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引下线接地的断接卡,该断接卡安装于引下线上,引下线包括两个断接端,断接卡包括:第一扁钢、第二扁钢与第三扁钢;其中,第一扁钢的第一端与第二扁钢的第一端分别与引下线的两个断接端相连;第一扁钢的第二端与第三扁钢的第一端通过套有弹簧的戴帽螺栓连接;第二扁钢的第二端设置有卡接体,第三扁钢的第二端设置有与卡接体相匹配的卡接槽;第三扁钢能够围绕套有弹簧的带帽螺栓旋转,当第三扁钢旋转使卡接体与卡接槽卡接时,引下线通过第一扁钢、第二扁钢与第三扁钢导通;当第三扁钢旋转使卡接体与卡接槽分离时,引下线断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控制引下线接地的断接卡拆卸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引下线接地的断接卡,该断接卡安装于引下线上,引下线包括两个断接端,断接卡包括:第一扁钢、第二扁钢与第三扁钢;其中,第一扁钢的第一端与第二扁钢的第一端分别与引下线的两个断接端相连;第一扁钢的第二端与第三扁钢的第一端通过套有弹簧的戴帽螺栓连接;第二扁钢的第二端设置有卡接体,第三扁钢的第二端设置有与卡接体相匹配的卡接槽;第三扁钢能够围绕套有弹簧的带帽螺栓旋转,当第三扁钢旋转使卡接体与卡接槽卡接时,引下线通过第一扁钢、第二扁钢与第三扁钢导通;当第三扁钢旋转使卡接体与卡接槽分离时,引下线断接。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控制引下线接地的断接卡拆卸更加方便。【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控制引下线接地的断接卡
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引下线接地的断接卡。
技术介绍
大部分建筑物均具备防雷装置,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 地装置。有些建筑物需要在建筑物外设置专设引下线。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第5. 3. 6条规定:采用多根专设引下线时,应在各根引下线上、距地面0. 3m 至1.8m之间设置断接卡。对于避雷检测,气象部门规定每年对防雷装置进行一次检测,而 在检测时,需要将每根引下线上设置的断接卡断开进行测试。 现有的在每根引下线上设置断接卡时基本是通过将引下线断开后叠加,用螺丝紧 固来设置断接卡。这样设置断接卡,由于螺丝处于露天状态锈蚀严重,断开非常困难,有的 更本无法卸开,这样就为断开每根引下线的断接卡带来了困难。 可见,采用现有方式在引下线上设置的断接卡拆卸困难。因此,在避雷检测时为断 开断接卡需要消耗大量时间与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引下线接地的断接卡,以解决目前引下线上所设 置的断接卡拆卸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引下线接地的断接卡,所述 断接卡安装于引下线上,所述引下线包括两个断接端,所述断接卡包括:第一扁钢、第二扁 钢与第三扁钢;其中,所述第一扁钢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扁钢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引下线 的两个断接端相连;所述第一扁钢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扁钢的第一端通过套有弹簧的戴帽 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扁钢的第二端设置有卡接体,所述第三扁钢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卡 接体相匹配的卡接槽;所述第三扁钢能够围绕所述套有弹簧的带帽螺栓旋转,当所述第三 扁钢旋转使所述卡接体与所述卡接槽卡接时,所述引下线通过所述第一扁钢、所述第二扁 钢与所述第三扁钢导通;当所述第三扁钢旋转使所述卡接体与所述卡接槽分离时,所述引 下线断接。 优选地,所述用于控制引下线接地的断接卡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底壳 体以及盖在所述底壳体上的上盖,所述底壳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相对的第 二侧壁和第四侧壁以及一个底部;所述第一扁钢、第二扁钢与第三扁钢固定于所述外壳体 内,且与所述外壳体绝缘;所述底壳体的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开口,或 者,所述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开口,所述第一扁钢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扁 钢的第一端分别通过所述两个开口中的一个与所述引下线的两个断接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两个开口与所述第一扁钢、第二扁钢之间设有绝缘橡胶垫;所述底壳 体的底部设有第一绝缘垫块与第二绝缘垫块;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垫块位于所述第一扁钢 与所述底壳体底部之间,所述第一扁钢通过所述套有弹簧的戴帽螺栓与所述第一绝缘垫块 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垫块位于所述第二扁钢与所述底壳体底部之间,所述第二扁钢通 过戴帽螺栓与所述第二绝缘垫块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扁钢与所述第一绝缘垫块之间设有通过所述套有弹簧的戴帽螺 栓固定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位于所述套有弹簧的戴帽螺栓两边分别设有一个戴帽螺 栓,以控制所述第三扁钢的旋转角度。 