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薄连接器外壳的浇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520654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8:10
一种用于超薄连接器外壳的浇注系统,涉及连接器压铸成型技术领域,以所述内浇道的纵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有成对的所述内浇口,所述内浇口并排设置于型腔的中部、且相邻两个内浇口之间的距离接近,相邻两个内浇口之间通过圆弧区过渡,位于所述内浇道的纵轴线的一侧的内浇口将金属液引至型腔的一端,位于所述内浇道的纵轴线的另一侧的内浇口将金属液引至型腔的另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缩短了金属液的在型腔内的流动路径和填充时间,有利于控制金属液的充填速度和温度的热平衡,减少金属液的热量和压力损失,保证快速、平稳充型,避免卷气、冷隔、组织疏松等缺陷,提高超薄连接器外壳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超薄连接器外壳的浇注系统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连接器压铸成型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超薄连接器外壳 的浇注系统。
技术介绍
超薄连接器外壳是连接器的重要组成部件,连接器外壳不仅为装在其内的绝缘安 装板和插针提供机械保护作用,而且在连接器使用时,还起到防误操作,方便连接器连接的 作用。连接器外壳一般由不锈钢、铝合金或锌合金制成,其成型工艺包括有冲压成型、压铸 成型等,由于压铸成型能够成型结构较为复杂的连接器外壳,并且成型的制件还具有尺寸 精确、表面质量好、结构强度高等特点,压铸成型成为成型连接器外壳的最主要的成型工 艺。压铸成型工艺中最为重要的是浇注系统的设计,其中,浇注系统一般包括直浇道、横浇 道、内浇道和内浇口,浇注系统的不同直接影响金属液的热平衡性、流速的稳定性、压力传 递的均匀性等因素,进而影响金属液的充填能力和充填平稳能力,最终影响铸件的整体质 量。 现有技术中,压铸成型工艺中的浇注系统主要是针对厚度大于1mm的连接器外 壳,由于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连接器也趋向于更轻更薄的方向发展,因而需要制造厚度远 远小于1mm的连接器外壳,例如厚度为0. 15mm的超薄连接器外壳,由于超薄连接器外壳的 壁厚超薄,金属液在型腔内的充填速度不易控制,进而影响充型能力和充型的稳定性,使超 薄连接器外壳的制造成为一个难题,为此,人们将现有的成型厚度为1_以上压铸件的原 浇注系统的结构等比例缩小后形成新浇注系统对超薄连接器外壳进行浇注,由于连接器外 壳一般为长条形壳体,原浇注系统中的内浇口一般设置在连接器外壳的一端部,这样有利 于充填的稳定性和有序性,但对于超薄连接器外壳的成型,这种等比例缩小后形成的浇注 系统存在很多不足,而使浇注成型的铸件经常出现缩孔、缩松、冷隔、卷气、表面气泡、结构 松散等缺陷,不能达到质量标准,导致铸件的良品率大大降低。 因此,针对厚度远远小于1mm的超薄连接器外壳,尤其是厚度为0· 15mm的超薄连 接器外壳,需要重新设计新的浇注系统,在提高铸件的良品率的同时,提高压铸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超薄连接器外壳 的浇注系统,该浇注系统增强金属液的充型能力,并保证充型的平稳性和时序性,实现厚度 为0. 15mm的超薄连接器外壳的成型,同时避免缩松、冷隔、卷气等缺陷的产生,能够提高超 薄壳体的良品率。 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用于超薄连接器外壳的浇注系统,包括浇道结构、型腔和溢流包,浇道结构包 括依次连接的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和内浇口,以所述内浇道的纵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 有成对的所述内浇口,所述内浇口并排设置于型腔的中部、且相邻两个内浇口之间的距离 接近,相邻两个内浇口之间通过圆弧区过渡,位于所述内浇道的纵轴线的一侧的内浇口将 金属液引至型腔的一端,位于所述内浇道的纵轴线的另一侧的内浇口将金属液引至型腔的 另一端。 其中,所述内浇道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内浇道的两侧边呈圆弧形且向外 扩的结构。 其中,所述内浇道的形状为扇形。 其中,所述圆弧区为收口的U型槽。 其中,以所述内浇道的纵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一对的所述内浇口,分别为第 一内浇口和第二内浇口。 其中,金属液从第一内浇口射入型腔的方向与第一内浇口所在平面之间的锐角设 置为30度至45度的射流角度,金属液从第二内浇口射入型腔的方向与第二内浇口所在平 面之间的锐角设置为30度至45度的射流角度。 其中,金属液从第一内浇口到达型腔的一端所流经的物理距离与金属液从第二内 浇口到达型腔的另一端所流经的物理距离相等。 其中,型腔的两端部和中部均设置有溢流包。 其中,直浇道延伸出两条横浇道,直浇道与横浇道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 其中,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依次通过弧形浇道连接,并且直浇道、横浇道、内浇 道的横截面积逐渐缩小。 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用于超薄连接器外壳的浇注系统,以内浇道的纵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 有成对的内浇口,内浇口并排设置于型腔的中部、且相邻两个内浇口之间的距离接近,相邻 两个内浇口之间通过圆弧区过渡,位于内浇道的纵轴线的一侧的内浇口将金属液引至型腔 的一端,位于内浇道的纵轴线的另一侧的内浇口将金属液引至型腔的另一端。本专利技术创造 大大缩短金属液在型腔内的流动路径和填充时间,有利于控制金属液的充填速度和温度的 热平衡,减少金属液的能量和热量损失,保证快速、平稳充型,也有利于型腔的排气,避免卷 气缺陷,实现厚度为〇. 