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大支撑梁垫块交错间距的丁字梁结构,辅助支撑梁和主支撑梁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主支撑梁的一侧竖直连接有丁字支撑管,丁字支撑管上部连接有钉子头垫块,钉子头垫块和所述垫块平行设置,他们之间的间距不大于丁字支撑管的长度以及主支撑梁的直径之和,丁字支撑管和辅助支撑梁之间通过支撑托臂连接;丁字支撑管竖直连接于主支撑梁的一侧外部;主支撑梁为单侧丁字主支撑梁,丁字支撑管竖直连接于单侧丁字主支撑梁的一侧内部;所述主支撑梁为双侧丁字主支撑梁,其两侧均竖直连接有丁字支撑管,每根丁字支撑管上部都连接有钉子头垫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使支撑梁垫块交错幅度增大为常规的2-10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大支撑梁垫块交错间距的丁字梁结构,辅助支撑梁和主支撑梁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主支撑梁的一侧竖直连接有丁字支撑管,丁字支撑管上部连接有钉子头垫块,钉子头垫块和所述垫块平行设置,他们之间的间距不大于丁字支撑管的长度以及主支撑梁的直径之和,丁字支撑管和辅助支撑梁之间通过支撑托臂连接;丁字支撑管竖直连接于主支撑梁的一侧外部;主支撑梁为单侧丁字主支撑梁,丁字支撑管竖直连接于单侧丁字主支撑梁的一侧内部;所述主支撑梁为双侧丁字主支撑梁,其两侧均竖直连接有丁字支撑管,每根丁字支撑管上部都连接有钉子头垫块。本专利技术能使支撑梁垫块交错幅度增大为常规的2-10倍。【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丁字梁结构,具体的说是用于加大支撑梁垫块交错间距的丁字梁 结构。 用于加大支撑梁垫块交错间距的丁字梁结构
技术介绍
支撑梁是加热炉和热处理炉常用的用于支撑受热工件的支撑结构,主要用途是在 高温炉膛内托举和运送工件。为了保证支撑梁在高温炉膛内具有必要的结构强度,一般支 撑梁采用碳素钢厚壁管水冷结构设计,而低温炉采用耐热金属梁结构。无论是水冷梁或无 水冷梁一般都采用焊接或骑卡在支撑梁上的垫块使梁与工件隔离开。 由于垫块与工件接触的表面温度偏低,为减低应垫块导致的工件局部温差,热工 行业俗称"黑印",在设计中强调垫块的交错布置至关重要,当前较普遍采用垫块在柱支撑 梁顶面左右小交错布置的方式,具体结构见附图1、2。由于这种结构的实施仍完全以主支撑 梁顶面为基础,因此实际交错尺寸一般不能超过垫块宽度,所带到的减低温差效果不显著。 而如何针对传统结构实施优化,一直是热工设计追求的优化方向。 除降低工件局部温差外,对于受热工件较短的工业炉,传统的单根支撑梁仅能提 供1条支撑线的结构,由于支撑梁立柱本身结构占据了较大的炉底下部空间,往往出现大 量短规格工件装炉受限的状况,因此行业中有采用一排立柱支撑两根支撑梁的结构,具体 结构见附图3,但这种结构由于支撑梁过密,造成工件下部受热收到明显遮蔽,严重影响质 量,且结构设计上有支撑强度不足的风险,故始终无法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加大支撑梁垫块交错间距的丁字 梁结构,能使支撑梁垫块交错幅度增大为常规的2-10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加大支撑梁垫块交错间距的丁字梁结构,包括辅助支撑梁、连接板和主支撑 梁,辅助支撑梁和主支撑梁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垫块、钉子头垫块、 丁字支撑管和支撑托臂,主支撑梁的一侧坚直连接有丁字支撑管,丁字支撑管上部连接有 钉子头垫块,钉子头垫块和所述垫块平行设置,他们之间的间距不大于丁字支撑管的长度 以及主支撑梁的直径之和,丁字支撑管和辅助支撑梁之间通过支撑托臂连接。 所述的用于加大支撑梁垫块交错间距的丁字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丁字支撑 管坚直连接于主支撑梁的一侧外部。 所述的用于加大支撑梁垫块交错间距的丁字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梁 为单侧丁字主支撑梁,丁字支撑管坚直连接于单侧丁字主支撑梁的一侧内部。 所述的用于加大支撑梁垫块交错间距的丁字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梁 为双侧丁字主支撑梁,其两侧均坚直连接有丁字支撑管,每根丁字支撑管上部都连接有钉 子头垫块。 所述的用于加大支撑梁垫块交错间距的丁字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旋流 片,所述旋流片设于主支撑梁的两端。 所述的用于加大支撑梁垫块交错间距的丁字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支撑 梁立柱,所述支撑梁立柱设于辅助支撑梁底部。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使受热工件在加热过程中避免局部低温、提高产品质量, 同时可在不增大支撑梁总体规模的基础上增大装炉工件的规格范围,满足更大范围的短料 装炉。