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防止滑块和腔凸芯纵向刮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37964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防止滑块和腔凸芯纵向刮伤装置,包括横向滑块(1)、弹簧(2)、油缸(3)、定模(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横向滑块与型芯的定位面之间设置弹簧,在横向滑块的左侧面设置从动斜面,在油缸的活塞杆与横向滑块的连接处预留有碰合间距,在定模处设置收紧斜面;复位时,先由油缸驱动横向滑块向右靠拢型芯至弹簧抵触型芯的定位面,油缸停止,此时,块分壁与腔分壁的间距俯视投影等于所述碰合间距;之后,动定模合模,定模的收紧斜面推动横向滑块向右移动,横向滑块向右行毕所述碰合间距,所述块分壁与向下复位的型腔的腔分壁同步接触密合的技术方案,使由油缸驱动横向滑块复位的注塑模具,避免了复位时块分壁与腔分壁彼此刮擦的弊端,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综合成本的目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防止滑块和腔凸芯纵向刮伤装置,包括横向滑块(1)、弹簧(2)、油缸(3)、定模(4)。本技术采用在横向滑块与型芯的定位面之间设置弹簧,在横向滑块的左侧面设置从动斜面,在油缸的活塞杆与横向滑块的连接处预留有碰合间距,在定模处设置收紧斜面;复位时,先由油缸驱动横向滑块向右靠拢型芯至弹簧抵触型芯的定位面,油缸停止,此时,块分壁与腔分壁的间距俯视投影等于所述碰合间距;之后,动定模合模,定模的收紧斜面推动横向滑块向右移动,横向滑块向右行毕所述碰合间距,所述块分壁与向下复位的型腔的腔分壁同步接触密合的技术方案,使由油缸驱动横向滑块复位的注塑模具,避免了复位时块分壁与腔分壁彼此刮擦的弊端,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综合成本的目的。【专利说明】一种注塑模具防止滑块和腔凸芯纵向刮伤装置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内部机构的防护装置,具体是指在注塑模具中用于防止 油缸驱动的横向滑块,在复位时与腔凸芯相互纵向刮擦损伤分型壁的一种注塑模具防止滑 块和腔凸芯纵向刮伤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的型腔通常设置在模具的定模部,为设有成型制品外形面的凹形腔槽; 基于制品,型腔内亦设有向下凸出形状各异的凸台,简称腔凸芯;腔凸芯与横向滑块对应设 有,在模具合模构成模腔时,相互接触的侧壁称为分型壁;横向滑块的分型壁且称为块分 壁,腔凸芯的分型壁且称为腔分壁; 由油缸驱动横向滑块复位的模具,在复位时,会因横向滑块的横向复位在先,动模 定模的纵向合模在后,纵向合模时,腔分壁与块分壁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在受力状态下的纵 向刮擦,当模具运行日久,分型壁处便会因纵向刮擦而产生损伤性间隙,致使注塑制品在分 型壁处产生飞边,导致制品不良;对此,现有技术采取当制品发生不良时及时更换横向滑 块、腔凸芯,或者采用经堆焊、磨削、研磨、抛光的工艺来修复所述分型壁;然而无论更换还 是修复,均需要停机,拆装模具,费工费时,势必增高模具的运行维护成本,生产效率低下, 使得制品综合成本增高,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与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技术采用在横向滑块与型芯的定位 面之间设置弹簧,在横向滑块的左侧面设置从动斜面,在油缸的活塞杆与横向滑块的连接 处预留活动间距称为碰合间距,在定模处设置与横向滑块的所述从动斜面对应滑动配合的 收紧斜面;复位工作时,先,由油缸驱动横向滑块向右靠拢型芯至弹簧抵触型芯的定位面, 油缸停止,由于弹簧作用,此时,横向滑块的块分壁与定模的型腔的腔分壁的位置,俯视投 影,分别处在所述碰合间距的左右二端,之后,动模和定模合模,定模的所述收紧斜面经所 述从动斜面推动横向滑块向右移动,随着动模、定模的合模,横向滑块向右行毕所述碰合间 距,所述块分壁与向下复位的型腔的腔分壁同步接触密合,避免块分壁与腔分壁之间发生 受力纵向刮擦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注塑模具防止滑块和腔凸芯纵向刮伤装置,旨在使由 油缸驱动横向滑块复位的注塑模具复位时,避免发生块分壁与腔分壁之间的受力纵向刮 擦,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综合成本的目的。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防止滑块和腔凸芯纵向刮伤装 置,包括横向滑块、弹簧、油缸、定模,其中:所述的横向滑块为右侧面上部设有与制品外形 面吻合的型面的钢质块状构件,横向滑块的左侧面设有由上向下左倾斜的斜面称为从动斜 面,横向滑块的所述型面处设有在模具合模构成模腔时与腔凸芯密闭碰合的分型壁称为块 分壁;横向滑块的右侧面的下部设有安置弹簧的盲孔称为弹簧孔; 所述的弹簧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所述的油缸为由缸体、活塞杆构成的液压伸缩执行元件; 所述的定模为模具承载型腔的部分,位于定模的下面的所述型腔为设有成型制品 外形面的凹形腔槽,所述型腔的左槽壁处设有与横向滑块的所述从动斜面对应滑动配合的 收紧斜面,所述型腔的槽底设有向下凸出的凸台称为腔凸芯,所述腔凸芯对应设有与横向 滑块的所述块分壁在合模时密闭碰合的分型壁称为腔分壁; 横向滑块位于型芯以及型芯下部的定位面的左面,横向滑块滑动扣合在动模左上 面的滑轨上,油缸位于横向滑块的左方,油缸的缸体与动模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油缸的活塞 杆与横向滑块的左侧的下面连接,在油缸的活塞杆与横向滑块的连接处预留有能够左右活 动的间距称为碰合间距,弹簧设置在横向滑块与型芯的定位面之间,弹簧的连接在横向滑 块的所述弹簧孔内,模具开模状态,弹簧的右部向右伸出所述弹簧孔,弹簧右部伸出所述弹 簧孔的长度距离与所述碰合间距相等;模具合模状态,横向滑块的所述从动斜面与所述型 腔的收紧斜面滑动接触,横向滑块的所述块分壁与所述型腔的腔分壁接触密合。 