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翻转式通道连接结构及履带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2146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翻转式通道连接结构及履带起重机,其中,可翻转式通道连接结构包括支座和通道,通道的一侧中部位置通过至少一个支座与机械结构件的侧壁悬挂,支座上设置有支座通孔,支座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缺口结构,通道上设置有第一通道通孔,支座通孔与第一通道通孔配合且通过第一销轴连接,通道上还设置有第二通道通孔,通道处于向上翻转的运输状态下,第二通道通孔与缺口结构配合,且通过第二销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通道一侧的中部位置设置支座,相邻通道之间的间隙可以尽可能的减小,避免了存在异物跌落等现象,且连接点均对应在同一部件上,距离较小,解决了生产加工时尺寸保证比较困难的问题,提高了整体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翻转式通道连接结构及履带起重 机。 一种可翻转式通道连接结构及履带起重机
技术介绍
平台/通道是起重机械结构件侧面悬挂的用以满足人员通过、维护保养站立、通 行等的走道。在履带起重机产品上,平台/通道一般在转运时都拆下,单独运输。每块通道 重量都在30公斤以上,每次拆装都需要至少2个人配合完成。并且,拆下后运输时又需要 单独进行放置,安装时又需要重新进行位置确认,并进行搬运、安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和时间。 平台/通道是起重机上一个使用非常频繁的零件,中大吨位起重机械产品几乎都 或多或少的配置有通道。根据通道布置位置的不同,如果空间允许,通道随主机一起运输是 最好的运输办法,可以减少工作量,加快整机组装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根据通道结构的不 同,通道随主机一起运输的固定方式也各不相同。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通道连接结构,该通道连接结构在支座Γ上坚 向布置两个圆孔2',通道3'上沿轴线间隔设置有两个圆孔,正常工作时,支座Γ上的一个 圆孔2'与通道3'上的一个圆孔通过销轴5'连接,并通过顶紧装置4'在下方顶紧。如图 2所示,转运时,解开锁紧装置4',将通道3'向上翻转90°后,将支座Γ的两个圆孔2'对 应与通道3'上的两个圆孔配合,通过两个销轴5'进行固定。如图3所示,该通道连接结构 存在的问题是:采用两个销轴5'和圆孔2'固定,连接铰点布置在通道3'的两端,相邻两个 通道3'之间的间隙L较大,存在异物跌落风险,不安全。 如图4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通道连接结构,该通道连接结构在支座6'上 设置一个圆孔,在通道8'上也对应设置一个圆孔,在正常工作时,通过销轴7'将支座6'上 的圆孔和通道8'上的圆孔连接,通道8'的下方设置顶紧装置9'进行固定。在通道8'远 离支座6'的一端还设置一个翻转固定用圆孔10',在支座6'的上方再增加一个固定支座 11'。如图5所示,当需要转运时,放松锁紧装置9',将通道8'向上翻转90°后,通过销轴 将翻转固定用圆孔10'与固定支座11'上的孔进行固定。该通道连接结构存在的问题是: 采用上下两点进行固定,通道外侧也设置有挂点,整体太凌乱,不美观;并且两个连接点在 焊接时因距离较远,尺寸不方便保证,不方便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翻转式通道连接结构及履带起重 机,其拆装方便,便于加工,避免了通道之间间隙较大,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翻转式通道连接结构,包括支座和通 道,所述通道的一侧中部位置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支座与机械结构件的侧壁悬挂,所述支座 上设置有支座通孔,所述支座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缺口结构,所述通道上设置有第一通道通 孔,所述支座通孔与所述第一通道通孔配合且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所述通道上还设置有第 二通道通孔,所述通道处于向上翻转的运输状态下,所述第二通道通孔与所述缺口结构配 合,且通过第二销轴连接。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通道的底部与所述支座连接的位置设置有一向下 延伸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支座的一端向所述支座延伸,所述支座与所述连接板 连接,所述第一通道通孔和所述第二通道通孔均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座上的所述支座通孔与所述缺口结构在同一水 平线上。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在放平的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通道通孔和 所述第二通道通孔在同一铅垂线上。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第三通道通孔,在所述通道处 于放平的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三通道通孔用于放置所述第二销轴。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缺口结构为与所述第二通道通孔相配合的半圆形 缺口结构、圆弧形缺口结构或多边形缺口结构。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座的下方设置有顶紧装置,在所述通道处于放 平的工作状态下,用于顶紧支撑所述通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履带起重机,包括若干通道,还包括上述 任一实施例中的可翻转式通道连接结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在通道一侧的中部位置设置支座,相对于在通道一侧的两端设置支座 的形式,本技术相邻通道之间的间隙可以尽可能的减小,避免了存在异物跌落等现象; 本技术在支座上设置有支座通孔和缺口结构,在通道上对应设置第一通道通孔和第二 通道通孔,两个连接点均对应在同一部件上,且距离较小,解决了生产加工时尺寸保证比较 困难的问题,也避免了多处连接点,使结构件侧面显得零乱的问题,本技术生产加工方 便,也提高了整体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 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通道连接结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通道连接结构的运输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通道连接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通道连接结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通道连接结构的运输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可翻转式通道连接结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可翻转式通道连接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的可翻转式通道连接结构的运输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 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 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 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 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 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 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6、图7、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可翻转式通道连接结构,包括支座1和 通道2,通道2的一侧中部位置通过至少一个支座1与机械结构件的侧壁3悬挂,图7中显 示的每个通道2通过两个支座1与机械结构件的侧壁3悬挂,但不限于两个支座1。支座1 上设置有支座通孔4,支座1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缺口结构5,通道2上设置有第一通道通孔, 支座通孔4与第一通道通孔配合且通过第一销轴连接,通道2上还设置有第二通道通孔6, 通道2处于向上翻转的运输状态下,第二通道通孔6与缺口结构5配合,且通过第二销轴7 连接。通道2处于放平的工作状态下,不使用第二销轴7。 本技术将通道2与支座1的连接铰点设置在通道2-侧的中部位置,而不是 设置在通道2-侧的两端位置,因此,相邻的通道2之间不必为了穿设销轴而留出相当大的 空间,相邻的通道2之间的间隙可以尽可能的减小,避免了存在异物跌落等现象,满足了安 全需要。 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翻转式通道连接结构,包括支座和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的一侧中部位置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支座与机械结构件的侧壁悬挂,所述支座上设置有支座通孔,所述支座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缺口结构,所述通道上设置有第一通道通孔,所述支座通孔与所述第一通道通孔配合且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所述通道上还设置有第二通道通孔,所述通道处于向上翻转的运输状态下,所述第二通道通孔与所述缺口结构配合,且通过第二销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可翻转式通道连接结构,包括支座和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的一侧中部 位置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支座与机械结构件的侧壁悬挂,所述支座上设置有支座通孔,所述 支座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缺口结构,所述通道上设置有第一通道通孔,所述支座通孔与所述 第一通道通孔配合且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所述通道上还设置有第二通道通孔,所述通道处 于向上翻转的运输状态下,所述第二通道通孔与所述缺口结构配合,且通过第二销轴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式通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的底部与所述 支座连接的位置设置有一向下延伸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支座的一端向所述支座 延伸,所述支座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通道通孔和所述第二通道通孔均设置在所述 连接板上。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式通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的所述支座 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青章琢刘普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