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浮动盲插自短路矩形电连接器,包括头壳体、座壳体、插针、插针绝缘件、插孔、插孔绝缘件和短路板,短路板穿接于插针上且短路板内侧弹性抵紧插针绝缘件,所述插针上穿接有长度不大于短路板厚度的定位簧,定位簧与短路板呈在短路板距离插针绝缘件最大弹性张开位置完全接触短路板连接状态,插针直径小于短路板穿接插针的孔的孔径。该连接器结构紧凑,制造、使用方便、成本低,能有效避免长期插拔造成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短路性能和连接器传输性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浮动盲插自短路矩形电连接器,包括头壳体、座壳体、插针、插针绝缘件、插孔、插孔绝缘件和短路板,短路板穿接于插针上且短路板内侧弹性抵紧插针绝缘件,所述插针上穿接有长度不大于短路板厚度的定位簧,定位簧与短路板呈在短路板距离插针绝缘件最大弹性张开位置完全接触短路板连接状态,插针直径小于短路板穿接插针的孔的孔径。该连接器结构紧凑,制造、使用方便、成本低,能有效避免长期插拔造成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短路性能和连接器传输性能。【专利说明】淳动盲插自短路矩形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具体说是一种浮动盲插自短路矩形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代电子技术朝智能化、模块化、自动化以及微型 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对电连接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设备为防止误通电带来不必的后 果,要求在未通电使用前,电路之间呈现短路状态,通过连接器的自短路实现电路的保护。 如专利号为201320020751. 0公开的一种短路保护的电连接器,针件上设有绝缘部,短路簧 片设置在插头面板上,弹性件推动插头面板使短路簧片贴紧插针件并将所有插针件短接, 插座推动插头面板使短路簧片移动至绝缘部解除短路状态,虽然能实现插头插接前短路和 插接时接触短路功能,但其短路簧片夹紧在插针件或绝缘部上来回滑动连接,短路簧片易 造成对插针和绝缘部的摩擦损伤,长期使用后,插针和绝缘部易损坏,影响短路性能以及插 针传输性能。 另有,现有国内电连接器在加工精度与产品精度上无法同时满足,必须通过增加 浮动装置弥补精度的不足实现连接器的顺利插合,浮动装置增加了制造成本以及安装难 度,不便于快速插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制造、使用方便、成本 低,能有效避免长期插拔造成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短路性能和连接器传输性能的浮 动盲插自短路矩形电连接器。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动盲插自短路矩形电连接器,包括头壳体、 座壳体、插针、插针绝缘件、插孔、插孔绝缘件和短路板,短路板穿接于插针上且短路板内侧 弹性抵紧插针绝缘件,其技术特点是所述插针上穿接有长度不大于短路板厚度的定位簧, 定位簧与短路板呈在短路板距离插针绝缘件最大弹性张开位置完全接触短路板连接状态, 插针直径小于短路板穿接插针的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短路板抵紧插针绝缘件的弹性收缩量大于短路板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短路板与插针绝缘件之间的插针上套接有绝缘子,绝缘子外径不 大于短路板穿接插针的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短路板内侧垂直设置螺杆,插针绝缘件上设有导向孔,螺杆与导向 孔对应插接导向,螺杆上连接有沿螺杆轴向设置的弹簧一端,弹簧另一端抵紧于插针绝缘 件朝向短路板一侧侧面或导向孔底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插孔绝缘体沿座壳体轴向和/或径向弹性限位。 