹住水箱内胆的下部,使水箱内胆的上部空出,这样在加热时有利于对流换热的进行,从而提高了水箱内水温的均匀性和提高了系统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用于空气能热水器上的平行流式换热组件,其特点是:包括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两集流管水平对称设置于热水器水箱内胆的左、右两侧,其中一集流管的一端设有进流口,在该集流管的另一端设有出流口或在另一集流管的一端设有出流口;包括由下向上包裹在水箱内胆外壁上平行布置的数道微通道扁管,每道微通道扁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内,与两集流管钎焊固连,数道微通道扁管包裹水箱内胆的面积为水箱内胆外表面总面积的0.5~0.67倍。本技术采用由两集流管和微通道扁管构成的换热组件来包裹住水箱内胆的下部,使水箱内胆的上部空出,这样在加热时有利于对流换热的进行,从而提高了水箱内水温的均匀性和提高了系统的换热效率。【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空气能热水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空气能热水器上的平行流式换 热组件。 用于空气能热水器上的平行流式换热组件
技术介绍
空气能热水器,也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其工作原理是:将空气中的低温热量吸 收进来,经过压缩机压缩后转化为高温热能,以此来加热水温。现有的整体壁挂式空气能热 水器通常使用铝管或铜管沿水箱内胆缠绕数周来进行换热,水桶横向放置,这样,这就造成 在加热过程中水箱的上部和下部都会加热,由于对流作用,温度较高的水在水箱的上部,导 致水箱上、下部的水温差较大,系统换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水温的均匀性和 提高系统换热效率的用于空气能热水器上的平行流式换热组件。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空气能热水器上的平行流式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集流管和右集流 管,两集流管水平对称设置于热水器水箱内胆的左、右两侧,其中一集流管的一端设有进流 口,在该集流管的另一端设有出流口或在另一集流管的一端设有出流口;包括由下向上包 裹在水箱内胆外壁上平行布置的数道微通道扁管,每道微通道扁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到左集 流管和右集流管内,与两集流管钎焊固连,数道微通道扁管包裹水箱内胆的面积为水箱内 胆外表面总面积的0. 5?0. 67倍。 本技术还可以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两集流管的外径为8?16mm,扁管间的距离为5?10mm。 每道微通道扁管的两端设有收缩状的接头部,在两集流管的对应位置设有与收缩 状的接头部形成插装配合的插孔。 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技术采用由两集流管和微通道扁管构成的换热组件来包裹住水箱内胆的 下部,使水箱内胆的上部空出,这样在加热时,在对流的作用下,水箱内下部的水被加热温 度升高后自动流动到上部,水箱内上、下部的温差较小,从而提高了水箱内水温的均匀性和 提1? 了系统的换热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集流管与微通道扁管连接的示意图。 图中:1、左集流管;2、右集流管;3、微通道扁管;1,、水箱内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3,用于空气能热水器上的平行流式换热组件,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包括左集流管1和右集流管2,两集流管水平对称设置于热水器水箱内胆的左、右 两侧。其中一集流管的一端设有进流口,在该集流管的另一端设有出流口或在另一集流管 的一端设有出流口。 包括由下向上包裹在水箱内胆Γ外壁上平行布置的数道微通道扁管3,每道微通 道扁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内,与两集流管钎焊固连。数道微通道扁管 包裹水箱内胆的面积为水箱内胆外表面总面积的〇. 5?0. 67倍。即微通道扁管包裹住水 箱内胆下部一半至三分之二的面积。 上述由两集流管和数道微通道扁管连通构成的换热组件,可采用单流程结构,即 两集流管的内腔均为通腔结构,换热流体从进流口进入对应集流管内,然后进入到数道微 通道扁管内流向另一集流管,换热流体在微通道扁管内流体的构成中,将热量传递给水箱 内胆,热量通过内胆传递给水箱内的水,最后换热流体进入到另一集流管内,通过该集流管 上的出流口排出。上述的换热组件也可采用多流程结构,即在两集流管的内腔沿着管长方 向交错设置挡板,使换热流体在两集流管内形成往复流动。多流程结构相比于单流程结构 沿长了换热流体在换热组件内的有效流动长度和流动时间。 上述结构中,两集流管的外径优选为8?16mm,该优选管径值可较好的满足壁挂 式热泵系统的冷媒流量较小的使用要求,大幅度减小了冷媒在集流管内的积聚量,进一步 提高了热泵系统的换热效率。扁管间的距离优选为5?10mm。该优选管距值综合考虑了换 热效率和制造的工艺性,具体的,当两扁管间的距离大于1〇_时,热量将不能充分地传递 到两扁管间未被包裹住的内胆部分,而且当间距过大时扁管数会变少换热面积不足影响了 换热效率;当间距小于5mm时其加工制造性较差,工艺上很难实现。 上述结构中,在每道微通道扁管的两端设有收缩状的接头部,在两集流管的对应 位置设有与收缩状的接头部形成插装配合的插孔。收缩状的接头部优选为锥形结构。采用 收缩状的接头部与插孔的配合结构,使每道扁管插入集流管的深度一致,从而保证了数道 扁管与水箱内胆外壁之间间隙的一致性,进而保证了传热温度的均匀性;另外,也方便了扁 管与集流管的连接,降低了制造难度。【权利要求】1. 用于空气能热水器上的平行流式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集流管和右集流 管,两集流管水平对称设置于热水器水箱内胆的左、右两侧,其中一集流管的一端设有进流 口,在该集流管的另一端设有出流口或在另一集流管的一端设有出流口;包括由下向上包 裹在水箱内胆外壁上平行布置的数道微通道扁管,每道微通道扁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到左集 流管和右集流管内,与两集流管钎焊固连,数道微通道扁管包裹水箱内胆的面积为水箱内 胆外表面总面积的0. 5?0. 67倍。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能热水器上的平行流式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两 集流管的外径为8?16mm,扁管间的距离为5?10mm。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空气能热水器上的平行流式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每道微通道扁管的两端设有收缩状的接头部,在两集流管的对应位置设有与收缩状的接头 部形成插装配合的插孔。【文档编号】F25B39/00GK203908112SQ201420286995【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0日 【专利技术者】魏庆奇, 贾林靖, 陈启 申请人:天津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空气能热水器上的平行流式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两集流管水平对称设置于热水器水箱内胆的左、右两侧,其中一集流管的一端设有进流口,在该集流管的另一端设有出流口或在另一集流管的一端设有出流口;包括由下向上包裹在水箱内胆外壁上平行布置的数道微通道扁管,每道微通道扁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内,与两集流管钎焊固连,数道微通道扁管包裹水箱内胆的面积为水箱内胆外表面总面积的0.5~0.67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庆奇贾林靖陈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