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编机的导纱针床,导纱针床为钢制一体件,包括导纱针床主体、工艺孔和导纱针块连接部,导纱针床主体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纱针床主体1的上端面也是导纱针床的上端面,将上端面的左右向长度作为导纱针床的厚度T,导纱针床的厚度T为16mm~18mm。导纱针块连接部的截面形状为梯形,设置在导纱针床主体的下部,将导纱针块连接部的下端面与导纱针床主体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作为导纱针床的高度H,导纱针床的高度H为72mm~7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导纱针床的高度和厚度这两个尺寸增大之后,工人在对导纱针进行穿纱时,导纱针针头部位的视线不会再被阻挡,而且增大尺寸后给予工人手指更大的活动空间,穿纱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经编机的导纱针床,导纱针床为钢制一体件,包括导纱针床主体、工艺孔和导纱针块连接部,导纱针床主体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纱针床主体1的上端面也是导纱针床的上端面,将上端面的左右向长度作为导纱针床的厚度T,导纱针床的厚度T为16mm~18mm。导纱针块连接部的截面形状为梯形,设置在导纱针床主体的下部,将导纱针块连接部的下端面与导纱针床主体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作为导纱针床的高度H,导纱针床的高度H为72mm~75mm。本技术将导纱针床的高度和厚度这两个尺寸增大之后,工人在对导纱针进行穿纱时,导纱针针头部位的视线不会再被阻挡,而且增大尺寸后给予工人手指更大的活动空间,穿纱更方便。【专利说明】一种经编机的导纱针床
本技术涉及经编机的成圈机构的梳栉组件,具体涉及一种经编机的导纱针 床。
技术介绍
经编机的成圈机构包括槽针、针芯、导纱针和沉降片;其中导纱针是用针蜡在针模 中将并排排列的导纱针浇铸成导纱针座片,再将座片并排地用螺钉固定在一金属板上,即 构成梳栉。 本技术中将上述导纱针座片用螺钉固定的金属板称作导纱针床。现有的导纱 针床的高度通常为44_,厚度通常为14_,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现有尺寸的导纱针床 在需要穿纱时,导纱针头的视线被导纱针床挡住,工人视线被阻挡,不便于工人穿纱,穿纱 耗时较长。 中国专利文献CN 102345206 A (申请号20101050624L 5)公开了一种经编机的梳 栉装置,其具有梳栉、成组地组成扇形板的多个导纱针和用于使得导纱针产生横移运动的 驱动机构,扇形板在横移方向上可移动地与梳栉连接,且驱动机构作用在扇形板上。扇形板 横向于横移方向刚性地固定在梳栉上。该文献中所述的梳栉其实指的是导纱针床,在该文 献的第三个附图中公开了梳栉装置的立体图,在该图上可以观察到导纱针床(该文献中称 作梳栉)的立体结构,该文献未公开导纱针床的具体尺寸,同样的,固定在该导纱针床上的 导纱针存在穿纱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穿纱的经编机的导纱针床。 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编机的导纱针床,导纱针床为钢制一体 件,包括导纱针床主体、工艺孔和导纱针块连接部,导纱针床主体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纱针床主体1的上端面也是导纱针床的上端面,将上端面的左右向长度作为导纱针床的厚 度T,导纱针床的厚度T为16mm?18mm。 导纱针块连接部的截面形状为梯形,设置在导纱针床主体的下部,将导纱针块连 接部的下端面与导纱针床主体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作为导纱针床的高度H,导纱针床的高 度 Η 为 72mm ?75mm。 所述工艺孔设置在针床主体的中部,前后贯穿导纱针床主体。 导纱针块连接部的下端面也是导纱针床的下端面,导纱针块连接部的下端面的左 右向长度S为3. 5mm?4. 5mm。 作为优选的,导纱针块连接部的高度Μ为18mm?20mm。 所述导纱针块连接部上等间距开设螺孔,螺孔的中心轴线与导纱针块连接部的下 端面的距离为6. 5mm?7. 5mm。 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技术将导纱针床的高度由现有的44mm增高 到72mm?75mm,厚度由现有的14mm增厚到16mm?18mm,增加这两个尺寸之后,工人在对 导纱针进行穿纱时,导纱针针头部位的视线不会再被阻挡,而且增厚尺寸后给予工人手指 更大的活动空间,穿纱更方便。 经编机工作过程中,在对现有的导纱针穿纱时每个针头穿纱通常耗时2?3s,而 将本技术的导纱针床替换现有尺寸的导纱针床,经编机工作过程中,每个针头穿纱通 常耗时1?1. 