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志旭专利>正文

自动鄂简易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3200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动鄂简易扳手,解决了现有活动扳手操作繁琐,并且受使用空间限制的问题。该扳手包括固定鄂,与固定鄂固定连接的手柄,与固定鄂活动连接的活动鄂,所述手柄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活动鄂控制片,该活动鄂控制片通过拉线与活动鄂连接,并控制活动鄂的张合;所述活动鄂还连接有第二弹簧,该弹簧的一端穿过活动鄂的内部与活动鄂的背部相连,另一端与固定鄂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功能稳定,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在使用时只需滑动活动鄂控制片,和按下活动鄂固定按钮就能达到固定活动鄂的目的,松开活动鄂固定按钮即可松开活动鄂,无需手动去扳动活动鄂,不受使用空间的限制,特别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自动鄂简易扳手,解决了现有活动扳手操作繁琐,并且受使用空间限制的问题。该扳手包括固定鄂,与固定鄂固定连接的手柄,与固定鄂活动连接的活动鄂,所述手柄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活动鄂控制片,该活动鄂控制片通过拉线与活动鄂连接,并控制活动鄂的张合;所述活动鄂还连接有第二弹簧,该弹簧的一端穿过活动鄂的内部与活动鄂的背部相连,另一端与固定鄂相连。本技术结构简单,功能稳定,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在使用时只需滑动活动鄂控制片,和按下活动鄂固定按钮就能达到固定活动鄂的目的,松开活动鄂固定按钮即可松开活动鄂,无需手动去扳动活动鄂,不受使用空间的限制,特别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扳手,具体涉及自动鄂简易扳手。 自动鄙简易扳手
技术介绍
扳手是一种手工工具,用来抓住、拧紧或转动螺栓、螺母、螺钉头、管子或其他物 件。扳手通常在柄部的一端或两端制有开口或套孔,使用时沿螺纹旋转方向在柄部施加外 力,就能拧转螺栓或螺母。 现有的活动扳手由活动颚部、手柄、活动颚控制轮组成,其缺点是在使用时首先在 开口或套孔位置手动打开活动颚,卡入螺母,再收紧活动颚,并且每次使用时均需要在开口 或套孔位置手动卡入螺母,拧动扳手,然后再取出用于下次使用,这种操作方式非常繁琐, 并且在狭小空间内操作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鄂简易扳手,解决了现有活动扳手操作繁琐,并 且受使用空间限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自动鄂简易扳手,包括固定鄂,与固定鄂固定连接的手柄,与固定鄂活动连接的活 动鄂,所述手柄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活动鄂控制片,该活动鄂控制片通过拉线与活动鄂 连接,并控制活动鄂的张合;所述活动鄂还连接有第二弹簧,该弹簧的一端穿过活动鄂的内 部与活动鄂的背部相连,另一端与固定鄂相连。 由于手柄的宽度有限,所述拉线的传输方向上还设有两个定滑轮,该定滑轮位于 手柄内部,其中一个定滑轮设置于活动鄂的后背附近,使其拉线与活动鄂的角度接近垂直, 因此,使用时,作用于活动鄂的拉力达到最大。 所述手柄的内部还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活动鄂固定器,和与活动鄂固定器下端连 接的第一弹簧,该弹簧另一端与手柄的底部连接,所述活动鄂固定器的顶部与活动鄂的底 部活动连接。在所述活动鄂固定器的顶部设有第一固定齿,在所述活动鄂的底部相应位置 设有与第一固定齿活动咬合的第二固定齿。通过第一固定齿和第二固定齿的相互配合达到 固定活动鄂的目的。 为了使本技术的功能更加稳定,使用更加便捷,在手柄的一侧安装有活动鄂 按键板,在该按键板上设有活动鄂固定按钮,活动鄂固定器上相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卡齿, 所述活动鄂固定按钮穿过手柄与卡齿活动连接。 所述活动鄂固定按钮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形状,其斜边在使用时作为与卡齿活动 连接的连接边。使用时,按下按钮,卡齿将在按钮的斜边上滑动,通过滑动作用,活动鄂固定 器将向上移动,使第一固定齿和第二固定齿咬合,进一步达到扣紧活动鄂的目的。