说明,注塑模具部件的工作运动方向分纵向、横向和斜向,所谓纵向为沿着注塑模 具的开合方向,所谓横向为与所述纵向正交的方向,所谓斜向为介于纵向与横向之间的方 向。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复位工作时,先,由油缸驱动横向滑块向右靠拢型芯,当油缸的活塞杆向右伸出至 极限停止时,横向滑块的右端与型芯的定位面正好相距所述碰合间距,弹簧的右端抵触至 型芯的定位面;此时,横向滑块的块分壁与定模的型腔的腔分壁的相对位置,俯视投影,分 别处在所述碰合间距的左右二端,之后,动模和定模合模,定模的所述收紧斜面经所述从动 斜面推动横向滑块向右移动,同步,定模的所述型腔的腔分壁亦向下移动,在横向滑块向右 行毕所述碰合间距抵触至所述型芯的定位面的同时,所述块分壁与向下复位的型腔的腔分 壁同步接触密合,因此避免了块分壁与腔分壁彼此发生相对受力刮擦;模具开模时,由于弹 簧作用和所述碰合间距的存在,所述块分壁与腔分壁同步非刮擦分离。 本装置通过块分壁与腔分壁纵横同步接触复位,避免了受力刮擦复位的弊端,延 长了横向滑块和腔凸芯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模具的生产运行效率,降低了制品的综合成本。 上述,本技术采用在横向滑块与型芯的定位面之间设置弹簧,在横向滑块的 左侧面设置从动斜面,在油缸的活塞杆与横向滑块的连接处预留活动间距称为碰合间距, 在定模处设置与横向滑块的所述从动斜面对应滑动配合的收紧斜面;复位工作时,先,由油 缸驱动横向滑块向右靠拢型芯至弹簧抵触型芯的定位面,油缸停止,由于弹簧作用,此时, 横向滑块的块分壁与定模的型腔的腔分壁的位置,俯视投影,分别处在所述碰合间距的左 右二端,之后,动模和定模合模,定模的所述收紧斜面经所述从动斜面推动横向滑块向右移 动,随着动模、定模的合模,横向滑块向右行毕所述碰合间距,所述块分壁与向下复位的型 腔的腔分壁同步接触密合,避免块分壁与腔分壁之间发生受力纵向刮擦的技术方案,克服 了现有技术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与不足,所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防止滑块和腔凸芯 纵向刮伤装置,使由油缸驱动横向滑块复位的注塑模具,避免了复位时块分壁与腔分壁彼 此刮擦的弊端,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综合成本的目的。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防止滑块和腔凸芯纵向刮伤装置,位于应用模 具中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防止滑块和腔凸芯纵向刮伤装置,工作在先由 油缸3驱动横向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具防止滑块和腔凸芯纵向刮伤装置,包括横向滑块(1)、弹簧(2)、油缸(3)、定模(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滑块(1)为右侧面上部设有与制品外形面吻合的型面的钢质块状构件,横向滑块(1)的左侧面设有由上向下左倾斜的斜面称为从动斜面(12),横向滑块(1)的所述型面处设有在模具合模构成模腔时与腔凸芯密闭碰合的分型壁称为块分壁(11);横向滑块(1)的右侧面的下部设有安置弹簧(2)的盲孔称为弹簧孔;所述的弹簧(2)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所述的油缸(3)为由缸体、活塞杆构成的液压伸缩执行元件;所述的定模(4)为模具承载型腔(42)的部分,位于定模(4)的下面的所述型腔(42)为设有成型制品外形面的凹形腔槽,所述型腔(42)的左槽壁处设有与横向滑块(1)的所述从动斜面(12)对应滑动配合的收紧斜面(41),所述型腔(42)的槽底设有向下凸出的凸台称为腔凸芯,所述腔凸芯对应设有与横向滑块(1)的所述块分壁(11)在合模时密闭碰合的分型壁称为腔分壁(43);横向滑块(1)位于型芯(01)以及型芯(01)下部的定位面(02)的左面,横向滑块(1)滑动扣合在动模(03)左上面的滑轨上,油缸(3)位于横向滑块(1)的左方,油缸(3)的缸体与动模(03)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油缸(3)的活塞杆与横向滑块(1)的左侧的下面连接,在油缸(3)的活塞杆与横向滑块(1)的连接处预留有能够左右活动的间距称为碰合间距(04),弹簧(2)设置在横向滑块(1)与型芯(01)的定位面(02)之间,弹簧(2)的连接在横向滑块(1)的所述弹簧孔内,模具开模状态,弹簧(2)的右部向右伸出所述弹簧孔,弹簧(2)右部伸出所述弹簧孔的长度距离与所述碰合间距(04)相等;模具合模状态,横向滑块(1)的所述从动斜面(12)与所述型腔(42)的收紧斜面(41)滑动接触,横向滑块(1)的所述块分壁(11)与所述型腔(42)的腔分壁(43)接触密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明勇叶元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海县易利模具塑料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