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冰箱电磁门驱动电感,包括四个开关,四个开关的两端分别对应跨接有一个二极管,第一、第二开关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接负载端,第三、第四开关的一端接入负载端,另一端接地;第一、第二开关中均包括三极管和P型MOS管,P型MOS管的漏极接负载端,其源极和衬底接电源,其栅极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P型MOS管的源极和漏极间跨接有二极管,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一电阻接电源,其发射极接地,其基极连另一电阻;第三、第四开关中含一N型MOS管,其漏极接负载端,其源极和衬底接地,其栅极接一电阻,其源极和漏极间跨接有二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可靠,有较大的输出功率,效率很高,在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情况下可以用来控制较大冰箱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电感,具体涉及一种冰箱电磁门驱动电感。 一种冰箱电磁门驱动电感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打开冰箱门后再关上,等到下一次 再想打开冰箱门,却发现十分吃力,这是因为上一次冰箱打开时,热空气的进入导致了冰箱 内压力的变化,冰箱内外形成了压力差,从而使得用户不易重新开门。 目前Fisher & Paykel (F&P)公司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就是通过电磁系统来辅 助用户开门。电磁系统中的核心是门控制器,门控制器的的要求是必须使用一个驱动电感 来打开和关上冰箱门。但是目前F&P公司方案中设计的驱动电感非但成本很贵,而且输出 功率不高,现需要一种不但具有较大输出功率,且总成本又不会过高的驱动电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冰箱电磁门驱动电感,通过改变 DC电流的方向和幅值,使电磁铁产生一个力能够排斥或者吸引这个永久磁铁,来实现开闭 冰箱电磁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种冰箱电磁门驱动电感,主要包括一个Η电桥,所述的Η电桥包括第一、第二、第 三、第四开关,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开关的两端分别对应跨接有第一、第二、第三、 第四反激式二极管,所述第一、第二开关的一端分别接入电源,另一端分别接入负载端,所 述第三、第四开关的一端分别接入负载端,另一端分别接地; 打开第一开关和第四开关来驱动正向电流开门,打开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来驱动 反向电流关门。所述的四个开关由脉宽调制(PWM)信号来驱动控制电感平均电流。可以 通过调高频宽比来增加电感的平均电流,相反的,也可以通过调低频宽比来减小平均电流。 PWM的频率设置在250Hz,这样能够很容易地让磁性传感器来测量电流纹波。 当驱动电磁铁时必须使用四个所述的反激式二极管,目的是,当PWM开关时所述 反激式二极管能钳制电感电压并且防止电流崩塌。 所述第一开关中包括第一 NPN型三极管和第一 P型M0S管,所述第一 P型M0S管的 漏极接入负载端,其源极和衬底接入电源,其栅极与所述第一 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第一 P型M0S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跨接有所述第一反激式二极管,所述第一 NPN型三 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接入电源,其发射极接地,其基极连接第二电阻; 所述第二开关中包括第二NPN型三极管和第二P型M0S管,所述第二P型M0S管的 漏极接入负载端,其源极和衬底接入电源,其栅极与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第二P型M0S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跨接有所述第二反激式二极管,所述第二NPN型三 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接入电源,其发射极接地,其基极连接第四电阻; 所述第三开关中包括第一 N型M0S管,所述第一 N型M0S管的漏极接入负载端,其 源极和衬底接地,其栅极连接第五电阻,所述第一 N型MOS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跨接有所述 第三反激式二极管; 所述第四开关中包括第二N型M0S管,所述第二N型M0S管的漏极接入负载端,其 源极和衬底接地,其栅极连接第六电阻,所述第二N型M0S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跨接有所述 第四反激式二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反激式二极管均为BYV26C型二极管;选择 BYV26C二极管是因为它具有很低的正向电压和快速开关的特性。 所述四个开关中的NPN型三极管能够使一个0-5V的信号通过转换15V和0V的门 电压来开关四个M0S管。所述的M0S管选择STP12PR)6 (P型)和STP16NF06L (N型),这种 M0S管的优点是在电流低于5A时它们的效率很高(Rds〈0. 2 Ω )。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设计的驱动电感安全可靠,有较大的输出功率,效率很高,在不增加额 外成本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用来控制较大冰箱门。 本技术设计的驱动电感采用STP12PR)6 (P型)和STP16NF06L (N型)的M0S 管来建立Η电桥,选择这种M0S管的优点是在电流低于5A时它们的效率很高。Η电桥中的 ΝΡΝ型三极管能够使一个0-5V的信号通过转换15V和0V的门电压来开关M0S管。 本技术设计的驱动电感设置有反激式二极管,具有很低的正向电压和快速开 关的特性,当PWM开关时反激式二极管能钳制电感电压并且防止电流崩塌。 