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滩、陆两用船,包括主支架、方向杆、船体、及驱动滩、陆两用船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支架设置有横轴,所述的主支架通过所述的横轴与所述的船体连接,所述的横轴其中一根两端分别伸出船体可安装轮子,所述的方向杆下端设置有导向轮,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把其中一根横轴两端分别伸出船体安装轮子,同时把导向船设计为导向轮,并且导向轮还可以通过弧形长孔调节方向杆与前叉之间的角度,以达到调节船体离地高度的目的,从而实现滩、陆两用的功能,在船体或主支架上设置遮阳蓬,使作业人在解决脏乱不堪的同时还避免了日晒雨淋,并且也不需要其他运输工具,可以直接把滩、陆两用船开回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滩、陆两用船,包括主支架、方向杆、船体、及驱动滩、陆两用船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支架设置有横轴,所述的主支架通过所述的横轴与所述的船体连接,所述的横轴其中一根两端分别伸出船体可安装轮子,所述的方向杆下端设置有导向轮,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把其中一根横轴两端分别伸出船体安装轮子,同时把导向船设计为导向轮,并且导向轮还可以通过弧形长孔调节方向杆与前叉之间的角度,以达到调节船体离地高度的目的,从而实现滩、陆两用的功能,在船体或主支架上设置遮阳蓬,使作业人在解决脏乱不堪的同时还避免了日晒雨淋,并且也不需要其他运输工具,可以直接把滩、陆两用船开回家。【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滩、陆两用船。 一种滩、陆两用船
技术介绍
我国的滩涂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利用海涂地区进行海水养殖,海涂 养殖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海涂上作业及运输的工具比较原始, 一般都采用脚直接在滩涂上蹬手推滩涂船前进的方式进行作业及运输,这样在夏天作业要 头顶烈日,在冬天作业又寒冷又脏乱,碰到雨天还会淋雨,每一次收获海涂养殖的水产品, 都需要从滩涂上运输至岸边,再用其他运输工具从岸边把水产品运回。现有一种改进的滩 涂船,如专利号:201220682898. 1公开了一种滩涂船,使用杠杆传送原理,通过踩动脚踏板 使船体前进,人无需行走在泥涂中,一定程度上避免寒冷与脏乱,但其在夏天作业同样要头 顶烈日,碰到雨天还是会淋雨,并且其只能在滩涂上行走,不能行驶在公路,要把水产品从 岸边运回来还需要其他运输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即可避免日晒雨淋,又可在陆地上行驶的 滩、陆两用船,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滩、陆两用船,包括主支架、方向杆、船体、及驱动滩、陆两用船的 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支架设置有横轴,所述的主支架通过所述的横轴与所述的 船体连接,所述的横轴其中一根两端分别伸出船体可安装轮子,所述的方向杆下端设置有 导向轮;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一人力驱动装置、一传动组件和一电动驱动装置, 所述的人力驱动装置包括一人字形支架和一啮合件,所述的人字形支架包括: 一合并部,其与一脚踏板连接; 一分叉部,其具有至少两个分叉; 一支点孔,其与所述的主支架轴接,所述的人字形支架通过支点孔与所述的主支架轴 接并可转动,用以将所述的脚踏板的运动转化为所述的人字形支架的摆动运动; 所述的啮合件,其置于所述的分叉之间,并与所述的分叉部连接,其随所述的人字形支 架作摆动运动,从而驱动所述的传动组件; 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 一对链轮,其带有棘刺,轴接在所述的主支架上,并与所述的啮合件相啮合; 一对连杆,其轴接在所述的链轮一侧; 一对推杆,其与所述的连杆轴接; 一对推板,其与所述的推杆轴接,由所述的链轮带动所述的连杆转动,所述的连杆带动 所述的推杆及所述的推板前后移动,所述的推杆向前移动时所述的推板会自动打开,所述 的推杆向后移动时,所述的推板能插入滩涂并会自动与推杆折成一阻力较大的角度。 