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72784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3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不用改变外观的尺寸就在中心部分确保部件的配置空间的开关。在按钮开关(10)中,可动接触部(51B、52B)弯曲地配置在插入管(62)和构成下部外壳(60)的四棱柱的侧壁(63)之间的外周空间,与配置突出端子部(51A、52A)的位置最近的侧壁(63)不同于与配置抵接部(51C、52C)的位置最近的侧壁(6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不用改变外观的尺寸就在中心部分确保部件的配置空间的开关。在按钮开关(10)中,可动接触部(51B、52B)弯曲地配置在插入管(62)和构成下部外壳(60)的四棱柱的侧壁(63)之间的外周空间,与配置突出端子部(51A、52A)的位置最近的侧壁(63)不同于与配置抵接部(51C、52C)的位置最近的侧壁(63)。【专利说明】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尤其涉及按钮开关。
技术介绍
作为用按压操作开闭触点的开关,例如已知作为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1的平形按 键开关。图11是示出专利文献1的平形按键开关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1所示,专利文献1的按键开关100容纳于由下部110及覆盖下部110的盖 部120构成的外壳内。按键开关100的开闭由固定接触片144和接触子146之间的接触及 非接触的切换而实现。接触子146用环状薄板150构成。压入压棒130时,利用压棒130 所具备的开闭凸轮140,环状薄板150向与压入压棒130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弯曲。而且,由 环状薄板150构成的接触子146相对于固定接触片144相对移动,且与固定接触片144接 触或者远离(变为非接触)。这样,专利文献1的按键开关100的开闭由与压入压棒130的 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固定接触片144和接触子146的接触及非接触的切换来实现。因此, 按键开关100适于外观为平形构造的开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表平8 - 504050号公报(1996年4月30日公表)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按键开关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在按键开关的中心配置部件 时必须增大外观的尺寸。 在专利文献1的按键开关100中,由环状薄板150构成的接触子146被配置在形 成下部110的四棱柱形状的一侧面侧。而且,该环状薄板150为了向与压入压棒130的方 向垂直的方向弯曲而为环状构造。为了对环状构造赋予某种程度的可挠性,环状薄板150 的尺寸在与压入压棒130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变大。 在这样的专利文献1的按键开关中,由环状薄板150构成的接触子146的空间变 大。因此,不改变外观的尺寸就难以在按键开关的中心配置部件。例如,在照光式按钮开关 中,优选作为光源的LED相对操作面配置于中心位置,使得按钮操作面均匀发光。在将专利 文献1的按键开关适用于照光式按钮开关时,不改变外观的尺寸就难以将LED配置在按键 开关的操作面的中心。为了将LED配置在按键开关的操作面的中心,需要增大按键开关的 外观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不改变外观的尺寸就能够 在中央确保部件的配置空间的开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开关包括触点机构,所述触点机构具有由可动 触点及固定触点构成的开闭部,所述开关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是多棱柱的箱 形状且通过内部壁规定中央空间;以及按压部件,所述按压部件在所述壳体的空间内安装 成能沿所述多棱柱的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按压部件具有相对所述轴方向垂直的横向的尺 寸在轴方向上不同的凸轮形状,所述触点机构包括板状部件,所述板状部件具有被所述壳 体支撑的支撑部,且所述板状部件具有与所述凸轮形状抵接并与所述上下移动联动地沿所 述横向弹性变形的、设置了所述可动触点的可动接触部,通过所述可动接触部的弹性变形, 所述可动触点沿横向移动而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或远离,所述可动接触部在所述内部壁和 构成所述多棱柱的侧壁之间的外周空间弯曲配置,且与配置所述支撑部的位置最近的所述 侧壁不同于与配置和所述凸轮形状接触的部分的位置最近的所述侧壁。 