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机油系统三通接头的车工装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54462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柴油机机油系统三通接头的车工装,其两端为最大外径相同的圆台,圆台的最大外径均大于车工装除圆台之外的主体部分的外径,且车工装的两端面与圆台的最大外径所在端面重合,在两个圆台上均设置通槽,通槽的中心轴线位于通槽所在圆台的轴截面上。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工装与顶尖配合对三通接头的底部端面和基准端面进行车削加工,先粗车基准端面,再精车基准端面和底部端面,可以使三通接头的底部端面对基准端面的平行度快捷地加工到0.02以下水平,从而有效地杜绝了三通接头与气缸盖的连接处出现跑、冒、滴、漏等缺陷,保证了柴油机工作的可靠性,具有结构简单、加工便捷等突出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柴油机机油系统三通接头的车工装,其两端为最大外径相同的圆台,圆台的最大外径均大于车工装除圆台之外的主体部分的外径,且车工装的两端面与圆台的最大外径所在端面重合,在两个圆台上均设置通槽,通槽的中心轴线位于通槽所在圆台的轴截面上。利用本技术的车工装与顶尖配合对三通接头的底部端面和基准端面进行车削加工,先粗车基准端面,再精车基准端面和底部端面,可以使三通接头的底部端面对基准端面的平行度快捷地加工到0.02以下水平,从而有效地杜绝了三通接头与气缸盖的连接处出现跑、冒、滴、漏等缺陷,保证了柴油机工作的可靠性,具有结构简单、加工便捷等突出优点。【专利说明】一种柴油机机油系统三通接头的车工装
本技术涉及柴油机机油系统的三通接头
,尤其是涉及一种柴油机机 油系统三通接头的车工装。
技术介绍
柴油机机油系统是柴油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油系统对于柴油机的零部件起到润 滑、导热、清洗、密封、防锈作用,使柴油机的各个运动单元获得润滑,有利于减轻柴油机零 部件的磨损,减少了柴油机的摩擦损失,从而保证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耐久 性。柴油机机油系统中使用的三通接头如图3所示,其整体外形呈"T"形,横向体两端部设 置有外螺纹接头11,第一通孔12的两端面相互平行,其中的B端面对基准A的平行度要求 极高,通常要求在0.02以下。 所述三通接头是与气缸盖连接,属于柴油机机油系统的重要组件之一。现有的三 通接头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主要是其与气缸盖的连接处长期存在跑、冒、滴、漏等 不良现象,造成上述缺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产品加工时,三通接头中的B端面对基准A的 平行度达不到〇. 02以下的技术要求。 在三通接头的现有加工方法中,通常采用如下两种加工方法进行加工: (1)、先利用四爪卡盘夹持工件进行车B端面,然后利用三爪卡盘夹持B端面所在 的工件坚向部(即工件外径)进行车基准A端面。这种加工方法不能以基准A为基准对B 端面进行加工,因此,不能保证B端面对A基准的平行度在0. 02以下。 (2)、先利用四爪卡盘夹持工件进行车B端面,然后利用三爪卡盘夹持B端面所在 的工件外径,车基准A处留量端面,最后用专用磨床夹具夹持B端面所在的工件外径,磨基 准A端面以保证B端面对基准A的平行度达到技术标准。这种加工方法是以B端面为基 准,采用磨削加工来保证B端面对基准A的平行度,因此,导致了三通接头产品的生产效率 低下,同时,专用磨削工装的制造成本也高,从而提高了三通接头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柴油机机 油系统三通接头的车工装,克服三通接头与气缸盖的连接处长期存在跑、冒、滴、漏等缺陷, 同时提高三通接头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保证柴油机长期工作的可 靠性。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柴油机机油系统三 通接头的车工装,其两端为最大外径相同的圆台,所述圆台的最大外径均大于车工装除圆 台之外的主体部分的外径,且所述车工装的两端面与所述圆台的最大外径所在端面重合, 在所述两个圆台上均设置通槽,所述通槽的中心轴线位于通槽所在圆台的轴截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车工装两端的圆台的轴截面顶角相同,且所述顶角的取值为26-40 度。 进一步地,所述车工装两端的圆台上的通槽是矩形通槽。 