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放专利>正文

一种排乳注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55160 阅读:8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乳注药管,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通奶针受结构限制,容易掉落,且需要反复插入乳道内,使伤口不能及时愈合,减缓组织恢复,延长治疗周期,影响牲畜健康的问题,该装置包括中空排乳管、与中空排乳管相配合的栓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奶针能够用于产奶动物乳道,对于减少乳道的二次伤害,保护乳道不被挤压,促进乳道的快速恢复,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排乳注药管,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通奶针受结构限制,容易掉落,且需要反复插入乳道内,使伤口不能及时愈合,减缓组织恢复,延长治疗周期,影响牲畜健康的问题,该装置包括中空排乳管、与中空排乳管相配合的栓塞。本技术的通奶针能够用于产奶动物乳道,对于减少乳道的二次伤害,保护乳道不被挤压,促进乳道的快速恢复,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兽用辅助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排乳注药 管。 一种排乳注药管
技术介绍
产乳动物主要指奶牛、羊等能够产奶的动物。产乳动物在产奶过程中,乳道容易受 到伤害,或者因为乳道狭窄,在手术后,会形成剖伤。当产乳动物的乳道受伤后,乳道应当保 持静置,并向其中注入抗菌消炎、促组织生长类药物,以使伤口尽快恢复。由于乳汁是高蛋 白物质,容易滋生细菌,因而在治疗期间,应当排除所分泌的乳汁,并且不能挤压伤口。排净 乳汁后,再向乳道内注入药物,封闭乳口,隔离外界对乳头的污染,进而使伤口痊愈,恢复正 常产乳状态。 目前,产物动物受伤后,药物的注入与乳汁的排出主要依靠通奶针完成。通奶针主 要按照中华人农业行业标准NY1621-2008生产,其存在如下缺点:第一,通奶针为直管状, 插入后容易掉落,进而使通奶针受到污染,需要重新进行消毒处理,费时费力;第二,受通奶 针结构限制,每次使用时,通奶针需要塞入乳道内,使用完毕后立即取出,由于需要多次取 乳,因而对乳道的伤害较大,从而使治疗周期进一步延长;第三,通奶针上有锋利的豁口,其 在进出乳头时,极其容易造成乳头孔微创,从而给乳道带来二次伤害。 综上所述,现有的通奶针受结构限制,容易掉落,可能导致污染情况的发生,需要 反复插入乳道内,会反复刺激乳道,使伤口不能及时愈合,减缓组织的恢复,延长治疗周期, 影响牲畜的健康,不利于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其上有锋利的豁口,会给乳道带来二 次伤害。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医疗器械装置,以解决前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通奶针受结构限制,容易掉落,且需要反复 插入乳道内,使伤口不能及时愈合,减缓组织恢复,延长治疗周期,影响牲畜健康的问题,提 供一种排乳注药管。本技术的通奶针能够用于产奶动物乳道,对于减少乳道的二次伤 害,保护乳道不被挤压,促进乳道的快速恢复,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排乳注药管,包括中空排乳管、与中空排乳管相配合的栓塞,所述中空排乳管 内设置有中空管,所述中空排乳管包括插入件、连接件、尾翼,所述插入件为圆锥形,所述插 入件通过连接件与尾翼相连,所述插入件的底面、连接件与尾翼之间形成环形凹槽,所述插 入件上还设置有与中空管连通的开孔,所述中空管的一端经插入件、连接件、尾翼与空气连 通。 所述尾翼为环状。 所述连接件为圆柱形,所述插入件的底面半径大于连接件的半径。 所述插入件、连接件、尾翼之间固定连接。 toon] 所述插入件、连接件、尾翼之间采用一体成型。 所述栓塞包括与中空管相配合的塞杆、与塞杆相连的手柄。 所述塞杆与中空管形成紧配合。 所述中空排乳管由非硬质材料制成。 所述中空排乳管由塑料或橡胶或泡沫制成。 所述中空排乳管、栓塞由非硬质材料制成。 所述中空排乳管、栓塞由塑料或橡胶或泡沫制成。 