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MBR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49807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7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脱氮除磷MBR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区、好氧区和膜反应区;所述好氧区与膜反应区之间设有连通的斜板区,斜板区内设有斜板,斜板上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通水孔;所述膜反应区内设有回流管道,回流管道进水端处设有第三曝气装置,第三曝气装置通过曝气管道与鼓风机连接,回流管道的出水端穿过斜板区连接至好氧区上方;所述膜反应区顶部设有物理脱氮区,脱氮除磷区通过过水口与回用水区连接,所述物理脱氮除磷区设有加药模块,加药模块通过采水管道与膜组件出水口连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脱氮除磷效果,延长膜组件寿命,是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达到GB-18918-2002的一级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脱氮除磷MBR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区、好氧区和膜反应区;所述好氧区与膜反应区之间设有连通的斜板区,斜板区内设有斜板,斜板上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通水孔;所述膜反应区内设有回流管道,回流管道进水端处设有第三曝气装置,第三曝气装置通过曝气管道与鼓风机连接,回流管道的出水端穿过斜板区连接至好氧区上方;所述膜反应区顶部设有物理脱氮区,脱氮除磷区通过过水口与回用水区连接,所述物理脱氮除磷区设有加药模块,加药模块通过采水管道与膜组件出水口连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脱氮除磷效果,延长膜组件寿命,是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达到GB-18918-2002的一级标准。【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脱氮除磷效果的污水处理 装直。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MBR装置
技术介绍
氮和磷均是动植生长所必须的元素,是蛋白质的构成元素之一,对人类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但是氮、磷元素的过量,对动植物的生长均会带来负面影响。如氮、磷在水中含 量过高,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引发"赤潮"或"水华"等污染现象。为了有效遏制水体富 营养化的趋势,不少国家地区都出台了严格的氮、磷排放标准。故脱氮除磷便成为污水处理 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 生物脱氮除磷最成熟的工艺为Α-Α-0工艺,该工艺结构简单、耗时短,但是却存在 具有以下缺点:脱氮除磷效果差,污泥沉降性能不佳,经该工艺过处理的污水难以达到《城 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标准。 而MBR(膜生物反应器)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的一种污水处理处理装置。它 是将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反应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工艺,取代了传统工艺的二沉池,而且显著 提高了出水水质。随着膜生产技术的提升,膜性能不断提高,其生产成本也不断下降,为膜 生物反应器的普及提供了条件。 专利号为ZL201320253244. 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一体化脱氮除磷MBR装置,该技术 方案中通过将传统的Α2/0工艺和MBR结合并增加物化除磷加药装置进行脱氮除磷,虽然该 技术方案提高了脱氮除磷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点:能耗较大;污泥沉降效果不佳;膜生物 反应区中的膜组件负荷大,且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膜组件负荷小、不易堵塞,脱氮除磷效果 好,能耗小的脱氮除磷MBR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脱氮除磷MBR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区、好氧 区和膜反应区;所述好氧区底部设有第一曝气装置,第一曝气装置通过曝气管道与鼓风机 连接;所述膜反应区中设有膜组件,膜组件下方设有第二曝气装置,第二曝气装置通过曝气 管道与鼓风机连接;所述膜组件出水口与第一采水管连接,第一采水管另一端与第一采水 阀和第二采水阀连接,工作泵出水端与第一采水阀和第三采水阀同时连接,工作泵入水端 与第二采水阀和第四采水阀同时连接,第三采水阀通过第二采水管连接加药模块,第四采 水阀通过第三采水管连接回用水区,回用水区上部设有排水口;所述好氧区与膜反应区之 间设有连通的斜板区,斜板区内设有斜板,斜板上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通水孔;所述膜反应 区内设有回流管道,回流管道进水端底部设有第三曝气装置,第三曝气装置通过曝气管道 与鼓风机连接,回流管道的出水端穿过斜板区连接至好氧区上方;所述膜反应区顶部设有 物理脱氮除磷区,物理脱氮除磷区通过过水口与回用水区连接,所述物理脱氮除磷区设有 加药模块,加药模块通过采水管道与膜组件出水口连接;工作泵、鼓风机、风阀以及所有的 采水阀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斜板的个数为3-6个。