优选地,所述底壳体与所述上盖通过铰接装置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壳体的底部包含四个支脚,所述四个支脚上分别有设置了安装孔 的垫片,通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底壳体固定在固定装置上。 优选地,所述外壳体通过冷轧钢板弯制而成。 优选地,所述第三扁钢上、位于所述套有弹簧的戴帽螺栓与所述卡接槽之间设有 一个把手。 优选地,所述弹簧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一扁钢、所述第二扁钢与所述第三扁钢为 镀锌碳钢材质。 优选地,所述卡接体为蝴蝶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由三个扁钢组成的带有卡接装置的用于控制引下线接地 的断接卡,该断接卡安装于引下线上。其中,第一扁钢与第二扁钢分别与引下线的两个断接 端相连,通过旋转第三扁钢可以使卡接体与卡接槽卡接或分离,当卡接体与卡接槽分离时 即可实现引下线的断接。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断接卡,在避雷检测断开断接卡时只需旋 转第三扁钢将卡接体与卡接槽分离便可以实现引下线断接,相比现有断接卡的断开操作, 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控制引下线接地的断接卡拆卸更加方便,在避雷检测过程中断开断 接卡时能够节省大量时间与人力。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用于控制引下线接地的断接卡的结构示 意图; 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一种用于控制引下线接地的断接卡断开状态 下的正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用于控制引下线接地的断接卡闭合状态下的正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用于控制引下线接地的断接卡的正面外形图; 图5是图2所示的用于控制引下线接地的断接卡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 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控制引下线接地的断接卡的 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引下线接地的断接卡包括:第一扁钢102、第二 扁钢104与第三扁钢106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控制引下线接地的断接卡安装于引下线上,弓丨 下线的一端与接闪器连通,另一端与接地体连通。断接卡用于控制引下线接地或断开。但 是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需要在引下线上、距地面〇. 3m至1. 8m之间设置断接卡,那 么相应的在引下线上、距地面0. 3m至1. 8m就需要设置两个断接端,用于连接本实施例中的 断接卡。 在连接时,第一扁钢102的第一端与第二扁钢104的第一端分别与引下线的两个 断接端相连;这样,第一扁钢102就通过引下线与接闪器连通,第二扁钢104就通过引下线 与接地体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断接卡并无固定的安装方向,在安装时还可以 将第一扁钢102通过引下线与接地体连通,将第二扁钢104通过引下线与接闪器连通。并 且,将第一扁钢102与第二扁钢104与分别与两个断接端相连时可以有多种连接方式,例 如:通过螺丝连接、焊接等方式。 在介绍完断接卡的连接位置与连接方式后,下面详细描述一下断接卡的结构。如 图1所示,第一扁钢102的第二端与第三扁钢106的第一端通过套有弹簧的戴帽螺栓108连 接;第二扁钢104的第二端设置有卡接体104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控制引下线接地的断接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断接卡安装于引下线上,所述引下线包括两个断接端,所述断接卡包括:第一扁钢、第二扁钢与第三扁钢;其中,所述第一扁钢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扁钢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引下线的两个断接端相连;所述第一扁钢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扁钢的第一端通过套有弹簧的戴帽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扁钢的第二端设置有卡接体,所述第三扁钢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卡接体相匹配的卡接槽;所述第三扁钢能够围绕所述套有弹簧的带帽螺栓旋转,当所述第三扁钢旋转使所述卡接体与所述卡接槽卡接时,所述引下线通过所述第一扁钢、所述第二扁钢与所述第三扁钢导通;当所述第三扁钢旋转使所述卡接体与所述卡接槽分离时,所述引下线断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波,安勇,贾新华,许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