针对前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 申请人:对通奶针的结构进行了全新改进,提供一种排乳 注药管。该排乳注药管包括中空排乳管、栓塞,中空排乳管内设置有中空管,栓塞与中空排 乳管相配合,用以插入中空管内。其中,中空排乳管包括插入件、连接件、尾翼。插入件为圆 锥形,插入件通过连接件与尾翼相连,插入件的底面、连接件与尾翼之间形成环形凹槽。采 用该结构,圆锥形的插入件较为容易的插入乳道内,同时本技术的装置插入后,环形凹 槽能够起到固定的作用,使本技术与乳道之间保持静止。经过测定,采用本技术能 够长时间停留于乳道内,因而能够通过本技术进行排乳、药物注射,同时能够保持乳道 的静止,使乳道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有利于乳道的快速的恢复,实现静置治疗的目的。插入 件上还设置有与中空管连通的开孔,中空管的一端经插入件、连接件、尾翼与空气连通。改 用该方式,能够直接通过中空管,实现排乳、药物注射功能。 本技术使用时,先排尽乳道内的乳汁,并对使用者的双手、产乳动物的乳道进 行彻底消毒,然后将本技术浸染润滑剂,再将浸染润滑剂后的本技术置入乳道内, 插入件进入乳道后,环形凹槽与括约肌相配合,此时连接件位于乳道口括约肌部,连接件能 够起到固定作用,使本技术既不上行,也不下落。然后将将栓塞通过中空排乳管的尾翼 插入中空管内,从而对中空管起到封闭作用,有效隔绝外部细菌进入乳道内。在排乳或注药 时,将中空管内的栓塞拔出,即可通过中空管完成相应的排乳或注药。本技术能够与乳 道保持静止,能长时间置于乳道内,一般可十二小时左右更换一次,无需反复插入乳道内, 避免了类似通奶针对于乳道的伤害,对于实现乳道的静置治疗,促进乳道的快速恢复,具有 重要意义。 进一步,尾翼为环状。连接件为圆柱形,插入件的底面半径大于连接件的半径。插 入件、连接件、尾翼之间固定连接,优选插入件、连接件、尾翼之间采用一体成型。进一步,栓 塞包括与中空管相配合的塞杆、与塞杆相连的手柄,塞杆能够与中空管配合,手柄便于栓塞 的取放。塞杆与中空管形成紧配合。进一步,中空排乳管、栓塞由非硬质材料制成,作为优 选,中空排乳管、栓塞由塑料或橡胶或泡沫制成。采用塑料或橡胶或泡沫作为本技术的 制作材料,能够使本技术较为柔软,更加适于乳道,减少对乳道的伤害。 本现有的通奶针相比,本技术长时间置于乳道内,保持乳道的相对静止,能有 效避免现有通奶针对乳道的伤害,有效避免了现有通奶针所存在的多次插入问题。本实用 新型除能减少对乳道的伤害外,还能实现静置治疗的目的,加速伤口的快速愈合,缩短治疗 周期。通过本技术,能够实现通奶、给药的功能,经过实际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 时,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还设置有栓塞,能够防止乳汁自动流出,避免乳汁与细菌接触,避免细菌 滋生对乳道产生的影响,并且在需要时,进行排奶、注药。栓塞的使用,能够防止细菌进入乳 道,减少乳道感染的风险。本技术对于保护乳道不被挤压,促进伤口的快速恢复,具有 显著的进步意义。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中空排乳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栓塞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中空排乳管,2为栓塞,3为中空管,4为插入件,5为连接件,6为尾 翼,7为开孔,8为塞杆,9为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中空排乳管、与中空排乳管相配合的栓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乳注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排乳管、与中空排乳管相配合的栓塞,所述中空排乳管内设置有中空管,所述中空排乳管包括插入件、连接件、尾翼,所述插入件为圆锥形,所述插入件通过连接件与尾翼相连,所述插入件的底面、连接件与尾翼之间形成环形凹槽,所述插入件上还设置有与中空管连通的开孔,所述中空管的一端经插入件、连接件、尾翼与空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放
申请(专利权)人:陈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