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滚子无损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560864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滚子无损检测系统,包括涡流检测系统和视觉检测系统,所述的涡流检测系统包括硬度检测模块(1)和涡流探伤模块(2);所述的视觉检测系统包括外圆周表面检测模块(3)、小端面及倒角检测模块(4)和大端面及倒角检测模块(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全面检测滚子材质硬度,表面及近表面探伤和各表面外观的轴承滚子无损检测系统。(*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滚子无损检测系统,包括涡流检测系统和视觉检测系统,所述的涡流检测系统包括硬度检测模块(1)和涡流探伤模块(2);所述的视觉检测系统包括外圆周表面检测模块(3)、小端面及倒角检测模块(4)和大端面及倒角检测模块(5)。本技术可用于全面检测滚子材质硬度,表面及近表面探伤和各表面外观的轴承滚子无损检测系统。【专利说明】轴承滚子无损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滚子无损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轴承滚子是轴承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滚子的质量直接影响了轴承质量。故无论 是对滚子的尺寸材质还是外观形状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无损检测的
中,滚子 的检测最传统检测方法是目视检测,除此之外还包括电涡流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 检测方式。 传统的目视检测是人工检测,检测标准难以统一,检测结果受主观影响,检测效率 较低而成本较高,且不利于实现自动化。 而现有一些的检测系统,如电涡流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虽然可以实现 自动化检测且检测一致性好,效率高,但是其检测结果较为单一,不能全面地对滚子的材质 硬度,表面及近表面探伤和各表面外观作出检测。 实际的无损检测中对滚子的材质硬度,表面及近表面探伤和各表面外观提出了较 高的要求。若仅仅采用现有的检测系统,将无法满足上述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问题,提供一种可用于全面检测滚子材质硬 度,表面及近表面探伤和各表面外观的轴承滚子无损检测系统。 本技术一种轴承滚子无损检测系统,包括涡流检测系统和视觉检测系统, 所述的涡流检测系统包括硬度检测模块和涡流探伤模块;所述的视觉检测系统包 括外圆周表面检测模块、小端面及倒角检测模块和大端面及倒角检测模块; 所述的硬度检测模块的出口端和所述的涡流探伤模块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的涡流 探伤模块的出口端和所述的外圆周表面检测模块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的涡流探伤模块和所 述的外圆周表面检测模块下方设有传送机构;所述的外圆周表面检测模块的出口端和所述 的小端面及倒角检测模块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的小端面及倒角检测模块包括出料头,所述 的大端面及倒角检测模块包括带有槽口的工装盘,所述的出料头和所述的工装盘的槽口对 接。 所述的涡流探伤模块还包括涡流探头和涡流控制器,所述的涡流探头安装于传送 机构的上方。 所述的外圆周表面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一照明模块和第一照相装置,所述的第一照 明模块安装于传送机构上方,所述的第一照相装置位于第一照明模块的上方,所述的第一 照明模块发出的光线照射在滚子的外圆周表面后反射入第一照相装置成像。 所述的小端面及倒角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二照明模块、第二照相装置和棱镜,所述 的第二照明模块位于传送机构的正前方,所述的棱镜位于传送机构的正前方,所述的第二 照相装置位于所述棱镜的侧边,所述的第二照明模块发出的光线照射在滚子的小端面后经 反射后通过棱镜折射入第二照相装置成像。 所述的第二照明模块包括第一球积分光源和第一环形光源,所述的第一球积分光 源呈发光面朝前的半球型壳体且壳体中心带有容纳滚子通过的通孔,所述的第一环形光源 的发光面正对于所述的第一球积分光源的发光面。 所述的大端面及倒角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三照明模块和第三照相装置,所述的第三 照明模块位于所述的工装盘对应槽口的正上方,所述的第三照相装置位于第三照明模块的 正上方,所述的第三照明模块发出的光线照射在滚子的大端面后反射入第三照相装置成 像。 所述的第三照明模块包括第二球积分光源和第二环形光源,所述的第二球积分光 源呈发光面朝上的半球型壳体且壳体中心设有与所述的工装盘槽口对应的通孔,所述的第 二环形光源的发光面正对于所述的第二球积分光源的发光面。 