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三元复配农药,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该复配农药含有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所述的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重量比为1~10:1~10:1~10。上述的一种含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三元复配农药,设计合理,通过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三者合理的配比,对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防治达到80%以上,达到了显著增效作用,并达到了显著增产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含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三元复配农药,属于复配农药
。该复配农药含有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所述的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重量比为1~10:1~10:1~10。上述的一种含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三元复配农药,设计合理,通过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三者合理的配比,对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防治达到80%以上,达到了显著增效作用,并达到了显著增产作用。【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配农药
,具体涉及一种含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三 元复配农药。 -种含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三元复配农药
技术介绍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Bacterial panicle blight of rice)和水稻穗腐病(Rice spikelet rot disease)是我国近年新出现或上升的穗部病害,均引起水稻结实率降低以 及谷粒变色。这两种病害发生时期都在水稻生育后期,一旦发生造成水稻大量减产,给农民 带来巨大损失。引起这两种病害的细菌和真菌产生的毒素会污染稻米,食用会危害人类健 康。另外染病的稻米畸形,颜色呈黄色到黑色不等,外观和品质均降低。 在我国,水稻细菌性谷枯病和水稻穗腐病时常交叉感染。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 病原菌是细菌颖壳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umae),水稻穗腐病是由多种病原真菌复 合侵染引起的,其中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 )是主侵染源,澳大利亚平脐 懦抱菌(Bipolaris australiensis)、新月弯抱菌(Curvularia lunata)和细交链抱菌 (Alternaria tenuis)也是主要病原菌。 现代农业病害防治上对杀菌剂有广谱和高效的要求。一般来说,广谱性的杀菌剂 对特定的病害往往效果不佳,专一性的杀菌剂防效好,但是只是针对某些特定的靶标病害, 达不到广谱的要求。而很多病害往往是由于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引起的,例如水稻苗期立 枯病由绵霉菌、腐霉菌、疫霉菌、丝核菌、镰刀菌等多种真菌引起,水稻穗腐病也是由多种病 原菌复合侵染引起的。同一部位、同一发病时期的病害也有很多如穗腐病、穗枯病和穗颈瘟 都发生于水稻穗部,且处于同一时期。如果能将多病原复合侵染的病害或同一时期、同一部 位发生的病害,如能一次用药解决问题则能大大降低防治成本。这就需要广谱高效的农药, 但市场上很少有农药的广谱性能达到这种要求。 氢氧化铜(Cupric hydroxide)是无机铜化合物,为保护性杀菌剂。它的杀菌作用 主要靠铜离子,对细菌性病原菌具有特效。铜离子被萌发的孢子吸收,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就可以阻止孢子萌发,对真菌仅仅有有限的效果。 I亏菌酯(Trifloxystrobin)是一类高效、广谱性的含氟杀菌剂。化学名称为甲基 (E)-甲氧基亚胺基_{ (Ε)-α - -邻甲 苯基}乙酸甲酯。它是一种呼吸链抑制剂,通过锁住细胞色素 b与cl之间的电子传递而阻 止细胞三磷酸腺苷(ATP)酶合成,从而抑制其线粒体呼吸而发挥抑菌作用.对几乎所有真 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颍枯病、网斑病、霜霉 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 戊唑醇(Tebuconazole)是一类三唑类杀菌农药,化学名为(RS) _1_ (4_氯苯 基)-4, 4-二甲基-3- (1H-1,2, 4三唑-1-基甲基)戊-3-醇。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细 胞膜上麦角留醇的去甲基化,使得病菌无法形成细胞膜,从而杀死病菌。对禾谷类作物的多 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及种传轮斑病及早稻纹枯病等有很好的防 效。 由于肟菌酯这种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对靶标病原菌的作用位点单一,容易产生 抗药性,一般不单独使用。与化学结构不同,作用机理也完全不同的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 混配成混合制剂可以扩大杀菌谱、降低用药量、减少使用次数、延缓抗药性的产生。肟菌酯 与戊唑醇制成混配药剂使用,如拿敌稳(肟菌酯:戊唑醇=1 :2)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防治效 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含氢氧化铜、肟菌酯 和戊唑醇的三元复配农药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含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三元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氢氧 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所述的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重量比为1?10 :1?10 :1? 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三元复配农药,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重量比为1?9 :1?9 :1?9。 所述的一种含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三元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 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重量比为2?8 :2?8 :2?8。 所述的一种含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三元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 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重量比为3?7 :3?7 :3?7。 所述的一种含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三元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 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重量比为4?6 :4?6 :4?6。 所述的一种含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三元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 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重量比为5?6 :5?6 :5?6。 所述的一种含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三元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 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重量比为1?3 :1?5 :2?4。 上述的一种含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三元复配农药,设计合理,通过氢氧化 铜、肟菌酯和戊唑醇三者合理的配比,对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防治达到80%以上,达到了显 著增效作用,并达到了显著增产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1药剂有效成分含量80%,其中戊唑醇有效含量60%,肟菌酯有效含量 10%,氢氧化铜有效含量10%。 实施例2药剂有效成分含量为80%,其中戊唑醇有效含量50%,肟菌酯有效含量 20%,氢氧化铜有效含量10%。 实施例3药剂有效成分含量为80%,其中戊唑醇有效含量40%,肟菌酯有效含量 30%,氢氧化铜有效含量10%。 实施例4药剂有效成分含量为80%,其中戊唑醇有效含量30%,肟菌酯有效含量 40%,氢氧化铜有效含量10%。 实施例5药剂有效成分含量为80%,其中戊唑醇有效含量20%,肟菌酯有效含量 50%,氢氧化铜有效含量为10%。 实施例6药剂有效成分含量为80%,其中戊唑醇有效含量为10%,肟菌酯有效含量 为60%,氢氧化铜有效含量为10%。 实施例7药剂有效成分含量为80%,其中戊唑醇有效含量为5%,肟菌酯有效含量 为65%,氢氧化铜有效含量为10%。 实施例8药剂有效成分含量80%,其中戊唑醇双有效含量为50%,肟菌酯有效含量 为10%,氢氧化铜有效含量为20%。 实施例9药剂有效成分含量为80%,其中戊唑醇有效含量为40%,肟菌酯有效含量 为20%,氢氧化铜有效含量为20%。 实施例10药剂有效成分含量为80%,其中戊唑醇有效含量为30%,肟菌酯有效含 量为30%,氢氧化铜有效含量为2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三元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所述的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重量比为1~10:1~10:1~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路,黄世文,刘连盟,王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