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邻区邻近关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3409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确定邻区邻近关系的方法,包括:a、对于规划区域内的小区Cell_x,计算该小区与所述规划区域内其他各小区之间距离;b、对于所述小区Cell_x,根据计算出的所述距离,确定该小区Cell_x的初始候选邻区集合S1;c、对于所述初始候选邻区集合S1中的各小区Cell_i,根据小区方向角、半功率角β以及预设的发散带夹角α,确定该小区Cell_i所在的邻区圈,其中,属于同一所述邻区圈中的各小区分别到所述小区Cell_x的连线所对应的连接带上的小区数相同,所述连接带的范围为:以所述小区Cell_x为圆心,以所述连线为中轴,弧度为2α的扇形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针对每个小区提供精确的邻区邻近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确定邻区邻近关系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确定邻区邻近关系的方法。
技术介绍
移动通信系统中,邻区列表是最基本配置之一,它是无线网络通信系统进行快速切换的基本条件。一个好的邻区列表可理解为邻区的选择及其优先级的配置合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空闲切换失败率,还可以减少导频扫描时的重新初始化的次数,有利于快速选择目的小区。基于无线网络通信系统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用规划算法进行自动邻区规划成为必要的选择。在现有的邻区规划算法中,邻区列表的设置有以下原则:1)互配性原则:如果小区A在小区B的邻区列表中,那么小区B也应在小区A的邻区列表中;2)邻近原则:小区地理上不完全相邻,但距离较相近,而且天线方向相对的小区,它们要在彼此的邻区列表中;3)覆盖重叠原则:确定一个导频门限,根据覆盖强度确定在该导频门限之上的小区覆盖范围。如果邻小区在本小区重叠覆盖区域比例达到一定的门限,则应该设置在本小区的邻区列表中。对于目前邻近原则设置,目前主要的实现方法是:定义最大邻区距离,该距离外的小区不作为邻区。对于最大邻区距离内的小区,首先计算主小区覆盖范围内最近的室外小区的距离,如果主小区为连续覆盖小区,则此距离的K倍作为邻区生成距离范围,如果主小区为覆盖边缘小区,则此距离的2K倍作为邻区生成距离范围。同时满足主小区的覆盖角度范围和邻区生成距离范围的区域内小区作为主小区的邻区。上述传统的邻近关系确定方法,只考虑了小区间的距离关系,而距离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环境中各种各样的邻区位置关系。例如,对于本小区A,存在三个邻区B\C\D,其中,邻区B距离小区A比邻区C距离小区A近,但是邻区B与小区A之间有其他邻区,而邻区C与小区A之间没有其他邻区,则根据现有的邻近关系确定方法,是无法获知该位置信息的,而作为用户终端,其具有移动性特点,在移动时需要及时进行小区切换,如果不能获知上述邻近位置信息,则邻区B的邻区优先级可能高于邻区C的优先级,而根据实际的位置关系和终端的移动性,本小区A内用户向小区B方向移动时,由于邻区B与小区A之间存在更近的邻区,因此用户应该切换到邻区B与小区A之间存在的邻区,而用户向邻区C方向移动时,由于邻区C与小区A之间不存在更近的邻区,因此用户应该切换到邻区C,由此可见实际中,邻区C的优先级要远高于邻区B。在实际现场应用中,邻区的个数一般都是受限的,因此邻区优先级的精确判断,直接决定了高优先级邻区首先进入邻区配置中,以保证切换的完成。由此可见,传统的仅根据距离确定邻区邻近关系的方法,不能提供精确的邻区与本小区的位置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邻区邻近关系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针对每个小区提供精确的邻区邻近关系。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确定邻区邻近关系的方法,包括:a、对于规划区域内的小区Cell_x,计算该小区与所述规划区域内其他各小区之间距离;b、对于所述小区Cell_x,根据计算出的所述距离,确定该小区Cell_x的初始候选邻区集合S1;c、对于所述初始候选邻区集合S1中的各小区Cell_i,根据小区方向角、半功率角β以及预设的发散带夹角α,确定该小区Cell_i所在的邻区圈,其中,属于同一所述邻区圈中的各小区分别到所述小区Cell_x的连线所对应的连接带上的小区数相同,所述连接带的范围为:以所述小区Cell_x为圆心,以所述连线为中轴,弧度为2α的扇形区域。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确定邻区邻近关系的方法,利用射线追踪和遍历机制,针对每个小区,根据其周围小区的位置关系,将该小区周围的邻区划分为多个以该小区为中心的邻区圈,邻区圈距离该小区越近,则说明与该小区的邻近关系越紧密,这样,通过确定各邻区所在的邻区圈,可以更精确地获知邻区与小区的邻近关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邻区筛选示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邻区筛选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射线追踪,针对每个小区,根据其周围小区的位置关系,将该小区周围的邻区划分为多个以该小区为中心的邻区圈,邻区圈距离该小区越近,则说明与该小区的邻近关系越紧密,这样,通过确定各邻区所在的邻区圈,可以更精确地获知邻区与小区的邻近关系。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主要包括:步骤101、对于规划区域内的小区Cell_x,计算该小区与所述规划区域内其他各小区之间距离。本步骤中,对于规划区域内的每个小区,需要计算该小区与其他各小区之间的距离,以便后续过程中,根据小区间的距离确定邻区关系。