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精量穴播排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10349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精量穴播排种器,包括排种器壳体、安装在排种器壳体顶面的种箱和安装在排种器壳体底面的导种管,排种器壳体内分别设有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充种带传动连接,充种带外表面上设有充种室,充种室口部沿运动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充种齿,充种齿朝向充种室的一侧设有向外倾斜的导向内斜齿面,导向内斜齿面与充种带外表面的夹角α为30~6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充种室口部两侧分别加设一个带导向内斜齿面的充种齿,这样,在充种过程中,充种齿会对种子产生扰动,使种子在导向内斜齿面的梳理和导向作用下顺利进入充种室,避免了“结拱现象”的发生,漏播率低,结构简单。适用于种子的高速精量穴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精量穴播排种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种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精量穴播排种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推进,一些大型农场、农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正迅速 蓬勃发展,田块由原来的几亩、几十亩增加到几百亩、几千亩,甚至上万亩。这样,传统的撒 播技术、机械直播和插秧技术,因速度慢、耗时长和延误农时,已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同 时,虽然飞机撒播技术适合大田作业,但其代价高,目前很难推广。因此,发展高速精量穴播 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而排种器作为精量直播技术的核心,其性能是保证高速精量穴播的前 提。 中国专利ZL200810150293. 6公开了一种带式排种器,其由排种箱、开沟铲柄、开 沟铲组成,所述的开沟铲柄上部与排种箱的下底连通,下部前端与开沟铲连接,后端为出 种口,在由排种箱和开沟铲柄形成的通道内三角形安装有三个皮带轮,皮带轮的外周套有 排种带,排种带上有排种孔;在由排种箱和开沟铲柄形成的通道内还设有一个带调节螺栓 的调节板。虽然该带式排种器比传统播种技术的播种效率高,但其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在没有外力扰动下,种子间存在一定的内聚力,所以该排种器在充种过程 中,非常容易出现结拱现象,从而使得排列无序的种子很难进入充种带(即排种带)的充 种室(即排种孔),漏播率极高,不利于种子的高速精量穴播; 2、该带式排种器高速运作时,其充种带上的种子容易被甩出充种室,漏播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漏播率 的高速精量穴播排种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速精量穴播排种器,包括排种器壳 体、安装在所述排种器壳体顶面上的种箱和安装在所述排种器壳体底面上的导种管,所述 排种器壳体内分别安装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充种带传动连 接,所述充种带外表面上设有充种室,所述充种室的口部沿运动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 充种齿,所述充种齿朝向所述充种室的一侧设有向外倾斜的导向内斜齿面,所述导向内斜 齿面与所述充种带外表面的夹角α为30?60°。通过在充种室的口部两侧分别加设一个 带导向内斜齿面的充种齿,这样,在充种过程中,所述充种齿会对种子产生扰动,使种子在 所述导向内斜齿面的梳理和导向作用下顺利进入所述充种室,避免了结拱现象的发生, 漏播率低,结构简单,适用于种子的高速精量穴播。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充种齿背向所述充种室的一侧设有导向外齿面,所述导向外 齿面与所述充种带外表面的夹角β为90°。通过加设的导向外齿面能对未进入所述充种 室的种子起到梳理和导向作用,为这些种子进入下一个充种室做准备,进一步地降低了漏 播率。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充种齿的顶面为弧形结构,所述顶面沿运动方向的两侧分别 与所述导向内斜齿面和所述导向外齿面相连,所述顶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充种带外表面平 滑过渡相连。所述顶面配合排种器中的清种刷一起作用,能将种子流有序地分离成两条运 动线路,一条是进入所述充种室的线路,另一条是通过所述导向外齿面的梳理和导向进入 下一个充种室,更进一步地降低了漏播率。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充种齿朝向运动方向的一端外侧设有导向外斜齿面,所述导 向外斜齿面与所述充种带外表面的夹角为90°,所述导向外斜齿面与所述导向外齿面的夹 角Y为120?150°。通过加设的导向外斜齿面能先对未进入所述充种室的种子起到梳理 和导向作用,以便于这些种子顺利过渡到所述导向外齿面上,优化了种子的运动路线,再进 一步地降低了漏播率。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内斜齿面、所述充种齿的顶面和所述导向外斜齿面向运 动方向延伸与所述充种带外表面相交于同一 〇点,所述充种带外表面、所述导向内斜齿面、 所述顶面和所述导向外斜齿面在所述充种齿朝向运动方向的一端形成尖楔形结构。该尖楔 形结构更有利于所述充种齿将种子流有序地分离成两条运动线路,一条是进入所述充种室 的线路,另一条是通过所述导向外齿面的梳理和导向进入下一个充种室,更进一步地降低 了漏播率。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内斜齿面背向运动方向的一端位于所述充种室的内壁 上。这样,经所述导向内斜齿面梳理和导向的种子如在高速运动过程中没有进入所述充种 室,则会撞击到所述充种室的内壁上,从而掉落到充种室内,从而进一步地降低了漏播率。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顶面与所述充种带外表面之间距离的最大值Η为2?3mm,所 述顶面的圆弧半径为18?22mm;所述充种齿的长度L为15?18mm,所述充种齿的宽度W 为2. 