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打开的快餐盒子,包括由塑料或泡沫材料制成的盒体与盒盖,所述盒体与盒盖通过软性连接体连接,盒盖通过所述软性连接体相对盒体可翻转而盖合或打开所述盒体,在盒体与盒盖上设置有相应的卡槽与卡凸,盖合时卡槽与卡凸配合而就将所述盒体与盒盖紧密连接,所述盒盖与盒体的周侧分别形成有上薄沿边和下薄沿边,在所述上薄沿边的下表面和/或下薄沿边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该所述凸起使得在盒体盒盖盖合时,所述上、下薄沿边相距有间隔而不抵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用餐者便于施力而方便的打开盒盖,结构简单紧凑,实施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餐盒子。 一种便于打开的快餐盒子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在 餐馆或快餐店就餐,城市快餐因具有使用快捷、价格低廉等优点,越来越被人所钟爱,而快 餐盒作为一种盛装饭菜的常用餐具,因其具有价格低廉、结构简单、便于携送等特点,成为 了快餐店最常用的餐具。 常用的快餐盒子,包括由塑料或泡沫材料制成的盒体与盒盖,所述盒体与盒盖通 过软性连接体连接,盒盖通过所述软性连接体相对盒体可翻转而盖合或打开所述盒体,为 使得快餐盒子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在盒体与盒盖上设置有相应的卡槽与卡凸,盖合时卡 槽与卡凸配合而就将所述盒体与盒盖紧密连接,但这会产生一个问题,即在人们需要打开 盒盖用餐的时候,因卡槽与卡凸卡的较紧,且快餐盒子上没有人们便于施力的地方,使得人 们不容易打开盒盖,当用力过度时,很有可能在打开盒盖的同时,盒内的饭菜可能会洒出, 因此给用餐者带来一定的不便。对此,传统技术中的快餐盒子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餐盒子,用餐者便于施力而方 便的打开盒盖,结构简单紧凑。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打开的快餐盒子,包括由塑料或泡沫材料制成的盒体与盒盖,所述盒体与盒 盖通过软性连接体连接,盒盖通过所述软性连接体相对盒体可翻转而盖合或打开所述盒 体,在盒体与盒盖上设置有相应的卡槽与卡凸,盖合时卡槽与卡凸配合而就将所述盒体与 盒盖紧密连接,所述盒盖与盒体的周侧分别形成有上薄沿边和下薄沿边,在所述上薄沿边 的下表面和/或下薄沿边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该所述凸起使得在盒体盒盖盖合时,所述 上、下薄沿边相距有间隔而不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快餐盒子为四方形盒子,具有四个角,包括邻近所 述软性连接体的两个后角与远离所述软性连接体的两个前角,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前角位 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前角位置都设置有所述凸起。 进一步,所述凸起为圆凸点。 进一步,所述卡槽为相对于上薄沿边上凹的环形槽,所述卡凸为向上凸出于所述 下薄沿边上的环形凸起。 优选的,所述环形槽的内槽壁以及盒体、盒盖的内表面具有波纹结构。 进一步,所述上薄沿边上在环形槽的外侧、位于所述前角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下 薄沿边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卡块,所述凹槽与卡块过盈配合。 进一步,所述卡块为方形块,所述凹槽对应的设置为方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环形凸起的外侧壁上位于所述后角位置设置有凸条,所述环形槽的 槽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凸条相适配的内凹槽。 进一步,所述盒体的底部形成有上凹的限位槽,所述盒盖的顶部形成有上凸的、与 所述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凸。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盒盖与盒体的周侧分别形 成有上薄沿边和下薄沿边,在上薄沿边的下表面和/或下薄沿边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该 凸起使得在盒体盒盖盖合时,上、下薄沿边相距有间隔而不抵接,使得当需要打开盒盖进行 用餐时,因凸起的设置使得上、下薄沿边相距有间隔而不抵接,即上、下薄沿边之间具有开 口,人手便可以抓住上薄沿边并稍微施力,即可轻松的克服卡凸与卡槽之间的作用力,很方 便的就可以打开盒盖,并且并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实施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在盒盖打开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广图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于打开的快餐盒子,包括由塑料或泡沫材料制成 的盒体1与盒盖2,所述盒体1与盒盖2通过软性连接体3连接,盒体1、盒盖2以及软性连 接体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盒盖2通过所述软性连接体3相对盒体1可翻转而盖合或打 开所述盒体1,在盒体1与盒盖2上设置有相应的卡槽与卡凸,盖合时卡槽与卡凸配合而就 将所述盒体1与盒盖2紧密连接,所述盒盖2与盒体1的周侧分别形成有上薄沿边4和下 薄沿边5,在所述上薄沿边4的下表面和/或下薄沿边5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6,该所述凸 起6使得在盒体1与盒盖2盖合时,所述上薄沿边4与下薄沿边5相距有间隔而不抵接。 