所述的传送机构包括两根可同向同步转动的传递轴,所述的两根传递轴长度相 同,并列安装。 所述的两根传递轴由一根传递光轴和一根传递螺杆组成。 所述的两根传递轴由二根互相啮合的传递螺杆组成。 采用以上方法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技术一种轴承滚子无损检测系统,包括涡流检测系统和视觉检测系统,所 述的涡流检测系统包括硬度检测模块和涡流探伤模块;所述的视觉检测系统包括外圆周表 面检测模块、小端面及倒角检测模块和大端面及倒角检测模块;本技术可用于全面检 测滚子材质硬度,表面及近表面探伤,外圆周表面、小端面及倒角和大端面及倒角的各表面 外观。本技术且自动化程度高、检测一致性好,效率高。 作为改进,所述的涡流探伤模块还包括涡流探头和涡流控制器,所述的涡流探头 安装于传送机构的上方。涡流探头结构简单,配合传送机构可有效实现滚子的表面及近表 面探伤。 作为改进,所述的外圆周表面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一照明模块和第一照相装置,所 述的第一照明模块安装于传送机构上方,所述的第一照相装置位于第一照明模块的上方, 所述的第一照明模块发出的光线照射在滚子的外圆周表面后反射入第一照相装置成像。使 用涡流探头配合传送机构检测外圆周表面,检测无死角,保证了检测的精度,提高了检测的 效率。 作为改进,所述的小端面及倒角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二照明模块、第二照相装置和 棱镜,所述的第二照明模块位于传送机构的正前方,所述的棱镜位于传送机构的正前方,所 述的第二照相装置位于所述棱镜的侧边,所述的第二照明模块发出的光线照射在滚子的小 端面后经反射后通过棱镜折射入第二照相装置成像。在传输过程中,传输通道限定了被测 滚子的小端面能够朝向第二照明模块和棱镜,能够更加快捷且稳定地撷取被测滚子的小端 面倒角的图像。 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二照明模块包括第一球积分光源和第一环形光源,所述的第 一球积分光源呈发光面朝前的半球型壳体且壳体中心带有容纳滚子通过的通孔,所述的第 一环形光源的发光面正对于所述的第一球积分光源的发光面。米用球积分光源和环形光源 互相配合,球积分光源具有积分效果的半球面内壁,使整个图像的的照度十分均匀,光线可 照射到滚子的整个外表面,照明无死角,保证成像效果。 作为改进,所述的大端面及倒角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三照明模块和第三照相装置, 所述的第三照明模块位于所述的工装盘对应槽口的正上方,所述的第三照相装置位于第三 照明模块的正上方,所述的第三照明模块发出的光线照射在滚子的大端面后反射入第三照 相装置成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检测精度。工装盘的槽口接收从出料口出来的滚子,工装 盘转动后槽口正对第三照明模块和第三照相装置,槽口限定了被测滚子的大端面朝上被检 测,结构稳定,结果精确。 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三照明模块包括第二球积分光源和第二环形光源,所述的第 二球积分光源呈发光面朝上的半球型壳体且壳体中心设有与所述的工装盘槽口对应的通 孔,所述的第二环形光源的发光面正对于所述的第二球积分光源的发光面。采用球积分光 源和环形光源互相配合,球积分光源具有积分效果的半球面内壁,使整个图像的的照度十 分均匀,光线可照射到滚子的整个外表面,照明无死角,保证成像效果。 作为改进,所述的传送机构包括两根可同向同步转动的传递轴,所述的两根传递 轴长度相同,并列安装。用传输机构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滚子无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涡流检测系统和视觉检测系统, 所述的涡流检测系统包括硬度检测模块(1)和涡流探伤模块(2);所述的视觉检测系统包括外圆周表面检测模块(3)、小端面及倒角检测模块(4)和大端面及倒角检测模块(5); 所述的硬度检测模块(1)的出口端和所述的涡流探伤模块(2)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的涡流探伤模块(2)的出口端和所述的外圆周表面检测模块(3)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的涡流探伤模块(2)和所述的外圆周表面检测模块(3)下方设有传送机构(6);所述的外圆周表面检测模块(3)的出口端和所述的小端面及倒角检测模块(4)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的小端面及倒角检测模块(4)包括出料头(4.1),所述的大端面及倒角检测模块(5)包括带有槽口的工装盘(5.1),所述的出料头(4.1)和所述的工装盘(5.1)的槽口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阳李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欧谱洛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