5s,大大提高了穿纱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经编机的导纱针床的截面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导纱针床主体1,上端面11,第一侧面12,工艺孔2,导纱 针块连接部3,螺孔31,下端面3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专利技术的方位的描述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也即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即 为描述的上下左右方向,图1所朝的一方为前方,背离图1的一方为后方。 见图1,本实施例的经编机的导纱针床为钢制一体件,包括导纱针床主体1、工艺 孔2和导纱针块连接部3。 导纱针床主体1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导纱针床主体1的上端面11也是导纱针 床的上端面。将上端面11的左右向长度作为导纱针床的厚度T,上端面11的左右向长度为 16mm?18mm (本实施例中为17mm)。 导纱针块连接部3的截面形状为梯形,设置在导纱针床主体1的下部,导纱针块连 接部3的右侧面与导纱针床主体1的右侧面在同一平面上,将导纱针块连接部3的右侧面 与导纱针床主体1的右侧面连成的平面称作第一侧面12。导纱针块连接部3的下端面32 也是导纱针床的下端面。导纱针块连接部3的下端面32的左右向长度S为3. 5_?4. 5_ (本实施例中为4mm)。 将导纱针块连接部3的下端面32与导纱针床主体1的上端面11之间的距离作为 导纱针床的高度H,导纱针床的高度Η为72mm?75mm (本实施例中为74mm)。 工艺孔2设置在针床主体1的中部,前后贯穿导纱针床主体1,设置工艺孔2在不 影响导纱针床强度的情况下减轻导纱针床的自重,可以减少驱动机构的能量消耗。 导纱针块连接部3上等间距开设螺孔31,螺孔31的中心轴线与导纱针块连接部 3的下端面32的距离为6. 5_?7. 5_ (本实施例中为7_)。导纱针块连接部3的高度Μ 为18mm?20mm (本实施例中为18. 5mm)。 本技术将导纱针床的高度由现有的44mm增高到72mm?75mm,厚度由现有的 14mm增厚到16mm?18mm,增加这两个尺寸之后,工人在对导纱针进行穿纱时,导纱针针头 部位的视线不会再被阻挡,而且增厚尺寸后给予工人手指更大的活动空间,穿纱更方便。 以上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有关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 换和变化而得到相对应的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实用新 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经编机的导纱针床,其特征在于:导纱针床为钢制一体件,包括导纱针床主体 (1)、工艺孔(2)和导纱针块连接部(3),导纱针床主体(1)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纱针床 主体1的上端面(11)也是导纱针床的上端面,将上端面(11)的左右向长度作为导纱针床的 厚度T,导纱针床的厚度T为16mm?18mm ; 导纱针块连接部(3)的截面形状为梯形,设置在导纱针床主体(1)的下部,将导纱针块 连接部(3)的下端面(32)与导纱针床主体(1)的上端面(11)之间的距离作为导纱针床的 高度H,导纱针床的高度Η为72mm?75mm。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的导纱针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孔(2)设置在针床 主体(1)的中部,前后贯穿导纱针床主体(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的导纱针床,其特征在于:导纱针块连接部(3)的下 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编机的导纱针床,其特征在于:导纱针床为钢制一体件,包括导纱针床主体(1)、工艺孔(2)和导纱针块连接部(3),导纱针床主体(1)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纱针床主体1的上端面(11)也是导纱针床的上端面,将上端面(11)的左右向长度作为导纱针床的厚度T,导纱针床的厚度T为16mm~18mm;导纱针块连接部(3)的截面形状为梯形,设置在导纱针床主体(1)的下部,将导纱针块连接部(3)的下端面(32)与导纱针床主体(1)的上端面(11)之间的距离作为导纱针床的高度H,导纱针床的高度H为72mm~7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祎星,王宇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隆龙升经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