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磁保持继电器的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51116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7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磁保持继电器的壳体。现有技术中的用于磁保持继电器的壳体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动簧组合和静簧组合在封胶时,磁钢组件易发生退磁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磁保持继电器的壳体,包括基座、轭铁组合、磁钢组件、动簧组合、静簧组合和用于推动动簧组合的推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座体、上盖和下盖,所述座体上设有一号腔和二号腔,所述动簧组合和静簧组合位于一号腔内,所述轭铁组合和磁钢组件位于二号腔内,所述上盖盖合在一号腔上,所述下盖盖合在二号腔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由于安装顺序灵活,可避免封胶时时磁钢组件发生退磁。(*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磁保持继电器的壳体。现有技术中的用于磁保持继电器的壳体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动簧组合和静簧组合在封胶时,磁钢组件易发生退磁现象。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磁保持继电器的壳体,包括基座、轭铁组合、磁钢组件、动簧组合、静簧组合和用于推动动簧组合的推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座体、上盖和下盖,所述座体上设有一号腔和二号腔,所述动簧组合和静簧组合位于一号腔内,所述轭铁组合和磁钢组件位于二号腔内,所述上盖盖合在一号腔上,所述下盖盖合在二号腔上。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由于安装顺序灵活,可避免封胶时时磁钢组件发生退磁。【专利说明】一种用于磁保持继电器的壳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磁保持继电器的壳体,主要适用于电子仪表领域。
技术介绍
用于磁保持继电器的壳体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 转换电路等作用,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用于磁 保持继电器的壳体通常包括基座、轭铁组合、磁钢组件、动簧组合、静簧组合和推动片,线圈 绕制在轭铁组合的骨架上,线圈内的电流方向发生改变时,轭铁组合中的轭铁将会使得磁 钢组件转动,从而推动推动片,使得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或闭合。 现有技术中的用于磁保持继电器的壳体有以下缺点:1.结构不够紧凑,造成成本 上升,不利于市场竞争;2.部件安装完成后,需要对静簧组合和动簧组合进行封胶,而封胶 温度较高,但是磁钢组件在超过一定的温度后,会出现退磁的现象,从而会影响到继电器的 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 理,防水效果好的用于磁保持继电器的壳体。 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磁保持继电器的壳体包括 基座、轭铁组合、磁钢组件、动簧组合、静簧组合和用于推动动簧组合的推动片;所述轭铁组 合、动簧组合和静簧组合均固定在基座上;所述基座上固定有支撑片,所述磁钢组件转动连 接在支撑片上;所述静簧组合上设有静触点,所述动簧组合上设有与静触点相配的动触点, 所述静触点位于动触点运动方向的一侧;所述磁钢组件上设有用于往复拨动推动片的拨动 杆,所述推动片上开有限位槽,所述拨动杆卡在限位槽内,所述推动片上开有卡槽,动簧组 合的动簧活动片卡入卡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座体、上盖和下盖,所述座体上设 有一号腔和二号腔,所述动簧组合和静簧组合位于一号腔内,所述轭铁组合和磁钢组件位 于二号腔内,所述上盖盖合在一号腔上,所述下盖盖合在二号腔上。现有技术中基座通常包 括座体和一个盖体,因此轭铁组合、磁钢组件、动簧组合和静簧组合需要按顺序安装完成, 然后再对动簧组合和静簧组合进行封胶,而封胶温度较高,会使磁钢组件产生退磁现象,本 技术采用上盖和下盖的设计后,磁钢组件分别和动簧组合、静簧组合的安装顺序互不 影响,因而可先安装动簧组合和静簧组合到一号腔内并进行封胶处理,封胶处理时,由于还 没有安装磁钢组件,因而不会发生退磁现象,然后盖上上盖,最后再从另一侧把磁钢组件安 装到二号腔内,并盖上下盖。 本技术所述静簧组合包括静簧座和连接片,所述静簧座、连接片和静簧接线 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静触点设置在静簧座上。静簧组合组合为一体式结构,便于加工,适 合批量生产。 