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除尘设备的清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19893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除尘设备的清灰装置,包括:第一清灰刷、第二清灰刷、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以及,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一清灰刷通过第一压板与第一支撑座固定连接;第二清灰刷通过第二压板与第二支撑座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座的底部、第二支撑座的底部分别与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的上表面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台置于外界除尘设备中网状移动电极的内侧,所述第二支撑台置于外界除尘设备中网状移动电极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无需人工调整第一清灰刷、第二清灰刷与网状移动电极的接触角度,仅通过清灰刷自身重力作用紧贴在网状移动电极内、外侧壁以实现清灰作业目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除尘设备的清灰装置
本技术属于除尘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除尘设备的清灰装置。
技术介绍
电除尘器具有耐高温、耐高压、高效、节能、环保和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 用于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工业领域。传统静电除尘器的主要特征是:①阳极板是固定不 动的;②清灰方式为振打清灰。固定的阳极板设计、制造较为方便,使用中故障较少,但振打 清灰效果较差,当粉尘比电阻大于1〇ηΩ·cm时易产生反电晕,影响阳极集尘效果;长期振 打也会使振打系统机械故障增多,使极板连接孔撕裂,形成恶性循环;此外,末电场振打清 灰时产生的二次扬尘随气流逃逸,造成电除尘效率下降。 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的设计思路:在传统电除尘器末电场靠近出气箱附近或 出气箱内横向设置一组或多组带网状移动收尘电极。通过将网状收尘极安装在移动机构 上,清灰装置设在电除尘器非气流区内,实现网状收尘极的自动连续清灰,始终保持收尘网 干净,彻底避免粉尘二次飞扬和反电晕问题,确保对微细粉尘的高捕集率。但是该技术采 用旋转刷清灰存在以下问题: 1、旋转刷安装时需人工调整刷毛与极板接触的松紧度,使刷毛均能紧贴网状移动 电极表面,如果旋转刷的刷毛与网状移动电极接触松紧程度不一致,容易造成部分刷毛磨 损较快、部分刷毛清灰不足; 2、每个旋转刷轴都穿过除尘设备的壳体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运转故障几率增 大;设备漏风严重,且依赖外界驱动装置成本较高; 3、旋转刷为单一横向刷体结构,如果发生损坏需更换时,只能将整条旋转刷卸下 更换,不利于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除尘设备的清灰装置,该装置无 需人工调整清灰刷与网状移动电极的松紧度,仅通过清灰刷或者与清灰刷相连的压板、支 撑座自身重力作用即可实现清灰刷的刷毛紧贴网状移动电极的内、外侧壁清灰作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除尘设备的清灰装置,包括:若 干个用于清灰的第一清灰刷、若干个用于清灰的第二清灰刷、与所述第一清灰刷数量相适 配的第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二清灰刷数量相适配的第二支撑座、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支撑座 和所述第二支撑座的第一支撑台及第二支撑台;以及,第一压板、第二压板;所述第一清灰 刷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清灰刷的底部通 过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底部、所述第二支 撑座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上表面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底部、所述 第二支撑座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上表面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 二压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上表面相平行;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分别与所述 第二支撑台的上表面相平行;所述第一支撑台置于外界除尘设备中网状移动电极的内侧, 所述第二支撑台置于外界除尘设备中网状移动电极的外侧;其中,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台 上的所述第一清灰刷、所述第二清灰刷在各自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和/或在各自所对应连 接的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压板及所述第二支撑座的自身重力作用下, 能够实现紧贴在所述外界除尘设备中网状移动电极的内侧壁执行清灰操作;安装在所述第 二支撑台上的所述第一清灰刷、所述第二清灰刷在各自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和/或在各自 所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压板及所述第二支撑座的自身重 力作用下,能够实现紧贴在所述外界除尘设备中网状移动电极的外侧壁执行清灰操作。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第一清灰刷与对应相邻的每一个所述第二清灰刷交错分布 在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或所述第二支撑台上;若干个所述第一清灰刷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若干个所述第二清灰刷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第二清灰刷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坚直距 离大于所述第一清灰刷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坚直距离;所述第二清灰刷与所述第二支撑台 的坚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清灰刷与所述第二支撑台的坚直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座包括:第一V型连接架及活动部件;所述第一清灰刷的 底部通过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V型连接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V型连接架的底 部通过所述活动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上表面可拆卸式连接;和 /或,所述第二支撑座包括:第二V型连接架及活动部件;所述第二清灰刷的底部通过所述 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V型连接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V型连接架的底部通过所述活 动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上表面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部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转轴;所述第一侧板、所述 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 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 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上分别开设有用于所述转轴实现旋转的旋转孔;所述转轴通过所述旋 转孔与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V型连接架和/或所述第二V型 连接架的底部与所述转轴的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清灰刷与所述第一压板之间的连接可以是螺钉连接、螺栓连 接或铆接中的一种;或者,所述第二清灰刷与所述第二压板之间的连接可以是螺钉连接、螺 栓连接或铆接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台之间的固定连接 可以是螺钉连接、螺栓连接或铆接中的一种;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第二 