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腰踏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2899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扭腰踏步机,包括落地座、左、右踏板架、左、右阻尼油缸,落地座的前部设置一立柱,立柱上套有下转套和上转套,下转套、上转套外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径向通孔和第二径向通孔,立柱上对应所述第一径向通孔和第二径向通孔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一限位销有选择穿过第一径向通孔与立柱上的第一限位孔相配合或穿过第二径向通孔与立柱上的第二限位孔相配合;左、右踏板架的前端分别铰接立柱的两侧;上转套的前侧固定一根横向的限位杆,左、右踏板架的前下部分别固定有向下延伸的左顶杆和右顶杆,左顶杆和右顶杆同时与所述限位杆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选择扭腰、踏步同时运动或单纯选择踏步运动,运动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扭腰踏步机,包括落地座、左、右踏板架、左、右阻尼油缸,落地座的前部设置一立柱,立柱上套有下转套和上转套,下转套、上转套外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径向通孔和第二径向通孔,立柱上对应所述第一径向通孔和第二径向通孔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一限位销有选择穿过第一径向通孔与立柱上的第一限位孔相配合或穿过第二径向通孔与立柱上的第二限位孔相配合;左、右踏板架的前端分别铰接立柱的两侧;上转套的前侧固定一根横向的限位杆,左、右踏板架的前下部分别固定有向下延伸的左顶杆和右顶杆,左顶杆和右顶杆同时与所述限位杆相配合;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选择扭腰、踏步同时运动或单纯选择踏步运动,运动效果较好。【专利说明】一种扭腰踏步机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尤其是一种扭腰踏步机。
技术介绍
踏步机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器材,但是传统的踏步机只能实现单纯的踏步运动,运 动比较单调,运动效果不够理想。因此人们已开始设计制造带有扭腰和踏步功能的扭腰踏 步机。如2006年8月30日公开一项专利号为ZL200520011788. 2、名称为"扭腰踏步机"的 技术专利,其是在一个底座上设有一组可以上下运动的踏步组件、一个用以承载踏步 组件并且可以往复旋转运动的转动构件,以及一组用以构成踏步组件与转动构件连动的连 动组件;在踏步组件、转动构件与连动组件的组成运作下,构成一种在操作者双脚踩踏踏步 组件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令转动构件连同踏步组件配合往复旋转运动的旋转韵律装置,让 操作者同时达到踏步、扭腰的运动健身效果。但是这种扭腰踏步机需要连动组件和传动机 构,结构比较复杂。同时也不能单纯选择踏步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扭腰踏步机,结构简单,可选择扭腰、踏 步同时运动或单纯选择踏步运动,运动效果较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扭腰踏步机,包括落地座、左、右 踏板架、左、右阻尼油缸,左、右踏板架的上面固定有左、右踏板,落地座的前部设置一立柱, 立柱上套有下转套和上转套,下转套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一径向通孔,上转套外周面上开设 有第二径向通孔,立柱上对应所述第一径向通孔和第二径向通孔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孔和 第二限位孔,一限位销有选择穿过第一径向通孔与立柱上的第一限位孔相配合或穿过第二 径向通孔与立柱上的第二限位孔相配合; 上转套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左第一销轴和右第一销轴,左、右踏板架的前端分别铰 接在左第一销轴和右第一销轴上;上转套的后侧向下延伸一支柱,支柱下部两侧固定有左 第二销轴和右第二销轴,左、右阻尼油缸的前端分别铰接在左第二销轴和右第二销轴上; 左、右阻尼油缸的后端分别铰接在左、右踏板架的后下部; 上转套的前侧固定一根横向的限位杆,左、右踏板架的前下部分别固定有向下延 伸的左顶杆和右顶杆,左顶杆和右顶杆同时与所述限位杆相配合。 进一步改进,所述左顶杆和右顶杆的中下部分别套有防护套同时与所述限位杆相 配合。以保护左顶杆、右顶杆和限位杆,同时减少噪音。 优选所述防护套为方形塑胶套。 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右踏板上端面分别设置有防滑凸点。既防滑又具有按摩作 用。 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右踏板架的后下部分别固定有左限位柱和右限位柱,踩下左 踏板架时,左限位柱的下端能顶到落地座上进行限位;踩下右踏板架时,右限位柱的下端能 顶到落地座上进行限位。通过左限位柱和右限位柱与落地座的配合,可以限制左、右踏板架 的转动角度,提高运动安全性。 