具体计算距离的方法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这里为了清楚描述,利用Cell_x来标识当前为其确定邻区关系的小区。步骤102、对于所述小区Cell_x,根据计算出的所述距离,确定该小区Cell_x的初始候选邻区集合S1。本步骤,用于粗略地建立一个邻区筛选集合,即建立一个初始候选邻区集合S1,以便此后基于该集合范围,来确定小区Cell_x的邻区,以及确定邻区与小区Cell_x的邻近关系。较佳地,可根据预设的邻区距离阈值,来确定小区Cell_x的初始候选邻区集合S1,具体包括:从所述规划区域内其他各小区中,选择出与所述小区Cell_x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邻区距离阈值的小区,将选择出的所有小区作为所述初始候选邻区集合S1的成员小区。步骤103、对于所述初始候选邻区集合S1中的各小区Cell_i,根据小区方向角、半功率角β以及预设的发散带夹角α,确定该小区Cell_i所在的邻区圈,其中,属于同一所述邻区圈中的各小区分别到所述小区Cell_x的连线所对应的连接带上的小区数相同,所述连接带的范围为:以所述小区Cell_x为圆心,以所述连线为中轴,弧度为2α的扇形区域。本步骤用于在初始候选邻区集合S1范围内,来确定出小区Cell_x的邻区,以及确定邻区与小区Cell_x的邻近关系,即各邻区所在的邻区圈,这里划分邻区圈时,不仅要考虑邻区与小区Cell_x之间的距离,同时还考虑小区方向角、半功率角β以及预设的发散带夹角α,即要满足:属于同一所述邻区圈中的各小区分别到所述小区Cell_x的连线所对应的连接带上的小区数相同,这样,邻区圈不仅反映出邻区与本小区之间的距离,同时还反映出了邻区与其他邻区间的关系,因此可以全面的反映出本小区的邻近关系,有利于为处于移动状态的UE提供精确的邻区关系信息,提高小区切换的准确性。这里,所述发散带夹角α用于界定扇形发散带的角度范围(如图2所示),定义为中轴线到发散带一条边界的夹角,角度越大,得到当前圈的邻区越稀疏,角度越小,得到当前圈的邻区越密集。一般可设定5度~15度范围,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定。较佳地,本步骤中可以采用下述方法确定小区Cell_i所在的邻区圈:步骤c1、将所述初始候选邻区集合S1中的小区增加至第n邻区圈第一候选集合中,n为邻区圈编号,n=1。步骤c2、将当前第n邻区圈第一候选集合中距离所述Cell_x最近的小区作为当前的参照小区。步骤c3、如果第n邻区圈第一候选集合中存在除当前所述参照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则从第n邻区圈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确定邻区邻近关系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确定邻区邻近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对于规划区域内的小区Cell_x,计算该小区与所述规划区域内其他各小区之间距离;b、对于所述小区Cell_x,根据计算出的所述距离,确定该小区Cell_x的初始候选邻区集合S1;c、对于所述初始候选邻区集合S1中的各小区Cell_i,根据小区方向角、半功率角β以及预设的发散带夹角α,确定该小区Cell_i所在的邻区圈,其中,属于同一所述邻区圈中的各小区分别到所述小区Cell_x的连线所对应的连接带上的小区数相同,所述连接带的范围为:以所述小区Cell_x为圆心,以所述连线为中轴,弧度为2α的扇形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邻区邻近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对于规划区域内的小区Cell_x,计算该小区与所述规划区域内其他各小区之间距离;b、对于所述小区Cell_x,根据计算出的所述距离,确定该小区Cell_x的初始候选邻区集合S1;c、对于所述初始候选邻区集合S1中的各小区Cell_i,根据小区方向角、半功率角β以及预设的发散带夹角α,确定该小区Cell_i所在的邻区圈,其中,属于同一所述邻区圈中的各小区分别到所述小区Cell_x的连线所对应的连接带上的小区数相同,所述连接带的范围为:以所述小区Cell_x为圆心,以所述连线为中轴,弧度为2α的扇形区域;步骤b中所述确定该小区Cell_x的初始候选邻区集合S1包括:从所述规划区域内其他各小区中,选择出与所述小区Cell_x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邻区距离阈值的小区,将选择出的所有小区作为所述初始候选邻区集合S1的成员小区;步骤c中所述确定该小区Cell_i所在的邻区圈包括:c1、将所述初始候选邻区集合S1中的小区增加至第n邻区圈第一候选集合中,n为邻区圈编号,n=1;c2、将当前第n邻区圈第一候选集合中距离所述Cell_x最近的小区作为当前的参照小区;c3、如果第n邻区圈第一候选集合中存在除当前所述参照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则从第n邻区圈第一候选集合中除当前所述参照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中,确定出满足预设的发散小区条件的所有小区,将所确定出的小区从所述第n邻区圈第一候选集合中删除,并增加至第n+1邻区圈第一候选集合中;所述发散小区条件为:小区与所述小区Cell_x的连线和当前的所述参照小区与所述小区Cell_x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所述发散带夹角α;c4、将当前的所述参照小区从所述第n邻区圈第一候选集合中删除,并增加至第n邻区圈第二候选集合中,如果当前的所述第n邻区圈第一候选集合非空,则转入步骤c2;c5、根据小区的小区方向角和半功率角,从所述第n邻区圈第二候选集合中,确定出所述小区Cell_x的背向小区,将所确定的背向小区从所述第n邻区圈第二候选集合中删除;c6、将当前的第n邻区圈第二候选集合中的小区,确定为属于所述小区Cel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尧李晓坪
申请(专利权)人: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