15mm的超薄连接器外壳的压铸成型,提高连接器外壳的良品率,还 能够提高浇注效率;同时,由于相邻两个内浇口之间的距离接近,使分别从相邻两内浇口射 出的金属液的相邻部分能够在型腔内瞬间融合,避免冷隔的产生,并且使融合瞬间不会造 成金属液之间大的冲击力,避免产生涡流而卷入气体;并且相邻两个内浇口之间通过圆弧 区过渡,使金属液在分流时顺畅,平滑分流,起到稳流的作用,也减小分流所带来的阻力,保 证充填速度;另外,成对的内浇口还有利于浇注压力的传递和金属液的补缩,保证铸件组织 的致密性,进一步提高连接器外壳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专利技术创造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任 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 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超薄连接器外壳的一种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超薄连接器外壳的另一种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种用于超薄连接器外壳的浇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种用于超薄连接器外壳的浇注系统的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 图。 图1至图5中包括有: 1- 直浇道; 2- 横浇道; 3- 内浇道; 4- 内浇口; 5- 圆弧区; 6- 超薄连接器外壳、61-凸缘部、62-引脚部; 7- 溢流包。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超薄连接器外壳的浇注系统如图3和图5所示,包括浇道 结构、成型超薄连接器外壳6的型腔和溢流包7,其中,超薄连接器外壳6的形状如图1和图 2所示,浇道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浇道1、横浇道2、内浇道3和内浇口 4,并且直浇道1、横 浇道2、内浇道3依次通过弧形浇道连接,弧形浇道连接使金属液平滑、稳定过渡,避免由于 流道的突变或转折而形成涡气现象,减少金属液流动阻力和压力损失,保证金属液强的流 动性和压力传递的有效性,增强充型能力。另外,直浇道1、横浇道2、内浇道3的横截面积 逐渐缩小,避免因浇道横截面积的突变而造成金属液能量和热量大量损失,进一步保证充 型的能力和充型的平稳性。 为满足大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直浇道1延伸出两条横浇道2,为进一步减少 金属液在流动过程中的能量和压力损失,直浇道1与横浇道2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并且 内壁面顺滑、无死角。 本实施例中,内浇道3的三角形,三角形内浇道的两侧边呈圆弧形且向外扩的结 构,优选的,内浇道3的形状为扇形,扇形内浇道能够分散浇注压力,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超薄连接器外壳的浇注系统,包括浇道结构、型腔和溢流包,浇道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和内浇口,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内浇道的纵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有成对的所述内浇口,所述内浇口并排设置于型腔的中部、且相邻两个内浇口之间的距离接近,相邻两个内浇口之间通过圆弧区过渡,位于所述内浇道的纵轴线的一侧的内浇口将金属液引至型腔的一端,位于所述内浇道的纵轴线的另一侧的内浇口将金属液引至型腔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超薄连接器外壳的浇注系统,包括浇道结构、型腔和溢流包,浇道结构包括 依次连接的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和内浇口,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内浇道的纵轴线为中心 线对称设置有成对的所述内浇口,所述内浇口并排设置于型腔的中部、且相邻两个内浇口 之间的距离接近,相邻两个内浇口之间通过圆弧区过渡,位于所述内浇道的纵轴线的一侧 的内浇口将金属液引至型腔的一端,位于所述内浇道的纵轴线的另一侧的内浇口将金属液 引至型腔的另一端。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薄连接器外壳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 道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内浇道的两侧边呈圆弧形且向外扩的结构。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超薄连接器外壳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内烧道的形状为扇形。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薄连接器外壳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 区为收口的u型槽。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薄连接器外壳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内 浇道的纵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一对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永泰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