本技术所述静簧组合折弯形成,且静簧座与连接片垂直,连接片与静簧接线 片垂直。静簧组合的折弯处壁厚相对较薄,因而当静簧组合上产生应力时,应力会集中在折 弯处,因此不会影响到静簧座、连接片和静簧接线片,从而发生偏离,因此可确保静簧组合 正常工作。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上 盖和下盖的设计后,磁钢组件分别和动簧组合、静簧组合的安装顺序互不影响,因而可先安 装动簧组合和静簧组合到一号腔内并进行封胶处理,封胶处理时,由于还没有安装磁钢组 件,因而不会发生退磁现象,然后盖上上盖,最后再从另一侧把磁钢组件安装到二号腔内, 并盖上下盖。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磁保持继电器的壳体去掉上盖和下盖的结构示 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动簧组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磁钢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推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静簧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用于磁保持继电器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 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8,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磁保持继电器的壳体包括基座1、轭铁组合2、 磁钢组件3、动簧组合4、静簧组合5和推动片6。 本实施例中的轭铁组合2、动簧组合4和静簧组合5均固定在基座1上;基座1上 固定有支撑片11,支撑片11上开有轴孔,磁钢组件3上具有转轴,转轴配合在轴孔内,从而 使磁钢组件3转动连接在支撑片11上;轭铁组合2包括骨架21、轭铁22、铁芯23和线圈引 出脚24,线圈绕制在骨架21上,并且线圈位于铁芯我3外侧,铁芯23固定在骨架21内,轭 铁22固定在骨架21两端,线圈引出脚24固定在骨架21上,线圈引出脚24用于与外部电 源连接;磁钢组件3两端均设有上限为面31和下限位面32,轭铁22的端部位于上限为面 31和下限位面32之间,轭铁22可限制磁钢组件3的转动量,其转动角度为上限为面31和 下限位面32之间的角度;静簧组合5上设有静触点51,动簧组合4包括动簧座41、动簧活 动片42和动黃接线片44,动黃座41和动黃活动片42连接,动黃活动片42上设有与静触 点51相配的动触点43,静触点51位于动触点43运动方向的一侧;基座1上开有用于安装 推动片6的安装槽12,安装槽12的长度大于推动片6,推动片6上开有卡槽61,动簧组合4 的动簧活动片42卡入卡槽61中,动簧活动片4可随推动片6的移动而运动;磁钢组件3上 设有用于往复拨动推动片6的拨动杆33,推动片6上开有限位槽62,拨动杆33卡在限位槽 62内,磁钢组件3转动时,拨动杆33推动推动片6,从而推动动簧活动片4,使得动触点43 靠近或远离静触点51 ;推动片6与铁芯23平行设置,静簧组合5上设有静簧接线片52,动 簧接线片44和静簧接线片52均垂直于铁芯23,推动片6与铁芯23平行设置,轭铁组合2、 磁钢组件3和推动片6依次设置,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动簧接线片44和静簧接线片52均垂 直于铁芯23,电表分别与动簧接线片44和静簧接线片52插接后,电表位于轭铁组合2侧边 的中心位置,因此电表的磁场对轭铁组合2的磁场的影响程度基本一致,可使轭铁组合2上 的磁场强度较为均匀,因而基本不会影响性能。 本实施例中的动簧组合4和静簧组合5均为3组。 本实施例中的基座1包括座体13、上盖14和下盖15,座体13上设有一号腔131和 二号腔132,动簧组合4和静簧组合5位于一号腔131内,轭铁组合2和磁钢组件3位于二 号腔132内,上盖14盖合在一号腔131上,下盖15盖合在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磁保持继电器的壳体,包括基座、轭铁组合、磁钢组件、动簧组合、静簧组合和用于推动动簧组合的推动片;所述轭铁组合、动簧组合和静簧组合均固定在基座上;所述基座上固定有支撑片,所述磁钢组件转动连接在支撑片上;所述静簧组合上设有静触点,所述动簧组合上设有与静触点相配的动触点,所述静触点位于动触点运动方向的一侧;所述磁钢组件上设有用于往复拨动推动片的拨动杆,所述推动片上开有限位槽,所述拨动杆卡在限位槽内,所述推动片上开有卡槽,动簧组合的动簧活动片卡入卡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座体、上盖和下盖,所述座体上设有一号腔和二号腔,所述动簧组合和静簧组合位于一号腔内,所述轭铁组合和磁钢组件位于二号腔内,所述上盖盖合在一号腔上,所述下盖盖合在二号腔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良邓小庭施耀沈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众信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