一般的快餐盒子采用四方形盒子,具有四个角,包括邻近所述软性连接体3的两 个后角C与远离所述软性连接体的两个前角B,其中,前角B与后角C如图中箭头所指,所述 凸起设置于所述前角B位置,这是考虑到用餐时,前角B总是对着人的,所以方便用餐者操 作打开盒盖2。 优选的,所述两个前角B位置都设置有所述凸起6,更加方便用餐者开启盒盖2。 所述凸起6的形状、结构多种多样,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圆凸点。 在本实施例中,卡槽与卡凸可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卡槽为相对于上薄沿边4上凹 的环形槽41,所述卡凸为向上凸出于所述下薄沿边5上的环形凸起51,当然,卡槽与卡凸的 结构并不限于该结构,快餐盒子上卡槽与卡凸结构本习知技术,本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环形槽41的内槽壁以及盒体1、盒盖2的内表面具有 波纹结构,波纹结构使得快餐盒子的立体感更强,特别是,波纹结构增加了环形槽41与环 形凸起51的接触面积,使得盒体1与盒盖2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更有利于保温。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上薄沿边4上在环形槽41的外侧、位于所述前角B位置 设置有凹槽42,所述下薄沿边5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42对应的卡块52,所述凹槽42与卡 块52过盈配合,这种结构进一步增加了盒体1与盒盖2在盖合时的结合牢固度,避免在携 送过程中盒盖2自动打开。 其中,所述卡块52优选为方形块,所述凹槽42对应的设置为方形凹槽,使得过盈 配合的牢固度更好。 为进一步更好的增加盒体1与盒盖2在盖合时的结合牢固度,还可以在所述环形 凸起51的外侧壁上位于所述后角C位置设置有凸条53,所述环形槽41的槽侧壁上设置有 与所述凸条53相适配的内凹槽43。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盒体1的底部形成有上凹的限位槽11,所述盒盖2的顶部 形成有上凸的、与所述限位槽11相适配的限位凸21,限位槽11与限位凸21的配合,使得当 多个快餐盒子叠放在一起的时候,不容易滑落和倒塌。 采用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盒盖2与盒体1的周侧分别形成有上薄沿边4和 下薄沿边5,在上薄沿边4的下表面和/或下薄沿边5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6,该凸起6使 得在盒体1与盒盖2盖合时,上、下薄沿边4、5相距有间隔而不抵接,使得当需要打开盒盖 进行用餐时,因凸起6的设置使得上、下薄沿边4、5相距有间隔而不抵接,即上、下薄沿边4、 5之间具有开口,人手便可以抓住上薄沿边4并稍微施力,即可轻松的克服卡凸与卡槽之间 的作用力,很方便的就可以打开盒盖,并且并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实施方便,成本低廉。 以上所述,只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 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打开的快餐盒子,包括由塑料或泡沫材料制成的盒体与盒盖,所述盒体与盒盖通过软性连接体连接,盒盖通过所述软性连接体相对盒体可翻转而盖合或打开所述盒体,在盒体与盒盖上设置有相应的卡槽与卡凸,盖合时卡槽与卡凸配合而就将所述盒体与盒盖紧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与盒体的周侧分别形成有上薄沿边和下薄沿边,在所述上薄沿边的下表面和/或下薄沿边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该所述凸起使得在盒体盒盖盖合时,所述上、下薄沿边相距有间隔而不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便于打开的快餐盒子,包括由塑料或泡沫材料制成的盒体与盒盖,所述盒体与 盒盖通过软性连接体连接,盒盖通过所述软性连接体相对盒体可翻转而盖合或打开所述盒 体,在盒体与盒盖上设置有相应的卡槽与卡凸,盖合时卡槽与卡凸配合而就将所述盒体与 盒盖紧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与盒体的周侧分别形成有上薄沿边和下薄沿边,在所 述上薄沿边的下表面和/或下薄沿边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该所述凸起使得在盒体盒盖盖 合时,所述上、下薄沿边相距有间隔而不抵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打开的快餐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餐盒子为四 方形盒子,具有四个角,包括邻近所述软性连接体的两个后角与远离所述软性连接体的两 个前角,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前角位置。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打开的快餐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前角位置 都设置有所述凸起。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打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锦安,
申请(专利权)人:余锦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