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国付专利>正文

小型自动收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23719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型自动收粮机,包括车体和收粮机构,所述的车体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轮、前支撑架、后支撑架、液压泵,所述的收粮机构包括液压马达、输粮筒、传送带、前绞龙和后绞龙,输粮筒为一矩形筒,该输粮筒的中部铰接在后支撑架的顶端,前部支撑在前支撑架上,输粮筒的前端设有从动轴,后端设有主动轴,传送带连接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传送带上分布有多个传送刮板,液压马达安装在输粮筒的后端,且与主动轴连接,从动轴的两端安装有前绞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紧凑体积小,灵活方便,工作可靠,收粮。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的高度均可以调整,因此可以适用于装载不同高度的车厢。采用液压马达驱动,更适合田间野外作业。(*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自动收粮机
本技术涉及--种农用机械,尤指一种小型自动收粮机。 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新收割的粮食需经过充分晾晒后才能入库收藏,目前在农村及大型农 场,晾晒后粮食主要依靠人工收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也有利用铲车进行收集的,但 是铲车的操纵难度大,同时铲车作业对粮食的破碎相当严重,很难收集千净,最终还要通过 人工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型自动收粮机,可以灵活、高效的完成粮食收集和装车工 作。 本技术所述的小型自动收粮机,包括车体和收粮机构,所述的车体包括发动 机、底盘、车轮、前支撑架、后支撑架、液压泵,其中前支撑架下端铰接在底盘的前部,前支撑 架的上端设有滚轮,前支撑架中部利用前液压缸与底盘连接。所述的后支撑架为矩形导轨 结构,该矩形导轨的滑轨与滑块之间设有后液压缸,所述后支撑架设于底盘的后部。所述的 发动机与液压泵的传动轴相连接。液压泵的排油口通过带有阀门的高压管线与前液压缸和 后液压缸连接。 本技术所述的收粮机构包括液压马达、输粮筒、传送带、前绞龙和后绞龙,输 粮筒为一矩形筒,该输粮筒的中部铰接在后支撑架的顶端,输粮筒的前部支撑在前支撑架 上端的滚轮上,输粮筒的前端设有从动轴,输粮筒的后端设有主动轴,所述的传送带连接在 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传送带上分布有多个传送刮板,传送刮板的外边缘与输粮筒内壁相 接触,所述的液压马达安装在输粮筒的后端,该液压马达通过带有阀门的高压管线与液压 泵的排油口相连接,液压马达的转轴与所述主动轴之间通过变速箱连接,从动轴的中部与 传送带连接,从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前绞龙,后绞龙安装在位于输粮筒后端的出口 处,后绞龙的转轴与液压马达连接。 进一步的,后绞龙的转轴通过链轮与主动轴相连接,从而实现与液压马达的间接 连接。 进一步的,后绞龙由主绞龙和附加绞龙组成,所述主绞龙安装在位于输粮筒后端 的出粮口处,其传动轴通过链轮与主动轴相连接,所述附加绞龙利用合页安装在主绞龙的 末端,主绞龙与附加绞龙之间还设有拨叉,可以从主绞龙向附加绞龙传递动力。 进一步的,前绞龙底部用弹簧和合页安装有铲板,该铲板与地面相接触的部分加 装橡胶。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车体可以前驱动后方向行驶,也可以后驱动前方向行驶, 结构紧凑体积小,灵活方便,工作可靠,减少粮食的破碎。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的高度均可 以调整,因此可以适用于装载不同高度的车厢。采用液压马达驱动,适合田间野外作业。只 需卸下绞龙链条,在绞龙前端下口处加装一根自流管,就可作为粮库的出库机使用也适用 于粮食收储部门(粮库)的出库机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1 :本技术小型自动收粮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 :本技术小型自动收粮机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 :本技术小型自动收粮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 :本技术小型自动收粮机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附图5 :本技术小型自动收粮机构中后绞龙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附图6 :本技术小型自动收粮机构中后绞龙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述的小型自动收粮机,如附图1、3所示,包括车体和收粮机构。 