5?4. 5mm,位于同一所述充种室两侧的所述充种齿之间的距离为D为5?7mm。所 述充种室沿运动方向的坚直截面形状为倒等腰梯形,所述倒等腰梯形的下底边长为1. 5? 2.5mm,上底边长为13.5?14.5mm,所述倒等腰梯形的下底边与腰边之间的夹角ε为 120?150°,所述充种室的宽度与位于同一所述充种室两侧的所述充种齿之间的距离D- 致。通过将所述充种室设计成倒等腰梯形结构,更便于种子进入所述充种室,也更便于排种 器中的清种刷清理未进入所述充种室的种子。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排种器壳体内对应所述导种管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充种带相配 合的护种机构,所述护种机构包括弧形结构的护种支架、若干个安装在所述护种支架上的 护种带轮和套装在所述护种带轮上的护种带,所述护种带与所述充种带相接触。通过加设 的护种机构能有效地降低漏播率。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排种器壳体的顶部内壁上对应所述充种室的位置设有上清种 刷。该上清种刷能将充种室内多余的种子刷出,以便于多余的种子顺利地进入下一个充种 室。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排种器壳体底部与所述导种管的结合处设有朝向所述充种室 的下清种刷。该下清种刷能将充种室内的杂质清除,以保证充种带的清洁度。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充种带高速转动时,种子流首先接触所述充种齿的尖楔形结构,一部分种子在 所述导向内斜齿面的梳理和导向作用下有序地进入所述充种室,另一部分种子在所述导向 外斜齿面的梳理和导向作用下过渡到所述导向外齿面上,然后再由所述导向外齿面上导向 运动到下一个充种室的位置,为进入下一个充种室做准备;当充种室内充满种子后,继续运 动到护种机构的位置,护种带与充种带紧密接触将所述充种室封闭,以防止种子因离心力 脱出;接着,充种室继续运动到导种管的入口处,充种室与护种带分离,种子由于重力自动 落入到导种管内,完成排种过程。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通过在充种室的口部两侧分别加设一个带导向内斜齿面的充种齿,这样,在充 种过程中,所述充种齿会对种子产生扰动,使种子在所述导向内斜齿面的梳理和导向作用 下顺利进入所述充种室,避免了 结拱现象的发生,漏播率低,结构简单,适用于种子的高 速精量穴播; 2、通过加设的导向外齿面能对未进入所述充种室的种子起到梳理和导向作用,为 这些种子进入下一个充种室做准备,进一步地降低了漏播率; 3、所述顶面配合排种器中的清种刷一起作用,能将种子流有序地分离成两条运动 线路,一条是进入所述充种室的线路,另一条是通过所述导向外齿面的梳理和导向进入下 一个充种室,更进一步地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精量穴播排种器,包括排种器壳体(4)、安装在所述排种器壳体(4)顶面上的种箱(5)和安装在所述排种器壳体(4)底面上的导种管(6),所述排种器壳体(4)内分别安装有主动轮(7)和从动轮(8),所述主动轮(7)和从动轮(8)之间通过充种带(1)传动连接,所述充种带(1)外表面上设有充种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种室(2)的口部沿运动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充种齿(3),所述充种齿(3)朝向所述充种室(2)的一侧设有向外倾斜的导向内斜齿面(3a),所述导向内斜齿面(3a)与所述充种带(1)外表面的夹角α为30~60°。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速精量穴播排种器,包括排种器壳体(4)、安装在所述排种器壳体(4)顶面上 的种箱(5)和安装在所述排种器壳体(4)底面上的导种管(6),所述排种器壳体(4)内分别 安装有主动轮(7)和从动轮(8),所述主动轮(7)和从动轮(8)之间通过充种带(1)传动连 接,所述充种带(1)外表面上设有充种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种室(2)的口部沿运动 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充种齿(3),所述充种齿(3)朝向所述充种室(2)的一侧设有向外 倾斜的导向内斜齿面(3a),所述导向内斜齿面(3a)与所述充种带(1)外表面的夹角α为 30 ?60°。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精量穴播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种齿(3)背向所 述充种室(2)的一侧设有导向外齿面(3b),所述导向外齿面(3b)与所述充种带(1)外表面 的夹角β为90°。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精量穴播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种齿(3)的顶面 (3c)为弧形结构,所述顶面(3c)沿运动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导向内斜齿面(3a)和所述 导向外齿面(3b)相连,所述顶面(3c)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充种带(1)外表面平滑过渡相连。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精量穴播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种齿(3)朝向 运动方向的一端外侧设有导向外斜齿面(3d),所述导向外斜齿面(3d)与所述充种带(1)外 表面的夹角为90°,所述导向外斜齿面(3d)与所述导向外齿面(3b)的夹角γ为120? 150。。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速精量穴播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内斜齿面 (3a)、所述充种齿(3)的顶面(3c)和所述导向外斜齿面(3d)向运动方向延伸与所述充种带 (1)外表面相交于同一 0点,所述充种带(1)外表面、所述导向内斜齿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忠樊啟洲周勇黄海东刘青李兆东张沙沙张翼翔李怡翟康毅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