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扭绞装置,包括机架和主旋转轴,主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主轴放线架,主轴放线架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预绞组件,主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主分线板和主导线机构,预绞组件和主分线板之间对应每个预绞组件设置有主导向轮,机架上并位于主导线机构远离主轴放线架的一侧设置有主绞线调节板,在预绞组件完成第一次扭绞后的线缆依次通过主导向轮、主分线板和主导线机构到达主绞线调节板,并在主绞线调节板位置完成第二次扭绞。提供一种复合扭绞装置,通过在主轴放线架上设置能够单独完成线缆扭绞的预绞组件,使设备实现先后连续完成多根线缆和多股线缆的扭绞操作,避免了线缆预扭绞后的下线、上线工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扭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扭绞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线缆的绞线设备多种多样,绞线设备的线盘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基本能够满足多根线缆的扭绞结合的要求。现有技术公开一种多盘绞线机,如图1所示,包括旋转主轴10,旋转主轴10的一侧设置有中心线放线机构20,旋转主轴10的另一侧设置有驱动线缆向前移动的收料机构,旋转主轴10上设置有多个放线盘30,每个放线盘30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线缆卷筒的支承柱31,旋转主轴10上对应每个支承柱31设置有一个导向轮40,旋转主轴10靠近所述收料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导线机构50和绞线板60,线缆穿过导向轮40、导线机构50后在绞线板60位置扭绞在一起,并由所述收料机构完成收料。以上设备能够完成多根或者多股线缆的扭绞,但为了避免线缆之间的相互信号干扰,更多时候厂家需要分阶段对线缆进行扭绞,即先将多根线缆进行预扭绞,然后将预扭绞获得的多股线缆再进行扭绞,以上设备无法一步到位地完成上述扭绞工作,其需要分别先将多根线缆进行预扭绞并收料,然后再将预扭绞获得的多股线缆重新上线并进行扭绞,多次收料和上线工序使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较大,同时极大地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基于上述情况,厂家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设备不足的复合扭绞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扭绞装置,通过在主轴放线架上设置能够单独完成多根线缆扭绞的预绞组件,使设备实现先后连续完成多根线缆和多股线缆的扭绞操作,避免了多根线缆预扭绞后的下线、上线工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扭绞装置,包括机架和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主旋转轴,所述主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主轴驱动电机,所述主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主轴放线架,所述主轴放线架远离所述主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可独立完成至少两根线缆的扭绞结合的预绞组件,使所述复合扭绞装置能够先后连续完成两次扭绞操作,所述预绞组件均匀分布在所述主轴放线架的圆周上,所述主旋转轴远离所述主轴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主分线板和主导线机构,所述主分线板和所述主导线机构均与所述主旋转轴同步转动,所述主导线机构位于所述主分线板远离所述主轴驱动电机的一侧,所述预绞组件和所述主分线板之间对应每个所述预绞组件设置有主导向轮,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主导线机构远离所述主轴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主绞线调节板,在所述复合扭绞装置工作过程中所述主绞线调节板处于静止状态,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主绞线调节板远离所述主轴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收料机构,所述收料机构给线缆提供拉力并驱动线缆向靠近所述收料机构的方向移动。具体地,所述预绞组件跟随所述主旋转轴转动,同时每个所述预绞组件自转并单独完成扭绞操作,线缆经过所述预绞组件的第一次扭绞后,通过所述主导向轮的变向后到达所述主分线板并依次穿过所述主分线板和所述主导线机构,最后穿过所述主绞线调节板完成第二次扭绞并由所述收料机构进行收料。优选的,所述主轴放线架是以所述主旋转轴为转动轴线的圆盘,所述主轴放线架与所述主旋转轴同步转动。优选的,所述主导线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主引导盘、第二主引导盘和第三主引导盘,所述第一主引导盘位于靠近所述主分线板的一侧,所述第三主引导盘位于远离所述主分线板的一侧。所述第一主引导盘、第二主引导盘和第三主引导盘均为圆盘,所述第一主引导盘、第二主引导盘和第三主引导盘的直径依次变小,所述第一主引导盘、第二主引导盘和第三主引导盘靠近各自圆周的一侧均开设有主导线孔,所述第一主引导盘、第二主引导盘和第三主引导盘上的所述主导线孔的数量分别与所述预绞组件的数量相匹配。具体地,现有设备能够完成多根线缆的扭绞操作、或者多股线缆的扭绞操作,但现有设备每次工作只能进行一次扭绞操作,当厂家需要连续完成两次扭绞,即先将多根线缆扭绞结合后将获得的多股线缆进行再次扭绞结合时,现有设备无法在一次工作过程中连续完成,严重限制了生产效率。本方案所述的复合扭绞装置通过在所述主轴放线架上设置多个所述预绞组件,由所述预绞组件完成第一次扭绞操作,再由所述主旋转轴配合所述主绞线调节板完成第二次扭绞操作,使所述复合扭绞装置在一次工作过程中能够先后连续完成两次扭绞操作,避免了分段扭绞时线缆的重复上、下线,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预绞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主轴放线架上的副旋转轴和固定设置在所述主轴放线架上的用于驱动所述副旋转轴转动的副轴驱动电机,所述副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副轴放线架,所述副轴放线架与所述副旋转轴同步转动,所述副轴放线架远离所述副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线缆卷筒的副轴支承柱,所述线缆卷筒在外力驱动作用下可绕所述副轴支承柱转动,所述副旋转轴远离所述副轴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副分线板和副导线机构,所述副分线板和所述副导线机构均与所述副旋转轴同步转动,所述副导线机构位于所述副分线板远离所述副轴驱动电机的一侧,所述主旋转轴上对应所述预绞组件设置有副绞线调节板。