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曝气装置为回转式风机曝气盘;第二曝气装置为射流器。 进一步的,所述加药模块内设置碱性加药区,酸性加药区,氧化剂加药区;碱性加 药区通过碱剂阀连接第一采水管,酸性加药区通过酸剂阀连接第一采水管,氧化剂加药区 通过氧化剂阀连接第一采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厌氧区底部设有第一排污口,第一排污口通过第一排污阀连接至 污泥管道;所述斜板区底部设有第二排污口,第二排污口通过第二排污阀连接至污泥管道; 所述膜反应区底部设有第三排污口,第三排污口通过第三排污阀连接至污泥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膜反应区上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直接与污泥管道连通。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可以达到以下技术效果:是经过处理的污水达到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标准;通过对回流管道曝气形 成微动力回流系统,降低能耗,提高脱氮除磷效果;增加斜板区,可沉积部分微小悬浮颗粒, 可以降低膜组件的负荷,减少冲洗次数,提高膜组件寿命;设有物理脱氮除磷区,可以进一 步强化脱氮除磷的效果,提高污水处理质量;设置排污口,可定期对整套装置清洗,提高整 套装置的寿命;设置加药冲洗模块,定期对膜组件冲洗,可以防止膜组件堵塞。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厌氧区,2-曝气管道,3-鼓风机,4-控制器,5-回流管道,6-好氧 区,701-第二采水管,702-第一采水阀,703-第三采水阀,704-工作泵,705-第二采水阀, 706-第四采水阀,707-第三采水管,708-第一采水管,8-加药模块,801-碱性加药区, 802-酸性加药区,803-氧化剂加药区,9-物理脱氮除磷区,10-排水口,11-溢流口,12-回 用水区,13-氧化剂阀,14-酸剂阀,15-碱剂阀,16-污泥管道,17-过水口,18-膜组件, 19-膜反应区,20-第三排污阀,21-第三排污口,22-第二曝气装置,23-第三曝气装置, 24-第二排污阀,25-第二排污口,26-斜板区,27-斜板,28-第一曝气装置,29-第一排污 阀,30-第一排污口,31-风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脱氮除磷MBR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区1、好氧区6和膜 反应区19。好氧区6底部设有第一曝气装置28,第一曝气装置28通过曝气管道2与鼓风 机3连接。膜反应区19中设有膜组件18,膜组件18下方设有第二曝气装置22,第二曝气 装置22通过曝气管道2与鼓风机3连接。膜组件18出水口与第一采水管708连接,第一 采水管708另一端与第一采水阀702和第二采水阀705连接,工作泵704出水端与第一采 水阀702和第三采水阀703同时连接,工作泵704入水端与第二采水阀705和第四采水阀 706同时连接,第三采水阀703通过第二采水管701连接物理脱氮除磷区9,第四采水阀706 通过第三采水管707连接回用水区12,回用水区12上部设有排水口 10。在好氧区6与膜 反应区19之间设有连通的斜板区26,斜板区26内设有3-6个斜板27,且斜板27上设有若 干均匀排列的通水孔。膜反应区19内还有设有回流管道5,回流管道5进水端处设有第三 曝气装置23,第三曝气装置23通过曝气管道2与鼓风机3连接,回流管道5的出水端穿过 斜板区26连接至好氧区6上部。回流管道5进水端处设有第三曝气装置23,形成微动力回 流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MBR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区(1)、好氧区(6)和膜反应区(19);所述好氧区(6)底部设有第一曝气装置(28),第一曝气装置(28)通过曝气管道(2)与鼓风机(3)连接,且曝气管道(2)上设有风阀(31);所述膜反应区(19)中设有膜组件(18),膜组件(18)下方设有第二曝气装置(22),第二曝气装置(22)通过曝气管道(2)与鼓风机(3)连接;所述膜组件(18)出水口与第一采水管(708)连接,第一采水管(708)另一端与第一采水阀(702)和第二采水阀(705)连接,工作泵(704)出水端与第一采水阀(702)和第三采水阀(703)同时连接,工作泵(704)入水端与第二采水阀(705)和第四采水阀(706)同时连接,第三采水阀(703)通过第二采水管(701)连接物理脱氮除磷区(9),第四采水阀(706)通过第三采水管(707)连接回用水区(12),回用水区(12)上部设有排水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6)与膜反应区(19)之间设有连通的斜板区(26),斜板区(26)内设有斜板(27),斜板(27)上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通水孔;所述膜反应区(19)内设有回流管道(5),回流管道(5)进水端处设有第三曝气装置(23),第三曝气装置(23)通过曝气管道(2)与鼓风机(3)连接,回流管道(5)出水端穿过斜板区(26)连接至好氧区(6)上部;所述膜反应区(19)顶部设有物理脱氮除磷区(9),物理脱氮除磷区(9)通过过水口(17)与回用水区(12)连接,物理脱氮除磷区(9)内设有加药模块(8),加药模块(8)通过第一采水管(708)道与膜组件(18)出水口连接;所述工作泵(704)、鼓风机(3)、风阀(31)以及所有的采水阀与控制器(4)信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川王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耐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