支撑台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是螺钉连接、螺栓连接或铆接中的一种;且所述第一侧板、所述 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上表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 所述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上表面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台可以是工字钢、槽钢或Η型钢中的一种;或者,所述第 二支撑台可以是工字钢、槽钢或Η型钢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V型连接架和/或所述第二V型连接架的底部与所述转轴侧 壁之间的固定连接是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台安装在外界除尘设备中灰斗的内部; 所述第一支撑台相对于所述外界除尘设备中网状移动电极内侧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二支 撑台相对于所述外界除尘设备中网状移动电极外侧的垂直距离相等;所述第一支撑台相对 于所述外界除尘设备中灰斗底部的坚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支撑台相对于所述外界除尘设 备中灰斗底部的坚直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清灰刷的数量是Μ个;所述第二清灰刷的数量是N个;其中, 所述Μ=Ν+1;Ν> 1。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除尘设备的清灰装置,该装置中第一清灰刷的底部通 过第一压板与第一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清灰刷的底部通过第二压板与第二支撑座 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座的底部、第二支撑座的底部分别与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的 上表面可拆卸式连接;同时,第一支撑台置于外界除尘设备中网状移动电极的内侧,第二支 撑台置于外界除尘设备中网状移动电极的外侧;实现了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安装在第一支 撑台上的第一清灰刷、第二清灰刷在各自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或者在各自所对应连接的第 一压板、第一支撑座、第二压板及第二支撑座的自身重力作用下,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除尘设备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用于清灰的第一清灰刷、若干个用于清灰的第二清灰刷、与所述第一清灰刷数量相适配的第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二清灰刷数量相适配的第二支撑座、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的第一支撑台及第二支撑台;以及,第一压板、第二压板;所述第一清灰刷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清灰刷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上表面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上表面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上表面相平行;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上表面相平行;所述第一支撑台置于外界除尘设备中网状移动电极的内侧,所述第二支撑台置于外界除尘设备中网状移动电极的外侧;其中,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台上的所述第一清灰刷、所述第二清灰刷在各自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和/或在各自所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压板及所述第二支撑座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实现紧贴在所述外界除尘设备中网状移动电极的内侧壁执行清灰操作;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台上的所述第一清灰刷、所述第二清灰刷在各自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和/或在各自所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压板及所述第二支撑座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实现紧贴在所述外界除尘设备中网状移动电极的外侧壁执行清灰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除尘设备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个用于清灰的第一清灰刷、若干个用于清灰的第二清灰刷、与所述第一清灰刷数 量相适配的第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二清灰刷数量相适配的第二支撑座、用于支撑所述第一 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的第一支撑台及第二支撑台;以及,第一压板、第二压板; 所述第一清灰刷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 二清灰刷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上表面可拆 卸式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上表 面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上表面相平行;所述第一压板、 所述第二压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上表面相平行;所述第一支撑台置于外界除尘设备 中网状移动电极的内侧,所述第二支撑台置于外界除尘设备中网状移动电极的外侧;其中, 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台上的所述第一清灰刷、所述第二清灰刷在各自自身重力的作用 下,和/或在各自所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压板及所述第二 支撑座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实现紧贴在所述外界除尘设备中网状移动电极的内侧壁执 行清灰操作; 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台上的所述第一清灰刷、所述第二清灰刷在各自自身重力的作用 下,和/或在各自所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压板及所述第二 支撑座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实现紧贴在所述外界除尘设备中网状移动电极的外侧壁执 行清灰操作。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一个所述第一清灰刷与对应相邻的每一个所述第二清灰刷交错分布在所述第一支 撑台和/或所述第二支撑台上; 若干个所述第一清灰刷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若干个所述第二清灰刷处于同一水平面 上;且所述第二清灰刷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坚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清灰刷与所述第一支撑 台的坚直距离;所述第二清灰刷与所述第二支撑台的坚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清灰刷与所述 第二支撑台的坚直距离。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座包括:第一V型连接架及活动部件;所述第一清灰刷的底部通过所述 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V型连接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V型连接架的底部通过所述活 动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上表面可拆卸式连接; 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座包括:第二V型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三明祝爱娟胡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景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