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芫鋐专利>正文

车用导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79767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导线,该车用导线包括共同卷绕成管状的第一线材与第二线材,其中的第二线材具有楔形截面而可易于卡入第一线材在车用导线弯折时所产生的空隙,而可便于供使用者任意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导线,该车用导线包括共同卷绕成管状的第一线材与第二线材,其中的第二线材具有楔形截面而可易于卡入第一线材在车用导线弯折时所产生的空隙,而可便于供使用者任意调整。【专利说明】车用导线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自行车或类似车辆的导线,尤指一种车用导线。
技术介绍
已知自行车煞车器可以参考中国台湾M248722与M353151等专利文献的记载,是 以煞车线连接于煞车把手与煞车夹器之间,于使用者按压煞车把手时带动煞车线,进一步 以煞车线牵引煞车夹器摆动,夹压轮圈或轮组中的特定部位,产生摩擦,从而提供使车辆减 速所需要的制动力。 其中,为避免煞车线不正常地缠绕,影响煞车线与煞车夹器的使用功能,可以采用 弯管导引煞车线,供使用者将煞车线调整至适当位置。 已知的煞车线弯管为管状螺旋线,可供使用者调整弯曲角度,然而,若仅是单层螺 旋线,在使用者弯折后无法固定位置与角度,双层螺旋线在弯折后虽然能保持在调整后的 角度,然而两道螺旋线之间容易滑动,容易在受到轻微外力拨动或牵引后即改变位置与角 度,常有脱离使用者所希望的位置的情形。 此外,双层螺旋线弯管需要在外层螺旋线使用硬度较高的螺旋线,而可能在将外 层螺旋线卷绕于内层螺旋线时意外地推挤内层螺旋线或使内层螺旋线变形,容易遭遇生产 问题而有较高的技术门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在于解除或至少减轻上述可能遭遇的问题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车用导线,供适用于自行车或类似车辆,可弯折并调整导线的位置与角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导线,它包含: 一第一线材; 一第二线材,该第一线材与该第二线材共同卷绕成管状而在其中围绕出一管状空 间,该第二线材位于该第一线材因卷绕而形成的间隙周围,该第二线材具有一楔形截面,该 楔形截面的尖端指向该第一线材因卷绕而形成的间隙。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材位于该第二线材与该管状空间之间。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楔形截面为三角形。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楔形截面为三角形。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楔形截面的尖端具有二邻边,该二邻边至少一者为向楔 形截面内凹的曲线。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材的硬度大于该第二线材的硬度。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材的硬度大于该第二线材的硬度。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材与该第二线材其中一者或两者是以螺旋方式卷 绕。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材与该第二线材其中一者或两者是以螺旋方式卷 绕。 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使用者可将上述车用导线安装于煞车器(或变速系统)中,于 调整角度时,可以直接弯折车用导线,第一线材在弯折方向的相反侧会因弯折而受到撑张, 第二线材随即利用尖端与邻边插入第一线材撑张而产生的空隙中,使第一线材与第二线材 相互抵靠,而不会在使用者放开后回弹,可供任意弯折调整并保持于调整后的位置与角度。 其次,第二线材可利用楔形截面抵压于第一线材,不再需要采用硬度较高的材料,而降低在 生产时,为了卷绕第二线材而使第一线材意外变形的机会,降低生产难度与技术门槛。此 夕卜,由于解除了硬度与使用材料的限制,更可以在第一线材采用硬度较高的材质或线材,提 高第一线材抵御煞车线移动与牵引所产生的磨耗的能力,可以延长车用导线的使用寿命, 或者可以供生产者进一步降低第一线材及车用导线的厚度,从而降低材料与生产成本,并 减轻产品重量。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线材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线材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第二线材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1 :车用导线;11 :弟一线材;12 :弟_线材;121 :尖端;122 :邻边;123 : 邻边;124 :直线;13 :管状空间;2 :煞车线;3 :煞车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欲保护 的范畴,先予叙明。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导线1,供安装于煞车器中,并进一步安装于 自行车或类似车辆中,该煞车器包括煞车线2及受该煞车线牵引的煞车夹器3,该煞车线2 可连接于煞车把手,于使用者按压煞车把手时受煞车把手带动而进一步带动煞车夹器3摆 动,使煞车夹器3夹压轮圈或轮组中的特定部位,以产生摩擦而获得煞车的使用功能。该车 用导线1套设于一部份的煞车线2, 一端抵靠于煞车夹器3,另一端供使用者弯折,藉以调整 煞车线的位置与角度。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车用导线1亦可供与变速线或类似线体等配 合应用。 请参考图2至图4,该车用导线包括一第一线材11与一第二线材12,该第一线材 11与该第二线材12共同卷绕成管状而在其中围绕出一管状空间13,所述的共同卷绕是就 第一线材11与第二线材12的结构而言,指第一线材11与第二线材12卷绕在一起,于生产 时不限于将第一线材11与第二线材12同时卷绕成型。该第二线材12位于该第一线材11 因卷绕而形成的间隙周围,具体而言,该第一线材11与该第二线材12可采用螺旋方式卷 绕,使该车用导线形成类似双螺旋状的立体构造。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线材12位于第一 线材11的外围,亦即从外侧抵靠于相邻两圈的螺旋状第一线材11,使第一线材11位于第二 线材12与管状空间13之间,然而,在本专利技术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改将第二线材12设置于 第一线材11的内侧,使第二线材位于第一线材与管状空间之间而从内侧抵靠于第一线材, 亦无不可。 该第二线材12具有一楔形截面,如图4所示。第一线材11的截面形状则无需加 以限制,但是为兼顾生产与使用性的考量,第一线材11以圆形截面为佳,亦不排除可以使 用在卷绕为管状后具有平滑内表面的截面形状。所述的楔形是指具有尖端的图形,使具有 楔形截面的物件能够利用尖端的两个邻边所处在的表面排开其他物品,易于被插入缝隙或 窄口之中。基于上述内容,第二线材12的楔形截面的尖端121可能是如图4所示的尖锐 端点,于生产时也可以基于成本、重量或生产考量,可使楔形截面的二侧向内弧凹并形成尖 端,亦不影响其使用功能。具体而言,该第二线材12的楔形截面具有尖端121与尖端的两 个邻边122、123,该两个邻边122U23为向楔形截面内凹的曲线,详而言之,可以是圆弧线、 椭圆弧线、抛物线或双曲线,该二邻边122U23的末端以直线124相连,使车用导线具有平 滑的整体外型。请参考图5至图7,在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尖端的两个邻边122、123末端 亦可以短直线外凸后再以直线124相连,使车用导线的整体外型具有螺旋状沟槽,便于供 使用者握持使用。进一步参考图8和图9,在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该第二线材的截面亦可 为单纯的三角型,例如正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亦属楔形截面,而可供便于生产制造。 请参考图2至图4,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导线,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第一线材;一第二线材,该第一线材与该第二线材共同卷绕成管状而在其中围绕出一管状空间,该第二线材位于该第一线材因卷绕而形成的间隙周围,该第二线材具有一楔形截面,该楔形截面的尖端指向该第一线材因卷绕而形成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芫鋐
申请(专利权)人:温芫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