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链轮轴和所述的横轴,所述的电机、链轮轴、横轴 上均设置有皮带盘,所述的电机通过同步皮带与所述的链轮轴连接,所述的链轮轴通过同 步皮带与所述的横轴连接,用以在驱动推杆的同时还可驱动横轴带动轮子前进; 所述的横轴两端伸出船体部份至少设置有一条凹槽或设置成多边形,并且端部设置有 轮子锁紧机构; 所述的方向杆下端设置有旋转横轴与固定横轴,所述的方向杆通过前叉与导向轮连 接,所述的前叉包括; 一轴接孔,其与所述的导向轮轴轴接; 一旋转孔,其与所述的旋转横轴轴接; 一弧形长孔,其弧形以所述的旋转孔为中心,与所述的固定横轴相配合用以调节固定 所述的方向杆与所述的前叉的角度; 所述的船体或主支架上设置有遮阳蓬; 所述的遮阳蓬设置有折叠机构。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把其中一根横轴两端分别伸出船体安装 轮子,同时把导向船设计为导向轮,并且导向轮还可以通过弧形长孔调节方向杆与前叉之 间的角度,以达到调节船体离地高度的目的,从而实现滩、陆两用的功能,在船体或主支架 上设置遮阳蓬,使作业人在解决脏乱不堪的同时还避免了日晒雨淋,并且也不需要其他运 输工具,可以直接把滩、陆两用船开回家。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陆地上行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滩涂上行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滩涂上行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名称及序号:1、主支架,2、船体,3、人字形支架,4、啮合件,5、脚踏板,6、链 轮,7、连杆,8、推杆,9、推板,10、旋转横轴,11、前叉,12、固定横轴,13、方向杆,14、导向轮, 15、弧形长孔,16、轮子,17、电机,18、遮阳蓬,19、横轴,20、链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滩、陆两用船,包括主支架1、方向杆13、船体2、及驱动 滩、陆两用船的驱动装置,主支架1设置有横轴19,主支架1通过横轴19与船体2连接,横 轴19其中一根两端分别伸出船体2可安装轮子,方向杆13下端设置有导向轮14,在滩涂上 行驶时可把安装在横轴19两端的轮子16卸下,这样可实现滩涂与陆地两用;驱动装置包括 一人力驱动装置、一传动组件和一电动驱动装置,人力驱动装置包括一人字形支架3和一 啮合件4,人字形支架3包括:一合并部,其与一脚踏板5连接;一分叉部,其具有至少两个 分叉;一支点孔,其与主支架1轴接,人字形支架3通过支点孔与主支架1轴接并可转动,用 以将脚踏板5的运动转化为人字形支架3的摆动运动;啮合件4,其置于分叉之间,并与分 叉部连接,其随人字形支架1作摆动运动,从而驱动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一对链轮6, 其带有棘刺,轴接在主支架1上,并与啮合件4相啮合;一对连杆7,其轴接在链轮6 -侧; 一对推杆8,其与连杆7轴接;一对推板9,其与推杆8轴接,由链轮6带动连杆7转动,所述 的连杆带动所述的推杆及所述的推板前后移动,推杆8向前移动时推板9会自动打开,推杆 8向后移动时,推板9能插入滩涂并会自动与推杆8折成一阻力较大的角度;电动驱动装置 包括电机17、链轮轴20和横轴19,电机17、链轮轴20、横轴19上均设置有皮带盘,电机17 通过同步皮带与链轮轴20连接,链轮轴20通过同步皮带与横轴19连接,要在滩涂上行驶 时,轮子16可卸下挂在遮阳蓬18两侧,同时可卸下链轮轴20与横轴19之间的同步皮带, 要在陆地上行驶时,把连杆7及推杆8 -同卸下,安装上轮子16及链轮轴20与横轴19之 间的同步皮带;当电动驱动装置没电时也可用人力驱动装置驱动;横轴19两端伸出船体2 部份至少设置有一条凹槽或设置成多边形,并且端部设置有轮子16锁紧机构;这样便于轮 子16装卸;方向杆13下端设置有旋转横轴10与固定横轴12,方向杆13通过前叉11与导 向轮14连接,前叉包括;一轴接孔,其与导向轮轴轴接;一旋转孔,其与旋转横轴10轴接; 一弧形长孔15,其弧形以旋转孔为中心,并与固定横轴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滩、陆两用船,包括主支架、方向杆、船体、及驱动滩、陆两用船的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支架设置有横轴,所述的主支架通过所述的横轴与所述的船体连接,所述的横轴其中一根两端分别伸出船体可安装轮子,所述的方向杆下端设置有导向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