本技术由于下转套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一径向通孔,上转套外周面上开设有第 二径向通孔,立柱上对应所述第一径向通孔和第二径向通孔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 限位孔,当限位销选择穿过第一径向通孔与立柱上的第一限位孔相配合时,下转套被限位 不转动,上转套可转动,限位杆固定在下转套上不动,当踩下左、右踏板架时,由于左顶杆、 右顶杆和限位杆相互作用就能使左、右踏板架一起正反向旋转,同时左、右踏板架交错上下 运动,因此左、右踏板架就边上下运动边正反向旋转,起到踏步和扭腰同时运动的功能;当 限位销选择穿过第二径向通孔与立柱上的第二限位孔相配合时,此时上转套被限位不转 动,下转套可转动,此时限位杆可转动,当踩下左踏板架时,左顶杆带动限位杆转动,限位杆 再带动右顶杆转动,使右踏板架向上转动;当踩下右踏板架时,右顶杆带动限位杆转动,限 位杆再带动左顶杆转动,使左踏板架向上转动,左、右踏板架就能交错上下运动,实现单纯 的踏步运动。 因此,本技术可选择扭腰、踏步同时运动或单纯选择踏步运动,运动方式较为 多样,运动效果较好。另外,本技术零部件较少,结构简单、紧凑。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立体图; 图2是本技术处于扭腰、踏步状态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仰视图; 图5是本技术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技术处于单纯踏步状态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5所示,一种扭腰踏步机,包括落地座1、左踏板架2、右踏板架3、左阻尼 油缸4、右阻尼油缸5,左踏板架2和右踏板架3的上面固定有左踏板21和右踏板31,落地 座1的前部设置一立柱11,立柱11上套有下转套6和上转套7,下转套6外周面前侧上开 设有第一径向通孔61,上转套7外周面前侧上开设有第二径向通孔71,立柱11上对应所述 第一径向通孔61和第二径向通孔71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11和第二限位孔112, 一限 位销8穿过第一径向通孔61与立柱1上的第一限位孔111相配合,此时下转套6被限位不 转动,上转套7可转动,实现扭腰和踏步同时进行;限位销8也可选择穿过第二径向通孔71 与立柱11上的第二限位孔112相配合;此时上转套7被限位不转动,下转套6可转动,可实 现单纯的踏步运动。 上转套7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左第一销轴72和右第一销轴73,左踏板架2和右踏 板架3的前端分别铰接在左第一销轴72和右第一销轴73上;上转套7的后侧向下延伸一 支柱74,支柱74下部两侧固定有左第二销轴75和右第二销轴76,左阻尼油缸4和右阻尼 油缸5的前端分别铰接在左第二销轴75和右第二销轴76上;左阻尼油缸4和右阻尼油缸 5的后端分别铰接在左踏板架2和右踏板架3的后下部; 上转套6的前侧固定一根横向的限位杆62,左踏板架2和右踏板架3的前下部分 别固定有向下延伸的左顶杆22和右顶杆32,左顶杆22和右顶杆32同时与限位杆62相配 合。 为保护左顶杆22、右顶杆32和限位杆62,同时减少噪音,所述左顶杆22和右顶杆 32的中下部分别套有防护套221、321同时与所述限位杆62相配合。所述防护套221、321 可采用方形塑胶套。 所述左踏板21和右踏板31上端面分别设置有防滑凸点211、311。防滑凸点211、 311还具有按摩作用。 所述左踏板架2和右踏板架3的后下部分别固定有左限位柱23和右限位柱33,踩 下左踏板架2时,左限位柱23的下端能顶到落地座1上进行限位;踩下右踏板架3时,右限 位柱33的下端能顶到落地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扭腰踏步机,包括落地座、左、右踏板架、左、右阻尼油缸,左、右踏板架的上面固定有左、右踏板,其特征在于:落地座的前部设置一立柱,立柱上套有下转套和上转套,下转套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一径向通孔,上转套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二径向通孔,立柱上对应所述第一径向通孔和第二径向通孔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一限位销有选择穿过第一径向通孔与立柱上的第一限位孔相配合或穿过第二径向通孔与立柱上的第二限位孔相配合;上转套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左第一销轴和右第一销轴,左、右踏板架的前端分别铰接在左第一销轴和右第一销轴上;上转套的后侧向下延伸一支柱,支柱下部两侧固定有左第二销轴和右第二销轴,左、右阻尼油缸的前端分别铰接在左第二销轴和右第二销轴上;左、右阻尼油缸的后端分别铰接在左、右踏板架的后下部;上转套的前侧固定一根横向的限位杆,左、右踏板架的前下部分别固定有向下延伸的左顶杆和右顶杆,左顶杆和右顶杆同时与所述限位杆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惠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超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