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换插座,包括插脚、壳体和铜件,所述铜件为一体设置的导电钣金件,所述铜件包括底壁及设置在底壁上方的两个接触壁,所述两个接触壁中间为插槽,所述接触壁远离底壁的一端设有朝向插槽外侧的第一折弯部,所述两个接触壁与底壁相邻的边缘设置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接触壁、底壁互相垂直设置且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插槽的外侧,所述接触壁与底壁之间呈镂空设置,所述支撑部与底壁一体设置,所述支撑部与接触壁之间设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远离底壁的一端设有卡槽,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卡槽适配的第一凸起,通过添加支撑部,且所述接触壁通过支撑部与底壁相连来加强所述铜件的使用频次,旨在提供一种稳定耐用的转换插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换插座,包括插脚、壳体和铜件,所述铜件为一体设置的导电钣金件,所述铜件包括底壁及设置在底壁上方的两个接触壁,所述两个接触壁中间为插槽,所述接触壁远离底壁的一端设有朝向插槽外侧的第一折弯部,所述两个接触壁与底壁相邻的边缘设置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接触壁、底壁互相垂直设置且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插槽的外侧,所述接触壁与底壁之间呈镂空设置,所述支撑部与底壁一体设置,所述支撑部与接触壁之间设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远离底壁的一端设有卡槽,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卡槽适配的第一凸起,通过添加支撑部,且所述接触壁通过支撑部与底壁相连来加强所述铜件的使用频次,旨在提供一种稳定耐用的转换插座。【专利说明】一种转换插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连接元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插座。
技术介绍
转换插座,从字面上理解是让某种插头转换成另一种插头(如电话电源插头、USB 充电插头,电脑电源插头,通用是各国电源插头等互换作用)。转换插座再普遍指,将各国不 同电源插头或某国电源插头转换成另一个国家或多国电源插头,将多国或某一国家电源插 头能插在另外一个国家的插座。使不同国家的插头能到全球不同国家能互通,解决了全球 不同国家的电器能到另外的国家使用。转换插座包括有插脚、壳体及其内部的铜件。 目前,市场上的(申请号为CN201320411396.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工业转换插 座),它包括至少两个插套(铜件)。这种工业转换插针通过加设向外翻折的接触部来加强其 回弹性能,消除尖端放电引起的打火现象,但这种结构只是加强了插套头部的弹性强度其 插套中部弹性依然薄弱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转换插 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换插座,包括插脚、壳 体和铜件,所述插脚与铜件之间设有绝缘连接支架,所述插脚与铜件通过绝缘连接支架固 定形成电连接,所述铜件为一体设置的导电钣金件,所述铜件包括底壁及设置在底壁上方 的两个接触壁,所述接触壁平行且对称设置,所述两个接触壁中间为插槽,所述壳体上设置 有与插槽正对的插孔,所述接触壁远离底壁的一端设有朝向插槽外侧的第一折弯部,所述 两个接触壁与底壁相邻的边缘设置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接触壁、底壁互相垂直设置且所 述支撑部设置在插槽的外侧,所述接触壁与底壁之间呈镂空设置,所述支撑部与底壁一体 设置,所述支撑部与接触壁之间设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远离底壁的一端设有卡 槽,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卡槽适配的第一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接触壁通过支撑部与底壁连接来代替原本的接触壁 直接与底壁相连,且所述支撑部与底壁、接触部互相垂直,加强了插槽被外界插头插入扩大 时所承受的压力载荷,且所述第二折弯部上有卡槽与壳体上的卡块嵌合,且所述第一折弯 部与卡块形成拱起的间隙,既保证了所述接触部之间存在足够的弹性又防止所述插槽因高 频率使用而失去弹性。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触壁朝向插槽的一侧设有朝向插槽的第二凸 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接触壁之间的第二凸起来保证所述插槽与外接插脚 有良好的接触,将强所述转换插座的电联通性能。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触壁包括第一接触壁和第二接触壁,所述支撑 部只设置在第一接触壁上,所述第二接触壁还包括张开部和收拢部,所述张开部与收拢部 设置在第二接触壁与底壁之间,所述张开部与底壁连接,所述收拢部与第二接触壁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换插座中只有第一接触壁连接有支撑部,而第二 接触壁通用一般性的方式直接与底壁相连,保证防止所述转换插座在初步使用的时候可能 存在的因插槽的弹性抗力过大使外界插头难以插入插槽。