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垫块在主支撑梁上部左右交错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一排立柱支撑两根主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主支撑梁为单侧丁字主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主支撑梁为双侧丁字主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一种用于加大支撑梁垫块交错间距的丁字梁结构,包括辅助支撑梁 1、连接板2和主支撑梁3,辅助支撑梁1和主支撑梁3之间通过连接板2连接,它还包括垫 块4、钉子头垫块5、丁字支撑管6和支撑托臂8,主支撑梁3的一侧坚直连接有丁字支撑管 6, 丁字支撑管6上部连接有钉子头垫块5,主支撑梁3的另一侧上部设有垫块4,钉子头垫 块5和所述垫块4平行设置,钉子头垫块和垫块之间的间距不大于丁字支撑管6的长度以 及主支撑梁3的直径之和,丁字支撑管6和辅助支撑梁1之间通过支撑托臂8连接,支撑托 臂8能将主体压力传递给辅助支撑梁;所述丁字支撑管6坚直连接于主支撑梁的一侧外部; 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支撑梁立柱9,所述支撑梁立柱设于辅助支撑梁1底部。该丁字梁结构适用于 无水冷梁。 如图5、6所述的丁字梁结构中,主支撑梁为单侧丁字主支撑梁31,丁字支撑管坚 直连接于单侧丁字主支撑梁的一侧内部。 如图7、8所述的丁字梁结构中,主支撑梁为双侧丁字主支撑梁32,其两侧均坚直 连接有丁字支撑管,每根丁字支撑管上部都连接有钉子头垫块。 图5-8所述的丁字梁结构适用于水冷梁,为保证良好的大交错垫块冷却效果,在 主支撑梁的两端装有旋流片7。【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加大支撑梁垫块交错间距的丁字梁结构,包括辅助支撑梁、连接板和主支 撑梁,辅助支撑梁和主支撑梁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垫块、钉子头垫 块、丁字支撑管和支撑托臂,主支撑梁的一侧坚直连接有丁字支撑管,丁字支撑管上部连接 有钉子头垫块,钉子头垫块和所述垫块平行设置,他们之间的间距不大于丁字支撑管的长 度以及主支撑梁的直径之和,丁字支撑管和辅助支撑梁之间通过支撑托臂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大支撑梁垫块交错间距的丁字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丁字支撑管坚直连接于主支撑梁的一侧外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大支撑梁垫块交错间距的丁字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支撑梁为单侧丁字主支撑梁,丁字支撑管坚直连接于单侧丁字主支撑梁的一侧内 部。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加大支撑梁垫块交错间距的丁字梁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梁为双侧丁字主支撑梁,其两侧均坚直连接有丁字支撑管,每根丁 字支撑管上部都连接有钉子头垫块。5.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加大支撑梁垫块交错间距的丁字梁结构, 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旋流片,所述旋流片设于主支撑梁的两端。6.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加大支撑梁垫块交错间距的丁字梁结构, 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支撑梁立柱,所述支撑梁立柱设于辅助支撑梁底部。【文档编号】F27D5/00GK104121783SQ201310148558【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加大支撑梁垫块交错间距的丁字梁结构,包括辅助支撑梁、连接板和主支撑梁,辅助支撑梁和主支撑梁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垫块、钉子头垫块、丁字支撑管和支撑托臂,主支撑梁的一侧竖直连接有丁字支撑管,丁字支撑管上部连接有钉子头垫块,钉子头垫块和所述垫块平行设置,他们之间的间距不大于丁字支撑管的长度以及主支撑梁的直径之和,丁字支撑管和辅助支撑梁之间通过支撑托臂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硕,李立强,蒋彦军,郑海薇,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