优选的,所述副轴放线架是以所述副旋转轴为转动轴线的圆盘。优选的,所述副绞线调节板通过调节板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旋转轴上。优选的,所述副导线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副引导盘、第二副引导盘和第三副引导盘,所述第一副引导盘位于靠近所述副分线板的一侧,所述第三副引导盘位于远离所述副分线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副引导盘、第二副引导盘和第三副引导盘均为圆盘,所述第一副引导盘、第二副引导盘和第三副引导盘的直径依次变小,所述第一副引导盘、第二副引导盘和第三副引导盘靠近各自圆周的一侧均开设有副导线孔,所述第一副引导盘、第二副引导盘和第三副引导盘上的所述副导线孔的数量分别与所述副轴支承柱的数量相匹配。具体地,所述副轴驱动电机带动所述副旋转轴转动,使线缆在所述副绞线调节板位置完成第一次扭绞结合,扭绞结合后的线缆通过所述主导向轮的变向后到达所述主分线板,然后在所述主绞线调节板位置完成第二次扭绞结合。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导向轮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旋转轴上,所述主导向轮包括第一主导向轮和第二主导向轮,所述第一主导向轮绕所述主旋转轴转动的轨迹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主导向轮绕所述主旋转轴转动的轨迹的半径。优选的,所述第一主导向轮通过第一导轮支架安装在所述主旋转轴上,所述第二主导向轮通过第二导轮支架安装在所述主旋转轴上,所述第一主导向轮位于靠近所述预绞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主导向轮位于靠近所述主分线板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一主导向轮和所述第二主导向轮通过同一个导轮支架安装在所述主旋转轴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副旋转轴上对应每个所述副轴支承柱固定设置有副导向轮。优选的,所述副导向轮通过第三导轮支架安装在所述副旋转轴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副轴放线架上对应每个所述副轴支承柱设置有用于给所述线缆卷筒提供阻尼力的张力控制装置。通过设置所述张力控制装置,使所述线缆卷筒在克服阻尼力后才能转动,避免所述线缆卷筒发生不受控的转动影响线缆的扭绞结合的效果。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分线板上开设有若干主过线孔,所述主过线孔的数量与所述预绞组件的数量相匹配,所述主过线孔的位置与所述副旋转轴相对应。经过所述预绞组件第一次扭绞后获得的线缆穿过所述主过线孔到达所述主绞线调节板,并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复合扭绞装置](https://img.jigao616.com/upload/patent/2017/5/24/122843795.gif)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扭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主旋转轴,所述主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主轴放线架,所述主轴放线架远离所述主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可独立完成至少两根线缆的扭绞结合的预绞组件,所述主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主分线板和主导线机构,所述主导线机构位于所述主分线板远离所述主轴放线架的一侧,所述预绞组件和所述主分线板之间对应每个所述预绞组件设置有主导向轮,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主导线机构远离所述主轴放线架的一侧设置有主绞线调节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扭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主旋转轴,所述主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主轴放线架,所述主轴放线架远离所述主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可独立完成至少两根线缆的扭绞结合的预绞组件,所述主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主分线板和主导线机构,所述主导线机构位于所述主分线板远离所述主轴放线架的一侧,所述预绞组件和所述主分线板之间对应每个所述预绞组件设置有主导向轮,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主导线机构远离所述主轴放线架的一侧设置有主绞线调节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扭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绞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主轴放线架上的副旋转轴和固定设置在所述主轴放线架上的用于驱动所述副旋转轴转动的副轴驱动电机,所述副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副轴放线架,所述副轴放线架远离所述副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线缆卷筒的副轴支承柱,所述副旋转轴远离所述副轴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副分线板和副导线机构,所述副导线机构位于所述副分线板远离所述副轴驱动电机的一侧,所述主旋转轴上对应所述预绞组件设置有副绞线调节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扭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向轮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旋转轴上,所述主导向轮包括第一主导向轮和第二主导向轮,所述第一主导向轮绕所述主旋转轴转动的轨迹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主导向轮绕所述主旋转轴转动的轨迹的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扭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旋转轴上对应每个所述副轴支承柱固定设置有副导向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扭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轴放线架上对应每个所述副轴支承柱设置有用于给所述线缆卷筒提供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美格传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