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接触壁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弹簧既加强了第二接触壁的弹性回复能力,又不会 使第二接触壁的弹性抗力过大,方法简单又一举多得,且弹簧的制造工艺稳定成熟,其弹簧 的使用寿命长。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壁上开设有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插脚通过连接孔铜件形成电连接,使所述插脚与铜 件的连接更加简单、快捷。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使用新型实施例中铜件的具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插孔;12.第一凸起;2.插脚;3.铜件;31.底壁;311.连 接孔;32.第一接触壁;33.第二接触壁;34.插槽;35.第一折弯部;36.第二折弯部;361. 张开部;362.收拢部;37.支撑部;38.卡槽;39.第二凸起;4.绝缘连接支架;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转换插座,包括插脚2、壳体1和铜件3,所述插脚2与铜件3之间设有绝缘连 接支架4,所述插脚2与铜件3通过绝缘连接支架4固定形成电连接,所述铜件3与外接插 头相连,所述外接插头通过铜件3与所述转换插座中的插脚2相连,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将 原先不同制式的插头转换呈另一种制式的插脚2以达到转换的目的,旨在使方便于不同制 式插头的连接、使用;所述铜件3为一体设置的导电钣金件,所述铜件3包括底壁31及设 置在底壁31上方的两个接触壁,所述接触壁平行且对称设置,所述两个接触壁中间为插槽 34,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插槽34正对的插孔11,所述接触壁远离底壁31的一端设有朝向 插槽34外侧的第一折弯部35,所述两个接触壁与底壁31相邻的边缘设置支撑部37,所述 支撑部37与接触壁、底壁31互相垂直设置且所述支撑部37设置在插槽34的外侧,所述接 触壁与底壁31之间呈镂空设置,所述支撑部37与底壁31 -体设置,所述支撑部37与接触 壁之间设有第二折弯部36,所述第二折弯部36远离底壁31的一端设有卡槽38,所述壳体 1上设置有与卡槽38适配的第一凸起12,当外接插头插入所述插槽34时,所述接触壁被涨 开,所述接触壁向外扩张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折弯部35与壳体1上的第一凸起12抵触,所 述第一折弯部35与第一凸起12间的间隙减小,而所述支撑部37位于第一凸起12的后方 起到固定和限位的作用,为所述接触壁分担相当一部分压力载荷,消除了所述接触壁在高 频率使用中产生的变形疲劳,所述接触壁通过支撑部37与底壁31连接来代替原本的接触 壁直接与底壁31相连,且所述支撑部37与底壁31、接触部互相垂直,加强了插槽34被外界 插头插入扩大时所承受压力载荷的能力。 所述接触壁朝向插槽34的一侧设有朝向插槽34的第二凸起39,本实施例中优选 采用圆形凸起,通过接触壁之间的第二凸起39来保证所述插槽34与外接插脚2有良好的 接触,将强所述转换插座的电联通性能。 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所述接触壁包括第一接触壁32和第二接触壁33,所述支撑 部只设置在第一接触壁32上,所述第二接触壁33还包括张开部361和收拢部362,所述张 开部361与收拢部362设置在第二接触壁33与底壁31之间,所述张开部361与底壁31连 接,所述收拢部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换插座,包括插脚、壳体和铜件,所述插脚与铜件之间设有绝缘连接支架,所述插脚与铜件通过绝缘连接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铜件为一体成型的导电钣金件,所述铜件包括底壁及设置在底壁上方的两个接触壁,所述接触壁平行且对称设置,所述两个接触壁中间为插槽,所述接触壁远离底壁的一端设有朝向插槽外侧的第一折弯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插槽正对的插孔,其特征是:所述两个接触壁与底壁相邻的边缘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接触壁、底壁互相垂直设置且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插槽的外侧,所述接触壁与底壁之间呈镂空设置,所述支撑部与底壁一体设置,所述支撑部与接触壁之间设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远离底壁的一端设有卡槽,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卡槽适配的第一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颖博,郑斌炎,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佳居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