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环形装配式地下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54045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壁环形装配式地下通道。包括顶板、左侧墙、右侧墙和底板;所述顶板为薄壁外凸圆弧状板,底板为平板;所述左侧墙和右侧墙结构相同,上部为与顶板光滑过渡的长弧板,下部为与底板光滑过渡的向内侧弯曲的短弯板;左侧墙的上端和右侧墙的上端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顶板的左右两端,左侧墙的下端和右侧墙的下端分别对称地配置连接在底板的左右两端,构成薄壁环形封闭的装配式地下通道的标准节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采用工厂化预制,结构质量好,施工效率高,工程造价低,通道节段可以标准化、模块化,通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薄壁环形装配式地下通道。包括顶板、左侧墙、右侧墙和底板;所述顶板为薄壁外凸圆弧状板,底板为平板;所述左侧墙和右侧墙结构相同,上部为与顶板光滑过渡的长弧板,下部为与底板光滑过渡的向内侧弯曲的短弯板;左侧墙的上端和右侧墙的上端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顶板的左右两端,左侧墙的下端和右侧墙的下端分别对称地配置连接在底板的左右两端,构成薄壁环形封闭的装配式地下通道的标准节段。本技术优点是采用工厂化预制,结构质量好,施工效率高,工程造价低,通道节段可以标准化、模块化,通用性好。【专利说明】
本技术属于公路工程或地下通道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地下通 道结构。 一种薄壁环形装配式地下通道
技术介绍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小桥涵全线分布较多,现浇工艺需要大量的现场设施,存在施 工进度低、工程造价高、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因此,需要研制一种在公路工程或地下工程 领域实用的预制的装配式地下通道结构,以达到在现场装配各个构件时省工省时模块化快 速装配的目的。现有的装配式地下通道的结构,主要以装配式箱涵和装配式盖板涵为主。装 配式箱涵自重较大,因此对吊装运输设备要求较高。装配式盖板涵的缺点是钢筋用量较大, 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装配式地下通道结构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薄壁环形装 配式地下通道。 一种薄壁环形装配式地下通道由三块以上的构件组合而成,所述三块以上的构件 为顶板1、左侧墙2、右侧墙3和底板4 ;所述顶板1为薄壁外凸圆弧状板,底板4为平板;所 述左侧墙2和右侧墙3结构相同,上部为与顶板1光滑过渡的长弧板,下部为与底板4光滑 过渡的向内侧弯曲的短弯板;左侧墙2上端和右侧墙3上端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顶板 1的左右两端,左侧墙2下端和右侧墙3下端分别对称地配置连接在底板4的左右两端,构 成薄壁环形封闭的装配式地下通道的标准节段;所述左侧墙2的外侧壁下部均布设有左前 撑块5和左后撑块7,同样,在右侧墙3外侧壁下部均布设有右前撑块6和右后撑块8 ;在顶 板1的外侧壁上、左侧墙2的弧形外侧壁上和右侧墙3的弧形外侧壁上分别嵌装有一些外 凸的吊环。 所述薄壁环形装配式地下通道的标准节段的长度L为3米或1米。 所述顶板1、左侧墙2和右侧墙3均为在工厂内预制完成后再运输至现场安装的钢 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大小形状结构相同的左侧墙2和右侧墙3两者可以互换使用。 所述顶板1的内壁曲率半径札为1.4米?2. 8米,顶板1的厚度t为0.20米? 0· 32 米。 所述右侧墙3的上部曲率半径R2为1. 2米?4. 0米,右侧墙3下部曲率半径R3为 0.4米?1.2米。 所述左侧墙2的上端和右侧墙3的上端均有结构相同的内凹槽,且分别与顶板1 的左右两端下端的凸块通过弯螺栓咬合环向相连接。 底板4为现场浇筑的矩形状平板。 右前撑块6为三角形块,其两侧面为相互平行的三角形平面,其前后面为顶部呈 锐角夹角相连的矩形平面,底面的矩形平面四边分别与两侧面三角形平面底部和前后的矩 形平面底部相连接;左前撑块5、左后撑块7、右后撑块8均与右前撑块6结构形状相同。 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装配工艺快捷明了,以一座50m长的通道为例,拼装一般仅需要2-3各工作日; 2.经济效益明显,薄壁环形装配式地下通道的平均合同单价比盖板式通道的单价 降低约13%。 