依据上述的结构,上述触点机构具有板状部件,该板状部件具有被上述壳体支撑 的支撑部。而且,该板状部件具有设置了上述可动触点的可动接触部。而且,该可动接触部 与按压部件中的、相对上述轴方向垂直的横向的尺寸在轴方向上不同的凸轮形状抵接。而 且,与上述上下移动联动地沿上述横向进行弹性变形。在上述触点机构中,由于上述可动接 触部的弹性变形,上述可动触点横向移动并与上述固定触点接触或者远离。在本技术 的开关中,将按压部件引起的上下移动的方向的力转换到与上下移动的方向垂直的横向, 使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接触或者远离,以实现电接触的开闭。因此,能够减少上述上下移动 的方向上的开关的尺寸。 这里,依据上述的结构,上述可动接触部沿构成上述内部壁和上述多棱柱的侧壁 之间的外周空间弯曲而配置,与配置上述支撑部的位置最近的上述侧壁不同于与配置和上 述凸轮形状接触的部分的位置最近的上述侧壁。因此,能够加长作为支点的支撑部、以及作 为力点的"与凸轮形状接触的部分"之间的距离,能够降低用于产生可动接触部的弹性变形 所需的力。另外,作为产生支点(上述支撑部)和力点(与凸轮形状接触的部分)之间的距 离的方法,能够采用使上述可动接触部沿例如上述侧壁弯曲的结构,因而能够减少上述内 部壁和构成上述多棱柱的侧壁之间的外周空间。其结果是,依据上述的结构,不改变上述壳 体的尺寸就能够增大中央空间的体积。因此,依据上述的结构,不改变开关的外观的尺寸, 就能够在壳体的中央确保部件的配置空间。 在本技术的开关中,优选与配置所述支撑部的位置最近的所述多棱柱的角部 不同于与配置和所述凸轮形状接触的部分的位置最近的所述多棱柱的角部。 由此,能够进一步增长作为支点的支撑部、和作为力点的"与凸轮形状接触的部 分"之间的距离。 此外,本技术的开关中的按压部件的"凸轮形状"只要是相对上述轴方向垂直 的横向的尺寸在轴方向不同且是相对可动接触部产生横向的弹性变形的形状即可。作为这 样的"凸轮形状"例如可例举在上述横向具有凹凸地形成的凹凸面的形状,相对上述轴方向 具有倾斜的倾斜面的形状。 在本技术的开关中,优选所述触点机构具备两个所述板状部件,与各板状部 件对应地具有两个所述开闭部。 依据上述的结构,上述触点机构具备两个上述板状部件,对应于各板状部件具有 两个上述开闭部,因而能够提高开关的可动触点及固定触点间的接触可靠性。 另外,在本技术的开关中,优选两个所述开闭部配置成相对所述上下移动的 方向的中央轴呈轴对称。 依据上述的结构,两个上述开闭部配置成相对上述上下移动的方向的中央轴呈轴 对称,因而在开关的按压操作时,按压部件在与上述上下移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不会施 加偏向一个方向的力而施加均等的力。因此,依据上述的结构,能够防止按压部件中的指定 部分的磨耗,能够延长开关的寿命。 另外,在本技术的开关中,优选在各板状部件形成有固定所述固定触点的固 定支撑部,两个板状部件中的一个第一板状部件的固定支撑部上所设置的固定触点与另一 个第二板状部件的可动接触部上所设置的可动触点构成第一开闭部,所述第二板状部件的 固定支撑部上所设置的固定触点与第一板状部件的可动接触部上所设置的可动触点构成 第二开闭部。 依据上述的结构,在各板状部件设置可动触点及固定触点,对这些可动触点及固 定触点,由互不相同的板状部件所具备的触点构成第一开闭部及第二开闭部。这样依据上 述的结构,不需要分开设置用于使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所述开关包括触点机构,所述触点机构具有由可动触点及固定触点构成的开闭部,所述开关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是多棱柱的箱形状且通过内部壁规定中央空间;以及按压部件,所述按压部件在所述壳体的空间内安装成能沿所述多棱柱的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按压部件具有相对所述轴方向垂直的横向的尺寸在轴方向上不同的凸轮形状,所述触点机构包括板状部件,所述板状部件具有被所述壳体支撑的支撑部,且所述板状部件具有与所述凸轮形状抵接并与所述上下移动联动地沿所述横向弹性变形的、设置了所述可动触点的可动接触部,通过所述可动接触部的弹性变形,所述可动触点沿横向移动而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或远离,所述可动接触部在所述内部壁和构成所述多棱柱的侧壁之间的外周空间弯曲配置,且与配置所述支撑部的位置最近的所述侧壁不同于与配置和所述凸轮形状接触的部分的位置最近的所述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泽一平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