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的:荔枝核15克,吴茱萸12克,小茴香10克,乌药15克,灯笼草12克,双肾草10克,延胡索10克,茯苓9克,升麻9克,葫芦巴6克,枳实10克,鸡内金3克,木香3克,甘草6克。有益效果是成本低,使用方便,能有效的治疗疝气,达到清热解毒,行气止痛,消肿散结目的,疗效好,有效率为99.09%,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
技术介绍
疝气,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俗称“小肠串气”,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疝气多是因为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用力排便、妇女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疝气的症状最主要的是在腹股沟区,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婴儿多系母亲在换尿布时发现,较大的小儿则多于入浴时或健康门诊时发现的。引起肿块出现的诱因是腹压的上升,最常见的原因是哭泣,其他的还有咳嗽、排便、排尿等。较年长的小孩可令其站立,腹部用力也可诱发肿块的出现,肿块可能只见于腹股沟区,有些则会到达阴囊或阴唇。当病儿安静或睡眠时,则忽隐忽现。肿块系由腹腔内的器官脱出到疝气袋所形成,脱出的器官以小肠居多,因此摸起来感觉柔软,退回去时常会伴有咕噜咕噜的杂音,其他如大肠、阑尾、大网膜等亦可能脱出。女性则以卵巢脱出较多,因此常可摸到似拇指大、较硬且多半有压痛的肿块。除了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之外,有些小孩会有便秘、食欲不振、吐奶等现象,也有些可能会变得易哭、不安等。阴囊疝气太大则会引起行动的不便。气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涨、胀气、腹痛、便秘、营养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又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所以老年患者易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或前列腺疾病;小孩则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而中青年患者则易导致性功能障碍。还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导致疝气嵌顿,以及肠梗阻、肠坏死、腹部剧痛等危险情况。中医认为,疝气病是由于小孩发育不健全,老年人体质虚弱、中气不足、寒气、湿气、浊气、怒气乘虚进入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不畅滞留,腹腔内产生负压,导致腹腔内气压增大,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见孔就钻,也就是说导致疝气的根本原因就是气血不畅。目前治疗疝气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式。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治疗疝气,但存在着治疗费用高、患者较为痛苦等问题,此外,小儿疝气采用手术治疗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小儿各部位器官和组织都较细微,输精管、精索动脉等极易受到损伤,疝气手术有可能影响到患者将来的生育,造成不育。药物疗法能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从而使疝气减轻。但是现有的用于治疗疝气的中成药大多不同程度的存在疗效差、见效慢等缺陷,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根据中医理论,通过数年的药物筛选和反复临床验证,提供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其特点是成本低,使用方便,能有效的治疗疝气,达到行气止痛,消肿散结目的,疗效好,缓解症状等。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的:荔枝核15克,吴茱萸12克,小茴香10克,乌药15克,灯笼草12克,双肾草10克,延胡索10克,茯苓9克,升麻9克,葫芦巴6克,枳实10克,鸡内金3克,木香3克,甘草6克。取本专利技术原料药物,将药材经筛选、常规加工炮制后,加入水煎。每日2次。7天为一个疗程,1-2个疗程即可痊愈。本专利技术中的荔枝核性味:甘、微苦,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肿痛。吴茱萸性味: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小茴香性味:辛,温。归肝、肾、脾、胃经。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睾丸鞘膜积液。盐小茴香暖肾散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经寒腹痛。乌药性味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功能主治: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灯笼草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利水。主治感冒发热,腮腺炎,支气管炎,急性肾盂肾炎,睾丸炎,泡疹,疖疮,疝气痛。双肾草性味:淡,温。功能主治:滋阴益肾。治膀胱疝气,白带。延胡索性味:辛、苦,温。归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升麻性味: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葫芦巴性味:苦,温。归肾经。功能主治:温肾,祛寒,止痛。用于肾脏虚冷,小腹冷痛,小肠疝气,寒湿脚气。枳实性味:苦、辛、酸,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鸡内金性味: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木香性味: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组方中各药间有相加互补和协同作用,清热解毒,行气散结,温肾散寒,理气止痛,可以治疗各种类型疝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使用方便,能有效的治疗疝气,达到行气止痛,消肿散结目的,疗效好,缓解症状,有效率99.09%。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的:荔枝核15克,吴茱萸12克,小茴香10克,乌药15克,灯笼草12克,双肾草10克,延胡索10克,茯苓9克,升麻9克,葫芦巴6克,枳实10克,鸡内金3克,木香3克,甘草6克。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临床疗效总结:一、临床资料:共收治疝气患者110例,年龄4~60岁,均为门诊患者;其中腹股沟疝气患者49例、腹壁疝患者26例、脐疝患者10例、阴疝患者18例、切口疝患者7例。二、治疗方法:取本专利技术原料药物,将药材经筛选、常规加工炮制后,加入水煎。每日2次。7天为一个疗程,1-2个疗程即可痊愈。三、疗效评价: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无效:和治疗前相比较,各方面无变化或加重者。四、治疗效果:临床患者110例,治愈100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0.91%,有效率为99.09%。五、典型病例1、于某,男,49岁,2012年10月就诊,确诊为脐疝患者。予以本专利技术方剂服用1个疗程后,其症状明显缓解,续服1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查体均正常,患者自诉服药期间无任何副作用。2、宋某,男,31岁,2011年8月就诊,确诊为腹股沟疝气。予以本专利技术方剂服用1个疗程后,其症状明显缓解,续服1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查体均正常,患者自诉服药期间无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的:荔枝核15克,吴茱萸12克,小茴香10克,乌药15克,灯笼草12克,双肾草10克,延胡索10克,茯苓9克,升麻9克,葫芦巴6克,枳实10克,鸡内金3克,木香3克,甘草6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的:荔枝核15克,吴茱萸12克,小茴香10克,乌药15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姜晓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