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技术活动鄂控制片通过拉线拉动活动鄂使其张开,再卡入螺母,松开活 动鄂控制片后,活动鄂在第二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使活动鄂自动收拢并卡紧螺母,操作自 动化; (2)本技术在手柄内部设置两个定滑轮用于固定拉线位置和传输拉线,并且 其中一个定滑轮设置于活动鄂的后背附近,使其拉线与活动鄂的角度接近垂直,因此,使用 本技术时,作用于活动鄂的拉力达到最大; (3)本技术活动鄂固定器的顶部设有第一固定齿,在活动鄂的底部相应位置 设有第二固定齿,通过第一固定齿和第二固定齿的相互咬合达到进一步固定活动鄂的目 的; (4)本技术通过设置于手柄上的活动鄂固定按钮和固定于活动鄂固定器上卡 齿相互作用,使按下活动鄂固定按钮时,活动鄂固定器向上移动,第一固定齿和第二固定齿 的相互咬合起到进一步扣紧活动鄂的目的,松开活动鄂固定按钮时,活动鄂固定器在第一 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第一固定齿和第二固定齿的相互松开,达到自动扣紧或松 开活动鄂的目的; (5)本技术结构简单,功能稳定,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在使用时只需滑动活动 鄂控制片,和按下活动鄂固定按钮就能达到固定活动鄂的目的,松开活动鄂固定按钮即可 松开活动鄂,无需手动去扳动活动鄂,不受使用空间的限制,特别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固定鄂,2-手柄,3-活动鄂,4-活动鄂控制片,5-拉线,6-活动鄂固定器,7-第 一弹簧,8-第一固定齿,9-第二固定齿,10-活动鄂固定按钮,11-卡齿,12-活动鄂按键 板,13-第二弹簧,14-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 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自动鄂简易扳手,包括固定鄂1,与固定鄂1固定连接的手柄2,与固 定鄂1活动连接的活动鄂3,所述手柄2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活动鄂控制片4,该活动鄂 控制片通过拉线5与活动鄂3连接,并控制活动鄂3的张合,由于手柄的宽度有限,在手柄 内部设置两个定滑轮14用于固定拉线位置和传输拉线,并且其中一个定滑轮设置于活动 鄂的后背附近,使其拉线与活动鄂的角度接近垂直,因此,使用时,作用于活动鄂的拉力达 到最大。并且,在活动鄂背部相应的位置设置一个凹槽,该凹槽的宽度大于定滑轮的直径, 可使活动鄂在张开时,定滑轮不至于阻碍活动鄂的活动。 在手柄的内部还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活动鄂固定器6,和与活动鄂固定器6下端 连接的第一弹簧7,该弹簧另一端与手柄的底部连接,所述活动鄂固定器的顶部设有第一固 定齿8,相应地,在活动鄂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齿9,通过第一固定齿和第二固定齿的相互 配合达到固定活动鄂的目的。 为了使本技术的功能更加稳定,使用更加便捷,在手柄的一侧安装有活动鄂 按键板12,在该按键板上设有两个活动鄂固定按钮10,该按钮穿过手柄与活动鄂固定器活 动连接,活动鄂固定器上相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卡齿11,在本实施例中,按钮的截面为 直角三角形形状,其斜边在使用时作为与卡齿活动连接的连接边,使用时,按下按钮,卡齿 将在按钮的斜边上滑动,通过滑动作用,活动鄂固定器将向上移动,使第一固定齿和第二固 定齿咬合,进一步达到扣紧活动鄂的目的。 最后,所述活动鄂还连接有第二弹簧13,该弹簧的一端穿过活动鄂的内部与活动 鄂的背部相连,另一端与固定鄂相连,使活动鄂被拉开后能在该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向固定 鄂靠拢,起到自动扣紧螺母的作用。 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下拉活动鄂控制片,活动鄂控制片拉动拉线,进而使活动鄂张开,然后卡入 螺母,松开活动鄂控制片,活动鄂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向固定鄂靠拢,此时,按下活动 鄂固定按钮,卡齿将在按钮的斜边上滑动,通过滑动作用,活动鄂固定器将向上移动,使第 一固定齿和第二固定齿咬合,进一步达到扣紧活动鄂的目的,这时,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鄂简易扳手,包括固定鄂(1),与固定鄂(1)固定连接的手柄(2),与固定鄂(1)活动连接的活动鄂(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活动鄂控制片(4),该活动鄂控制片通过拉线(5)与活动鄂(3)连接,并控制活动鄂(3)的张合;所述活动鄂还连接有第二弹簧(13),该弹簧的一端穿过活动鄂的内部与活动鄂的背部相连,另一端与固定鄂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志旭
申请(专利权)人:汪志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