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 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 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 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技术的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参见图1所示,一种冰箱电磁门驱动电感,主要包括一个Η电桥,所述的Η电桥包 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开关Sl,S2, S3, S4,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开关Sl,S2, S3, S4的两端分别对应跨接有BYV26C型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反激式二极管Dl,D2, D3, D4, 所述第一、第二开关Sl,S2的一端分别接入电源,另一端分别接入负载端,所述第三、第四 开关S3, S4的一端分别接入负载端,另一端分别接地。 打开第一开关S1和第四开关S4来驱动正向电流开门,打开第二开关S2和第三开 关S3来驱动反向电流关门。所述的四个开关由脉宽调制(PWM)信号来驱动控制电感平均 电流。可以通过调高频宽比来增加电感的平均电流,相反的,也可以通过调低频宽比来减小 平均电流。PWM的频率设置在250Hz,这样能够很容易地让磁性传感器来测量电流纹波。 当驱动电磁铁时必须使用四个所述的反激式二极管,目的是,当PWM开关时所述 反激式二极管能钳制电感电压并且防止电流崩塌。选择BYV26C二极管是因为它具有很低 的正向电压和快速开关的特性。 参见图2所示,所述第一开关S1中包括第一 NPN型三极管Q5和第一 P型M0S管 Q1,所述第一 P型M0S管Q1的漏极接入负载端,其源极和衬底接入电源,其栅极与所述第一 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 P型M0S管Q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跨接有所述第一 反激式二极管D1,所述第一 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R1接入电源,其发射极 接地,其基极连接第二电阻R2 ; 所述第二开关S2中包括第二NPN型三极管Q6和第二P型M0S管Q2,所述第二P 型M0S管Q2的漏极接入负载端,其源极和衬底接入电源,其栅极与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 Q6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P型M0S管Q2的源极和漏极之间跨接有所述第二反激式二极管 D2,所述第二NPN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箱电磁门驱动电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一个H电桥,所述的H电桥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开关(S1,S2,S3,S4),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开关(S1,S2,S3,S4)的两端分别对应跨接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反激式二极管(D1,D2,D3,D4),所述第一、第二开关(S1,S2)的一端分别接入电源,另一端分别接入负载端,所述第三、第四开关(S3,S4)的一端分别接入负载端,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第一开关(S1)中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Q5)和第一P型MOS管(Q1),所述第一P型MOS管(Q1)的漏极接入负载端,其源极和衬底接入电源,其栅极与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P型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跨接有所述第一反激式二极管(D1),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R1)接入电源,其发射极接地,其基极连接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开关(S2)中包括第二NPN型三极管(Q6)和第二P型MOS管(Q2),所述第二P型MOS管(Q2)的漏极接入负载端,其源极和衬底接入电源,其栅极与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P型MOS管(Q2)的源极和漏极之间跨接有所述第二反激式二极管(D2),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3)接入电源,其发射极接地,其基极连接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三开关(S3)中包括第一N型MOS管(Q3),所述第一N型MOS管(Q3)的漏极接入负载端,其源极和衬底接地,其栅极连接第五电阻(R5),所述第一N型MOS管(Q3)的源极和漏极之间跨接有所述第三反激式二极管(D3);所述第四开关(S4)中包括第二N型MOS管(Q4),所述第二N型MOS管(Q4)的漏极接入负载端,其源极和衬底接地,其栅极连接第六电阻(R6),所述第二N型MOS管(Q4)的源极和漏极之间跨接有所述第四反激式二极管(D4)。...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冰箱电磁门驱动电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一个Η电桥,所述的Η电桥包括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开关(Sl,S2, S3, S4),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开关(Sl,S2, S3, S4)的两端分别对应跨接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反激式二极管(01,02,03,04),所述第一、 第二开关(Sl,S2)的一端分别接入电源,另一端分别接入负载端,所述第三、第四开关(S3, S4)的一端分别接入负载端,另一端分别接地; 所述第一开关(S1)中包括第一 ΝΡΝ型三极管(Q5)和第一 Ρ型MOS管(Q1),所述第一 Ρ型MOS管(Q1)的漏极接入负载端,其源极和衬底接入电源,其栅极与所述第一 ΝΡΝ型三极 管(Q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 Ρ型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跨接有所述第一反激式 二极管(D1),所述第一 ΝΡΝ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R1)接入电源,其发射极 接地,其基极连接第二电阻(R2); 所述第二开关(S2)中包括第二ΝΡΝ型三极管(Q6)和第二Ρ型MOS管(Q2),所述第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岚,石皋莲,罗平尔,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