参见附图3,所述的车体包括发动机1、底盘2、车轮3、前支撑架4、后支撑架5、液 压泵6和驾驶操纵装置(图中未示出),其中前支撑架4下端铰接在底盘2的前部,前支撑 架4的上端设有滚轮7,供支撑收粮机构用,前支撑架4中部与底盘2之间利用前液压缸8 连接,通过操纵前液压缸8可以调整前支撑架4的姿态。本实施例所述的后支撑架5为矩 形导轨结构,该矩形导轨的滑轨与滑块之间设有后液压缸9,所述后支撑架5设于底盘2的 后部。所述的发动机1不仅为车体行驶提供动力,同时还与液压栗6的传动轴相连接,为液 压泵6提供动力。液压泵6的排油口通过带有阀门的高压管线与前液压缸8和后液压缸9 连接。 参见附图1、3、4,本实施例所述的收粮机构包括液压马达11、输粮筒12、传送带 13、前绞龙14和后绞龙15,输粮筒12为一矩形筒,该输粮筒12的中部铰接在后支撑架5 的顶端,输粮筒12的前部支撑在前支撑架4上端的滚轮7上,输粮筒12的前端设有从动轴 16,输粮筒12的后端设有主动轴17,所述的传送带13连接在主动轴17和从动轴16之间, 传送带13上分布有多个传送刮板18,传送刮板18的外边缘与输粮筒12内壁相接触,传送 带13运转过程中,位于传送刮板18处的粮食就会被推送进入输粮筒12,并且沿着输粮筒 12内壁到达输粮筒12顶端的出粮口处。所述的液压马达11安装在输粮筒12的后端,该液 压马达11通过带有阀门的高压管线与液压泵6的排油口相连接,该液压马达11的转轴与 所述主动轴17之间通过变速箱连接,从动轴16的中部与传送带13连接,从动轴16的两端 分别安装有一个前绞龙14,在前绞龙底部用弹簧和合页安装有铲板,并且该铲板与地面相 接触的部分加装橡胶,可以根据地面高低不平自动调节。从动轴16转动时,前绞龙14可以 将散落在地面的粮食归拢到传送刮板18处。后绞龙15安装在位于输粮筒12后端的出粮 口处,用于将出粮口处的粮食装载到运输车辆中。 本实施例中,后绞龙15由主绞龙151和附加绞龙152组成,参见附图5、6,所述主 绞龙151安装在位于输粮筒12后端的出粮口处,其传动轴通过链轮与主动轴17相连接,所 述附加绞龙152利用合页153安装在主绞龙的末端,主绞龙151与附加绞龙152之间还设 有拨叉154,可以从主绞龙151向附加绞龙152传递动力。在大型集粮车无法靠近本收粮机 情况下,可以将附加绞龙152对接在主绞龙151上,如附图6所示,可以延长输送距离,顺利 完成装车工作。 本技术小型自动收粮机,也可以采用柴油机驱动液压泵,液压泵通过调节阀 门驱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驱动车轮的技术方案,通过调节阀门可以实现液压马达的无级 调速,这样可根据场地上粮食厚薄灵活调节行驶速度,达到产量的最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自动收粮机,包括车体和收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轮、前支撑架、后支撑架、液压泵,其中前支撑架下端铰接在底盘的前部,前支撑架的上端设有滚轮,前支撑架中部利用前液压缸与底盘连接,所述的后支撑架为矩形导轨结构,该矩形导轨的滑轨与滑块之间设有后液压缸,所述后支撑架设于底盘的后部,所述的发动机与液压泵的传动轴相连接,液压泵的排油口通过带有阀门的高压管线与前液压缸和后液压缸连接; 所述的收粮机构包括液压马达、输粮筒、传送带、前绞龙和后绞龙,输粮筒为一矩形筒,该输粮筒的中部铰接在后支撑架的顶端,输粮筒的前部支撑在前支撑架上端的滚轮上,输粮筒的前端设有从动轴,输粮筒的后端设有主动轴,所述的传送带连接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传送带上分布有多个传送刮板,传送刮板的外边缘与输粮筒内壁相接触,所述的液压马达安装在输粮筒的后端,该液压马达通过带有阀门的高压管线与液压泵的排油口相连接,液压马达的转轴与所述主动轴之间通过变速箱连接,从动轴的中部与传送带连接,从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前绞龙,后绞龙安装在位于输粮筒后端的出口处,后绞龙的转轴与液压马达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小型自动收粮机,包括车体和收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包括发动机、底 盘、车轮、前支撑架、后支撑架、液压泵,其中前支撑架下端铰接在底盘的前部,前支撑架的 上端设有滚轮,前支撑架中部利用前液压缸与底盘连接,所述的后支撑架为矩形导轨结构, 该矩形导轨的滑轨与滑块之间设有后液压缸,所述后支撑架设于底盘的后部,所述的发动 机与液压泵的传动轴相连接,液压泵的排油口通过带有阀门的高压管线与前液压缸和后液 压缸连接; 所述的收粮机构包括液压马达、输粮筒、传送带、前绞龙和后绞龙,输粮筒为一矩形筒, 该输粮筒的中部铰接在后支撑架的顶端,输粮筒的前部支撑在前支撑架上端的滚轮上,输 粮筒的前端设有从动轴,输粮筒的后端设有主动轴,所述的传送带连接在主动轴和从动轴 之间,传送带上分布有多个传送刮板,传送刮板的外边缘与输粮筒内壁相接触,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付
申请(专利权)人:陈国付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