按通行能力选取参数确定的装配式弧形通道结构形状,在事先选定装配式弧形通 道的标准净空高度H、标准净空宽度B和顶板的顶板半圆心角α的情况下,上部的顶板左右 两侧分别与左侧墙上端和右侧墙上端平滑圆弧地连接,下部的底板左右两端分别与左侧墙 下端和右侧墙下端平滑圆弧相切地连接;参见图10,本装配式弧形通道结构形状中: (1)顶板的顶板内壁半径Ri由以下方程式计算得到: B 札=- (1) 2Sina 式(1)中B为标准净空宽度H,a为顶板半圆心角; (2)左侧墙和右侧墙两者的侧墙上部圆弧半径R2由以下方程式计算得到: Η R2=- (2) Cos a -Sin a +1 式(2)中H为标准净空高度H,a同式(1); (3)左侧墙和右侧墙两者的侧墙下部圆弧半径R3由以下方程式计算得到: (1-Sin a )H R3=- (3) Cos a -Sin a +1 式(3)中 H 同式(2),a 同式(1); 以上三个方程式中:Η、B单位为米,a单位为度,则所得Rp R2和R3的单位为米, 按以上所得尺寸&、R2和R 3,可制作顶板、左侧墙和右侧墙各构件的模板,制成的各构件组 装相连后可得到对应确定的装配式弧形通道结构形状。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左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右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顶板的俯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顶板的仰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右侧墙的左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右侧墙的右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为顶板主视示意图,图中&为顶板的内壁曲率半径,t为顶板厚度。 图8为右侧墙主视示意图,图中R2为右侧墙上部曲率半径,R3为右侧墙下部曲率 半径。 图9为右前撑块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按通行能力选取参数的本技术横剖图。 图11为本技术的三段拼装左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技术的三段拼装右视三维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序号:顶板1、左侧墙2、右侧墙3、底板4、左前撑块5、右前撑块6、左后撑块 7、右后撑块8、左前吊环9、右前吊环10、左后吊环11、右后吊环12、前上吊环13、前下吊环 14、后上吊环15、后下吊环16、前上部吊环17、前下部吊环18、后上部吊环19、后下部吊环 20 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 一种薄壁环形装配式地下通道包括顶板1、左侧墙2、右侧墙3和 底板4。顶板1为薄壁外凸圆弧状板,底板4为平板。左侧墙2和右侧墙3结构相同,上部 为与顶板1光滑过渡的长弧板,下部为与底板4光滑过渡的向内侧弯曲的短弯板。左侧墙 2上端和右侧墙3上端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顶板1的左右两端,左侧墙2下端和右侧 墙3下端分别对称地配置连接在底板4的左右两端,构成薄壁环形封闭的装配式地下通道 的标准节段。左侧墙2的外侧壁下部均布安装有左前撑块5和左后撑块7,同样,在右侧墙 3外侧壁下部均布设有右前撑块6和右后撑块8。在顶板1的外侧壁上、左侧墙2的弧形外 侧壁上和右侧墙3的弧形外侧壁上分别嵌装有一些外凸的吊环。 如图1和图2所示,由顶板1、左侧墙2、右侧墙3、底板4、左侧墙2外侧壁下部前 后处的左前撑块5、左后撑块7以及右侧墙3外侧壁下部前后处的右前撑块6、右后撑块8 一起构成本技术一种薄壁环形装配式地下通道结构单个构件组装成的一个标准节段, 所述的标准节段长度L为3米,如图11和图12所示,按地下通道的实际长度需要,可以由 多个相同的标准节段纵向相连组装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壁环形装配式地下通道,由三块以上的构件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块以上的构件为顶板(1)、左侧墙(2)、右侧墙(3)和底板(4);所述顶板(1)为薄壁外凸圆弧状板,底板(4)为平板;所述左侧墙(2)和右侧墙(3)结构相同,上部为与顶板(1)光滑过渡的长弧板,下部为与底板(4)光滑过渡的向内侧弯曲的短弯板;左侧墙(2)上端和右侧墙(3)上端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顶板(1)的左右两端,左侧墙(2)下端和右侧墙(3)下端分别对称地配置连接在底板(4)的左右两端,构成薄壁环形封闭的装配式地下通道的标准节段;所述左侧墙(2)的外侧壁下部均布设有左前撑块(5)和左后撑块(7),同样,在右侧墙(3)外侧壁下部均布设有右前撑块(6)和右后撑块(8);在顶板(1)的外侧壁上、左侧墙(2)的弧形外侧壁上和右侧墙(3)的弧形外侧壁上分别嵌装有一些外凸的吊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可杨晓光陈发根郑建中曹光伦左敦礼张其云王宏斌马祖桥王胜斌董阁吴刚席进阮欣潘家升杨牧盘杨新苏陈维平赵可肖唐军孙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