再进一步地,所述头壳体和座壳体相互插合的内、外腔开口处圆弧倒角,头壳体和 座壳体相互插合的内、外腔转角边圆弧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 1、头壳体未插合座壳体时,短路板在螺杆和弹簧作用下处于距离插针绝缘体的最 大弹性张开位置,插针上的定位簧穿接在短路板内成连接插针和短路板状态,头壳体为短 路状态;头壳体插合座壳体时,短路板由螺杆导向克服弹簧作用朝插针绝缘体移动,插针上 定位簧脱开与短路板的接触,同时插针对应间隙穿接于短路板内,头壳体为非短路状态,插 针插合插孔,短路功能随连接器插合而解除,并在插合分离后自动恢复,从而实现电连接器 的短路保护,短路板的短路功能只在定位簧部位实现,在插针持续穿过短路板的过程中,插 针与短路板不接触,插针无损伤,电连接器的短路和使用性能有保证,有利于延长电连接器 的使用寿命;在插针上套接绝缘子,有效避免插针与短路板在电连接器插合时的短路接触, 进一步确保使用性能。 2、在头壳体和座壳体对应插合时,头壳体和座壳体相互插合的内、外腔开口处圆 弧倒角能圆滑导向,配合头壳体和座壳体相互插合的内、外腔转角边圆弧倒角,实现电连接 器的盲插、防误插功能;插孔绝缘体沿座壳体轴向和/或径向弹性限位;通过弹性限位调整 绝缘体与座壳体的配合间隙来实现自由浮动,确保插头座的顺利插合,进一步提高盲插便 捷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头壳体1,插针2,针前绝缘体3,针后绝缘体4,卡簧5,导向孔6,弹簧7,螺 杆8,短路板9,定位簧10,绝缘子11,座壳体12,插孔13,孔前绝缘体14,孔后绝缘体15,浮 动弹簧16,螺钉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图1-3所示,一种浮动盲插自短路矩形电连接器包括头壳体1、插针2、针前绝缘体 3、针后绝缘体4、卡簧5、导向孔6、弹簧7、螺杆8、短路板9、定位簧10、绝缘子11、座壳体12、 插孔13、孔前绝缘体14、孔后绝缘体15、浮动弹簧16和螺钉17。插针2穿接于针前绝缘体 3和针后绝缘体4上,针后绝缘体4经卡簧5固定连接于头壳体1内,短路板9穿接于插针 2上且短路板9内侧弹性抵紧针前绝缘体3,插针2上穿接有长度不大于短路板9厚度的定 位簧10,定位簧10与短路板9呈在短路板距离针前绝缘体3最大弹性张开位置完全接触短 路板连接状态,插针2直径小于短路板8穿接插针的孔的孔径;短路板9抵紧插针绝缘件的 弹性收缩量大于短路板厚度;短路板8与针前绝缘体3之间的插针2上套接有绝缘子11, 绝缘子外径不大于短路板穿接插针的孔的孔径;短路板9内侧垂直设置螺杆8,针前绝缘件 上设有导向孔6,螺杆8与导向孔6对应插接导向,螺杆上连接有沿螺杆轴向设置的弹簧7 一端,弹簧另一端抵紧于针前绝缘体朝向短路板一侧侧面或导向孔底端面;插孔13穿接于 孔前绝缘体14和孔后绝缘体15内,孔后绝缘体沿座壳体轴向和/或径向弹性限位穿设于 座壳体12内,孔后绝缘体15经浮动弹簧16轴向抵紧座壳体12轴向弹性限位,孔后绝缘体 15的外圆周壁上经径向穿过座壳体12的螺钉17和浮动弹簧径向弹性限位;头壳体和座壳 体相互插合的内、外腔开口处圆弧倒角,头壳体和座壳体相互插合的内、外腔转角边圆弧倒 角。【权利要求】1. 一种浮动盲插自短路矩形电连接器,包括头壳体、座壳体、插针、插针绝缘件、插孔、 插孔绝缘件和短路板,短路板穿接于插针上且短路板内侧弹性抵紧插针绝缘件,其特征在 于:所述插针上穿接有长度不大于短路板厚度的定位簧,定位簧与短路板呈在短路板距离 插针绝缘件最大弹性张开位置完全接触短路板连接状态,插针直径小于短路板穿接插针的 孔的孔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盲插自短路矩形电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短路板抵紧 插针绝缘件的弹性收缩量大于短路板厚度。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动盲插自短路矩形电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短路板 与插针绝缘件之间的插针上套接有绝缘子,绝缘子外径不大于短路板穿接插针的孔的孔 径。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动盲插自短路矩形电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动盲插自短路矩形电连接器,包括头壳体、座壳体、插针、插针绝缘件、插孔、插孔绝缘件和短路板,短路板穿接于插针上且短路板内侧弹性抵紧插针绝缘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上穿接有长度不大于短路板厚度的定位簧,定位簧与短路板呈在短路板距离插针绝缘件最大弹性张开位置完全接触短路板连接状态,插针直径小于短路板穿接插针的孔的孔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学俊,常新峰,徐继华,殷志根,许勇,
申请(专利权)人:泰兴市航联电连接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