进一步地,所述车工装两端的圆台上的通槽的槽深为所在圆台高度的50%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车工装两端的圆台上的通槽的槽深为7-8mm。 进一步地,所述车工装两端的圆台上的通槽的槽宽设置为2_3mm。 进一步地,所述车工装是采用42CrMo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车工装的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利用 车工装与顶尖配合对三通接头的上下两端面进行车削加工,可以使三通接头的上下两端面 之间的平行度快捷地加工到0. 02以下水平,从而有效地杜绝了三通接头与气缸盖的连接 处出现跑、冒、滴、漏等缺陷,提高了三通接头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节约了其生产成本, 有利于保证柴油机的工作可靠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柴油机机油系统三通接头的车工装的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一种柴油机机油系统三通接头的车工装的左视图(同右视图)。 图3为柴油机机油系统三通接头的加工组装示意图。 图中标记:1_二通接头,2-顶尖,3-车工装,11-外螺纹接头,12-第一通孔,13_第 二通孔,31-圆台,32-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 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 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柴油机机油系统三通接头的车工装,其主体部分是圆柱 体,在主体部分的两端是最大外径相同的圆台31,所述圆台31的最大外径均大于车工装主 体部分圆柱体的直径,所述车工装的两端面与所述圆台31的最大外径所在端面重合,在所 述两个圆台31上分别设置一个通槽32,所述通槽32的中心轴线位于通槽32所在圆台31 的轴截面上。在对三通接头进行车削加工时,如图3所示,其中的车工装3与顶尖2配合使 用,顶尖2的尖端部分插入通槽32中,并使得圆台31位于通槽32两侧的两部分被撑开,最 终使圆台31的最大外径端与三通接头1上的第一通孔12的内壁紧贴,车工装3即与三通接 头1固定,然后即可对三通接头1上的基准端面A和与基准端面A相对的底部端面B进行 相应的车削加工。为了使得顶尖2能够比较容易地撑开圆台31被通槽32平分的两部分, 可以将所述通槽32设置为矩形通槽,其槽深为所在圆台31高度的50%以上,其槽宽设置为 2-3mm,这样既可以保证车工装3本身的抗弯强度,而且还使得圆台31的两部分具有一定的 弹性变形量。在对三通接头1车削加工时,车工装3正是利用该弹性变形量使之与第一通 孔12内壁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依靠该摩擦力使车工装3与三通接头1固定,以便于工 件的车削加工。 由于上述的顶尖2为标准件,其尺寸实现了系列化、标准化,而柴油机机油系统上 的三通接头的规格视柴油机规格的不同而不同,为了提高车工装3的通用性,节省车工装3 的制造成本,通常,车工装3上的通槽32的槽深设计为7-8mm,这样既可保证圆台31的两 部分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量,而且通槽32的加工也变得相对容易、统一。另外,在对三通接 头1车削加工时,车工装3所承受的轴向力、径向力均比较大,很容易导致车工装3的变形, 从而极大地影响三通接头1上的基准端面A和与基准端面A相对的底部端面B之间的平行 度,甚至造成三通接头1本身的报废。为提高车工装3的机械强度,同时便于车工装3的制 造和对车工装3进行调质热处理,通常所用的车工装3采用42CrM 〇材料制成,而且,在加工 车工装3两端的圆台31时,保证圆台31的轴截面顶角相同,该顶角取值在26-40度之间, 这样可以使得车工装3的圆台31的最大外径与圆柱体部分的直径不至于相差太大,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柴油机机油系统三通接头的车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工装两端为最大外径相同的圆台(31),所述圆台(31)的最大外径均大于车工装除圆台(31)之外的主体部分的外径,且所述车工装的两端面与所述圆台(31)的最大外径所在端面重合,在所述两个圆台(31)上均设置通槽(32),所述通槽(32)的中心轴线位于通槽(32)所在圆台(31)的轴截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莉王蓉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玉柴四川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